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专为中国打造的林肯Z,能在中国挑战BBA么?

  • 作者: MJ车谈
  • 2022-03-28 11:03
  • 469

在2020年正如引入国产之前,林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规模一直徘徊在5万辆左右,随着冒险家、飞行家、航海家等国产车型的上市,林肯的销量快速攀升,2021年上险量超过9万辆,仅仅两年,就已经成为一个年销近10万辆级别的豪华品牌。


不过,林肯目前国产的产品阵容,是清一色的SUV,在最走量的30万元内价位,则只有冒险家这一款车,且3款现有车型的潜力已经充分释放。想要真正突破10万辆、并继续向上攀升,林肯必须在新的细分市场推出能够走量的车型。


图片


如今,林肯首款轿车林肯Z已经正式上市,林肯的国产车型阵容,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拓展到了4款车型。25.28-34.08万,林肯Z的价位和最畅销的冒险家高度重合,这也意味着它有机会成为林肯第二款走量产品。


林肯Z是怎样一款车?在一线、二线豪华品牌的竞品面前,它能为林肯贡献多少新的销量?

 

在海外放弃轿车业务,成就了专为中国开发的林肯Z


首先,林肯Z和其它豪华品牌车型最大的不同,是它完全基于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全新车型这一身份,上汽奥迪的A7L虽然也是中国专供,但它的设计、定位都和现有的A7、A6L有很大关联,而林肯Z则是一款在中国首发、完全采用全新设计语言的一款新车。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林肯在海外已经基本取消了轿车产品线,业务重心完全转为SUV,而在中国市场,轿车车型的销量规模并不亚于SUV,奔驰C级、奥迪A4L、宝马3系的月销量都在万辆以上,近两年才在中国发力的林肯,想要让规模进一步攀升,轿车产品不可或缺。


图片


由于不用再考虑海外市场,林肯的全新轿车就可以完全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进行针对性的开发了。基于这个背景诞生的林肯Z,确实体现出了和BBA、乃至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等品牌竞品完全不同的中国特色。

 

外观、内饰设计颠覆传统,充分彰显科技感和未来感

 

目前林肯在售的冒险家、航海家和飞行家,都是林肯在国外的现有产品,对比之下,林肯Z的造型明显激进了很多。全新的前脸、修长的车侧、动感的溜背车尾,和我们熟悉的林肯都大不相同。



对比之下,其它豪华品牌的主力轿车都是全球化车型,整体定位需要顾及品牌基因的延续,不会有特别明显的风格转变。



至于内饰,林肯Z颠覆性的超长大联屏,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论设计的超前和激进,很多造车新势力都不可及。如果林肯Z依然是诞生在美国或者欧洲,然后被引入中国的话,基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设计。

 

尺寸、空间放弃同级对标,迎合中国人对空间的偏好

 

在国外,传统豪华品牌各级别的车型,都是严格对标的,同一级别的车型,尺寸差别不会太大,但是林肯Z作为一台中型轿车,车身却逼近5米,尺寸已经直逼中大型,即便是BBA经过加长的同级车型,在林肯Z面前也差了一大截。



如上表,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L等经过加长的版本,虽然轴距相比林肯Z各有长短,但整体车身都不足4.9米,比林肯Z短了100mm以上。


林肯Z


奔驰C级长轴


宝马3系长轴


奥迪A4L


从上面几张后排的照片可以看出,虽然轴距各有高低,但林肯Z的后排空间明显要比BBA的同级对手显得更宽敞。实际乘坐体验也是如此,林肯Z后排的腿部空间非常宽裕,已经可以媲美一部分中大型级别的轿车。


当然,考虑到价格和品牌,和林肯Z竞争关系最大的,应该还是同为二线豪华阵营的沃尔沃S60、凯迪拉克CT5和雷克萨斯ES等,而在这些车型面前,林肯Z的尺寸和空间,依然保持着明显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外观比较运动、且轴距和车身都分别超过了2.9米和4.9米,林肯Z和凯迪拉克CT5却有很大的差异。


凯迪拉克CT5


比如实际的后排空间,CT5后排并没有营造出类似林肯Z的空间感,腿部空间尚可,但受制于溜背设计,后排头部明显比较局促,整体的后排乘坐感受,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较大车身尺寸的优势。当然这一点,也和CT5采用的纵置后驱布局有关。


而专为中国人打造的林肯Z,一方面很好迎合了年轻人对运动感、科技感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严格保证了车内的空间和舒适性。之前BBA是通过加长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如今林肯Z则是从研发之初,就把这些体现在了产品理念中。

 

外观动感性能突出,但林肯Z本质却侧重舒适


在中型豪华轿车级别,宝马3系和奥迪A4L虽然标配了2.0T发动机,但都进行了高、中、低三档动力区分,国产奔驰C级目前则只有一套1.5T+9AT的动力总成,但也作了功率区分。



