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
浏览易车国际站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4525
通用要在中国市场恢复进口车业务,怎么?大排量内燃机要回来了?
这可能会是大多数人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包括我也一样;罗列一下通用旗下的品牌,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GMC等品牌车型。大排量车有科尔维特C8、凯迪拉克凯雷德、凯迪拉克V系列等等。
我们会等来这些进口车出现在中国市场么?
进口车型清晰可见,第一批不是大排量?
根据现有的信息,通用公司将在中国设立一个高端汽车进口业务,是并未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与品牌,会包括电动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其中有三个值得关注的信息点“高端、电动、内燃机”。
我们先暂且不去深挖“高端”这个标签的含义,代表车型?代表服务?都有可能,也不一定说雪佛兰品牌的车就不高端,毕竟还有科尔维特这样的跑车;既然贴上了高端标签,那么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更是对标整个进口车业务的高端服务(下半段展开说)。
其次需要明确的,进口车型将集中于高端车型,并且多为个性化车型。
过去几年的进博会,通用参展的车包括雪佛兰、GMC和凯迪拉克,车型涵盖超跑、全尺寸SUV和电动皮卡。这些车都是通用品牌在美国的本土化车型,与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有着车型上的明显差异。
之前以进口形势引入国内的凯迪拉高性能V系列,也不是没可能借此机会回归中国市场。尤其是奔驰AMG系列、宝马M系列、奥迪RS系列在国内依然有一定市场存量,丰田也计划引入GR的时候,凯迪拉克V系列也是通用汽车在高性能市场可以打出的一张底牌。
以上只是理想化的发展路线,可以引进而且引进也会有市场,但市场不会特别大,主要起到作用是提高品牌形象。但我们从收集到的信息与天津港平行进口车市场从业者的分析得出,通用进口车业务率先引进的将会是GMC全新悍马EV。
为什么率先引进GMC悍马EV,从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悍马EV的引进能从根本上解决进口大尺寸SUV、大排量车的油耗和排放达标问题;
第二,这也契合通用2022年在国内市场传播方向;
第三,引进非国产的新品牌(没有合资企业),规避了与上汽通用现有业务重叠的问题。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分析,GMC悍马EV最有可能成为最初引入的那批进口车。外网信息也有关于通用恢复中国进口车业务的信息,其中有一款雪佛兰Silverado EV在列,这就引入了另一个点,通用进口车业务引进国内现有合资品牌车型,主导权在谁?
通用必须考虑清楚,引进国内现有品牌进口车型的话就要与上汽通用能展开业务协同。例如雪佛兰、凯迪拉克这两个品牌,很可能会有上汽通用的参与,有可能会类似于奥迪进口车与一汽-大众奥迪之间的关系。
而像悍马EV这样的车型,很有可能会由通用汽车直接操作。引出一个关键点,通用成为进口车主导方,会采用全新的直营业务模式。
多方信息汇总之后,第一批引进的进口车很可能是会以悍马EV为主的电动车皮卡/SUV产品,聚焦于小众细分市场的高端产品。我们从产品实力角度出发,看看这款产品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做好本土化?
悍马EV现在只有一款皮卡车型HUMMER EV EDITION 1在售,售价11.02万美元(约75万元),其余的皮卡车型陆续会在2022-2024年上市;另外一款悍马电动SUV HUMMER EV EDITION 1会在2023年初上市,售价10.55万美元(约67.18万元),其余SUV车型会陆续在2023-2024年上市。
几款车的核心数据,3台电机、奥特能平台动力电池、300英里以上续航(约500公里)、四轮转向系统、800V直流快充等。两款车型的最低售价预计也会在50万元左右,最高价格约70万元左右,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的纯电SUV将会有BBA传统品牌的产品,也会对标蔚来和特斯拉这些品牌的产品,当然也涵盖越野能力出众的Jeep牧马人。
从机械素质角度来看,硬件水平与技术都是较为领先的水平且符合目前市场的主流需求。之后需要更细化的方面是通用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在这方面,通用进口车业务可能会在智能驾驶领域、车联网领域与上汽通用有业务协同。
直营模式已定,自建渠道或用现成?
最后的重点,应该放在直营模式上。两种发展路径,一是像蔚来、特斯拉那样开设城市展厅、体验店等形式;二是类似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利用现有经销商渠道。毋庸置疑,直营模式能够更好的增加用户粘性,快速反应用户与市场需求,解决了传统经销商模式的价格不统一、服务质量不统一的问题。
开设直营店或者体验店,加速拓宽客户的触及范围,增加用户触及产品频率。但劣势是门店租金成本、销售与售后服务分开后续保养维修的用户体验没了整体性。
我们可以推测一波,像上汽通用这样在国内有合资公司有现有销售渠道的品牌,有可能和大众的发展路径相同,借用现有合资品牌的销售渠道推出代理制销售模式,线上平台提供试驾、预订功能,线下代理商负责展示、邀约、交付和售后,解决了售价不透明的弊端。
也有可能像捷尼赛思等品牌一样,前期在部分城市展开建立试点体验店,之后慢慢扩展在国内市场的覆盖。无论是自建销渠道,还是利用现有经销商渠道,都是为了在品牌转型关键时期与用户建立更好更稳定的关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完成产品布局。
关于服务体系,可以参考一下GMC在美国市场那套。在美国市场上,GMC车主可以通过购买GMC车辆注册会员,并且消费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对应使用在配件消费、车辆维修等付费项目上。当然,如果落地中国市场之后相应的服务体系与制度还会有所改变。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