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多快好省?实测上汽大众 ID.6 X高速续航达成率

我们「极速焦虑」栏目的目标,是测试电动车在120km/h时速下最真实的续航达成率。之前我们分别测试了小鹏P7、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等几款主流的电动车,而它们的表现有好有赖。

今天我们测试的这台同样关注度比较高,也是据很多车主反映续航达成率较高的一台电动车——上汽大众 ID.6 X,不少车主表示在城里开出的公里数和表显续航里程“差不离”,这次我们会用最严苛的测试方法看看它到底虚不虚。

我们的测试方法依旧是在80%到30%这个大家使用最多的电量区间,以120km/h的速度巡航看看实际能跑多少公里,最后算出这部车的续航达成率。

多快好省?实测上汽大众 ID.6 X高速续航达成率

出发之前在为这部车充电时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快充桩放置在两个车位的中间,而 充电接口和的燃油车一样设置在右后侧,如果只能停在右侧车位,首先要将充电枪拉过去比较费力,其次有些充电线缆不够长,就不能正常对接。因此这是我认为 应该考虑改进的一项——或者把充电接口放在车头,或者像那样放在尾灯侧面,这样会大大增加充电便利性。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汽 同样支持充电百分比设定,也就是说在中控台上设置80%充电量,当电量到达80%时就会自动断电,这一点还是很方便的。

在我看来,是一台“主流的非主流新能源车”。

说它主流,是因为它出自于燃油车时代的主流品牌,而这部车造得也更接近一台燃油车,外观和燃油车的区隔不明显,简直就像长在大家的传统审美上一样。当然,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它,毕竟还有很多人青睐于传统燃油车的造型,如果想换新能源车又不想外观太前卫,那ID.6系列就是这个价位很好的选择之一。

说它非主流,是因为在燃油车领域有呼风唤雨的实力,但在新能源车里边确实显得有点“不太合群”,你看一票的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封闭式进气格栅,并实现更低的风阻系数,他们的重点是抓住敢于尝鲜的年轻人;而 就不一样,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下进气中网,让人感觉它有一份保守、一份传统车企的骄傲。

当把它开起来,还会除了没有发动机声音,驾驶感受与燃油车也非常接近,这再次印证了上面我对它的认知——用自己对大家的了解,造了一台他认为最理想的车,没错他做到了。当挂上D挡,踩下加速踏板后是那种丝丝顺滑的加速感,没有很多人讨厌的动能回收,底盘对震动的吸收也处理得相当不错,会给人一种开着七座版途观L的错觉。

单电机的加速确实不算太猛,水平也就2.0T中功率,不能再多。虽然是想抹去电动车急加速带来的不适,不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台偏重舒适性的家用七座SUV,要在它身上找到年轻人想要的那种操控感,抱歉这位臣妾做不到。话又说回来,不论在城市道路还是在高速公路,动力性能上已经超越70%的车辆,变道超车也能应付自如。至少作为一台工具车,它是合格的。

在底盘方面,其实我还是很欣赏的调校功底,顶着这么重的车身,能在起伏路面尽力把颠簸和震动抑制得不错,也能在坑洼路面体现出车辆良好的整体性,同时也反映出出色的电动车装配工艺,这一点并不输任何造车新势力。

当然关于操控和动力,没有太多的可讲的,缺少一些惊喜,为数不多能打动我的可能就是它很小的转向半径—— 一台中大型车有着和差不多的转向半径,意味着你不用为调头或者停车发愁,新手也能从容应对。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在车内享受它偏重舒适的设定,想象一下也挺好,毕竟这部车承载的就是家庭的出行应用场景。

再来说说内饰设计。其实骨子里不愿把设计变得太快太大,更多是在遵循传统。那么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的便是,设计确实偏保守、传统更多,在这副内饰当中,你找不到太多新能源车的感觉,平平无奇的中控大屏,功能和燃油车上面的差不多,无线CarPlay算是最撑得起场子功能;大概四英寸的仪表屏和比亚迪秦PLUS的差不多,实际上显示信息并不丰富。不过它的边框比较厚,再加一个换挡机构,看起来要大一些,和内饰整体的搭配也还和谐。

扶手附近的设计则相当实用,手机无线充电板、副驾手机专用位、杯架、钥匙专用位、储物格等等都一应俱全,这一点也是 作为家用车最好的证明。

但是还有一些设计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典型的是主驾车窗控制按键由四个变成两个,加了一个触控切换按键,长按灯亮后可以控制后车窗,但这个设计有个最大的问题,只要把手搭在上面就很容易误触,从而出现本想控制前车窗,结果降下的是后车窗这尴尬一幕,所以这点希望及时优化。

当然在内饰中也有不少讨喜的地方,比如氛围灯选项设计和其他车不一样,因为它的氛围调节是同时切换主题界面、屏幕和仪表盘的颜色,会和氛围灯动态匹配,当你在白天的时候可以切换到橙色,生活充满激情;在晚上拖着疲惫身躯回家的时候,可以切换成蓝色,安静而温馨。

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中控下方这些空调温度和音量的触控按键,因为有个凹槽的设计,手指可以很顺畅的在里边滑动,精准率几乎可以达到99%。谁说触控按键不好用,那要看怎么设计。

最后我们以120km/h的时速巡航,基本跑完一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之后,电量从出发的80%降到30%,最后我们算出的高速续航达成率为:68%,确实要比城区使用场景低,但也算是一个预期之内比较好的成绩。

驾仕总结

总的来看,还是一款值得购买的纯电动产品,它的设计确实没有那些造车新势力或者新颖,但恰恰是偏向燃油车的设计给了一部分人一种安定感。

可能消费群体年龄层次会偏大一点,30岁以上特别是有家庭有孩子的朋友,会放下自己的喜好,一切以家庭需求为出发点,从而看重的家用舒适性。并且从价格来看,目前23-3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内,暂时没有更具实力的七座新能源SUV,唯一的竞争者可能是它的双胞胎兄弟——一汽ID.6 CROZZ

文|道道

拍摄|驾仕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