林肯Z则延续了该品牌标配一套动力总成的传统,全系采用统一功率调校的2.0T+8AT组合,直接达到了宝马3系、奥迪A4L高功率版本的水平。至于奔驰C级,其1.5T高功率版本的动力参数,也比林肯Z差了一个档次。


再结合价格来看,宝马3系、奥迪A4L同等动力版本的价格门槛均接近40万,2.0T中功率版本的门槛,也分别达到34万和32万元以上,即便考虑到终端优惠,也要比25.2万起售的林肯Z要高不少。


也就是说,在预算不超过30万元的情况下,选择林肯Z的消费者,就能享受到BBA高于30万元车型的性能,这一点,会成为林肯Z吸引潜在客户的一个重要吸引力。



至于二线豪华阵营的另外三款竞品,沃尔沃S60采用了和BBA相同的高、中、低功率的区分,其中和林肯Z相当的高功率版本,指导价38.49万,优惠后价格门槛也在33万元左右,而中功率版本优惠后的价格门槛,在25万左右,和林肯Z目前的指导价相当。


凯迪拉克CT5虽然也标配了一套功率参数不低的动力总成,但是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的参数还是要低一些,0-100km/h加速性能,也没能像林肯Z那样进入6秒区间。


雷克萨斯ES则并不以动力为主要卖点,它的产品格调和定位,和林肯Z都没有较强的竞争关系。



虽然动力性能很突出,且造型颇具运动感,林肯Z的实际驾驶体验,却明显不是一台运动取向的产品,底盘虽然有较强的韧性,但对颠簸的反馈比较柔和,方向盘转向手感也偏线性轻柔,本质是一台外表动感、内里突出家用舒适的车型。


这样特殊的定位,其实也恰恰林肯对中国消费者喜好的精准拿捏,在豪华品牌领域,还没有其它能够把动感和舒适兼顾到如此程度的车型。

 

功能配置门槛低,丰富程度媲美自主品牌

 

相比设计、尺寸等属性,自主与合资品牌车型最大的差异,还是体现在功能配置上,同级别车型中,自主品牌的功能配置往往要比合资对手丰富很多,定位稍微高一点的车,还会配上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不管有多少实用意义,总之一定要展现出超高的性价比。


这一点,也被林肯Z借鉴了过来。


从25.28万的入门版开始,标配了定速巡航、全景天窗、全液晶仪表、电动座椅、多层隔音玻璃、多色氛围灯等配置,类似座椅通风、电动座椅记忆这种同级高配、甚至需要选装的功能,也仅从26.98万的次低配就已经出现。



林肯Z的配置优势,从上面表格一览无余,首先是BBA同级竞品全系缺失、或需要单独选装的配置,就包含360度全景影像、L2级驾驶辅助、方向盘加热、主动降噪、座椅通风、多层隔音玻璃等安全和舒适功能,此外林肯Z还多了隐藏门把手、面部识别这样新潮的设计和科技配置。



除了上面这些林肯Z的配置优势外,常用配置同等级别的情况下,林肯Z基本要比BBA同级车型便宜5万元以上。


当然,作为一个二线豪华品牌,林肯Z依靠性价比增加竞争力,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和同为二线豪华阵营的对手相比,它的性价比还有优势吗?



如上图,凯迪拉克CT5、雷克萨斯ES的配置明显比BBA竞品要完善很多,同为欧系品牌的沃尔沃S60,配置设置和BBA接近,所以在这里的对比中,就显露出了一些短板,不选装的前提下,相比林肯Z缺失了方向盘加热、HUD抬头显示、座椅通风、多层隔音玻璃等配置。


雷克萨斯ES虽然配置很完善,但价格门槛要比其它车型高得多,例如360度全景影像、方向盘加热、HUD抬头显示等配置,都仅仅只有48.89万的顶配才出现,和竞品基本没有对比意义。

整体来看,不管是主动刹车、L2级驾驶辅助等安全性功能,全液晶仪表、手机无线充电等科技便捷性配置,还是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等舒适性配置,林肯Z的价格门槛都要比ES、CT5低不少。


目前S60和CT5都有不少的优惠,但是在功能配置上,目前林肯Z不降价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比较明显的配置优势。

 

总结


林肯之前也曾通过进口方式引入过MKZ、大陆等轿车,不过存在感都很弱,如今林肯Z的出现,意味着林肯品牌以一款全新定位的产品,重新切入了豪华轿车市场。


图片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林肯Z给出了其它豪华品牌所不具备的性价比,但是它真正有可能成功的原因,还是在于摆脱了海外市场的影响,并放下豪华品牌的身段,用心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了一款产品。


如果林肯Z能够成功,它开启的不仅仅是林肯品牌的又一轮增长,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案例,启发其它的豪华品牌重新调整对中国市场的策略。

标签: 林肯 打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