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奇瑞以技术换东南股权?扩张与自救的戏码同时上映

九十年代,我国走上了车企合资合作发展的道路,通过引入海外汽车品牌,学习先进技术和制造经验,快速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由此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合资车企,诞生于福建的东南汽车便是其中一员。


凭借与三菱汽车的合资,汽车曾叱咤一时,但随着转投广汽,汽车也开始日落西山,品牌竞争力大幅下滑。2021年,汽车的彻底退股,令汽车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徘徊在停产退网的边缘。因此,其必须迅速拥抱新的“大树”,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奇瑞便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奇瑞以技术换东南股权?扩张与自救的戏码同时上映

近日,一则“以技术换取汽车80%股权”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虽然消息仍未得到双方的确定,但从各自的经营现状来看,这单合作的真实性相当高。不过,即便汽车要“自救”,为何要选择汽车的合作将如何进行?外界对此有着许多疑惑,我们不妨逐一解惑。

奇瑞以技术换东南股权?扩张与自救的戏码同时上映

没有核心技术积累,东南汽车游走退市边缘


开头提到,汽车曾凭汽车红极一时,后因退股而失去竞争力。那么,汽车现况如何?2021年,汽车正式将所持的25%股份卖给了福州交投集团。的离去,令过度依赖汽车,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同年,汽车的年销量仅为7265辆,整个品牌的全年销量甚至不敌一款车型的单月成绩,可见其市场地位之低。


汽车也曾负隅顽抗,发布品牌焕新计划和全新品牌LOGO,以及推出全新车型DX9,但最终还是未能引起市场的重视,而新车目前仍停留在概念车阶段,迟迟未落地。汽车的衰败,也导致其母公司福建汽车集团接连亏损,无法为其“输血”。倘若汽车还不能拿出彻底的解决办法,其将面临企业清退、生产资质被取消的窘境,汽车“自救”迫在眉睫。


对于不少濒危退市的车企而言,最“值钱”的莫过于汽车生产资质,力帆、黄海一汽华利福迪皆向造车新势力出售生产资质抵债,但对于汽车而言,即便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仍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汽车的“症结”在于没有核心技术的积累,纵观汽车的产品,动力系统基本来自汽车。退出后,也失去了技术支撑。因此,想要“解救”汽车,必须由拥有核心技术的战略投资者来完成。


不同于九十年代,汽车不能再引入海外品牌来维持经营。况且随着合资股比的开放,海外品牌在合资经营中也逐渐走向主导地位,像是奥迪、华晨宝马等,而这并不是汽车想要的。因此,汽车将合作的“橄榄枝”抛向了自主品牌,而被视为最佳的选择。


五年后达成百万辆,捷途亟需扩充产能


向来有着“理工男”的称号,研发基础较为坚实、技术沉淀丰富,这正是汽车所看重的。从相关的合作信息来看,此次合作由商用车主导,未来将由捷途品牌负责对接。


控股2018年推出的产品子序列,2021年7月正式成为独立品牌。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的市场表现却非常抢眼,面世四年时间便已累计销售新车近50万辆,妥妥地成为行业“黑马”。


背靠,不仅有着雄厚的技术背景,还有着出色的销量表现,足以推动品牌迈向更高的阶层。在2021年的品牌之夜上,汽车表示,将在2026年实现100万辆的年销目标。


可能大家对于年销百万辆没有太大的概念,集团2021年海内外销量总计为96万辆左右,而品牌在2021年的销量才刚刚超过15万辆,意味着将在五年后超越集团目前的销量水平,野心非常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前布局,寻找向上发展的突破口,而提高产能被视为关键的一步。目前位于开封的工厂全年产能为30万辆,其中开瑞新能源车等商用车占据10万辆的产能,而归属的产能仅有20万辆。


要知道,完成50万辆、100万辆和10万辆产能的投入根本不是在一个量级上,前者面临的挑战是成倍增长的,而暴增的产能需求是所不能支持的,必须自己开拓新的生产渠道。


基于此前提,看向了产能冗余的汽车,而汽车又相中了背后的研发实力,两者可谓优势互补。除此之外,在南方还没有生产基地,这也将成为向南扩展的良好契机。

奇瑞“救活”东南,将获80%股权


汽车的合作并不是突如其来,在此前的一些活动都能看出两者“联动”的前兆。的品牌之夜选在了福州举行,并在同场发布了品牌首款硬派越野车T-X,而T-X车型又恰好在两者流传的“合作规划”中。与其看作是巧合,倒不如说是意有所指。


从流传的“合作规划”来看,两者的合作大纲是或将沿用汽车主体,共同运营品牌,并争取在5年内实现年销40万辆的目标。


相关传闻显示,两者的合作将分三步走。先以“贴牌车”的形式帮助重回正轨、保全生产资质,再以逐步投放新车型、扩充产能,最后由负责“掌舵”汽车。

车型布局方面,虽然“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具体车型,但从相关示意图并不难分辨出车型。首先,第一阶段提到的“基于奇瑞新能源车型打造的贴牌车”应该为“X-3”的瑞虎3xe,这是一款定位入门的“走量”电动小车。而“提升性能的车型”,或为DX7及DX9。


其次是“改型车型”,指的是“X-1”和“X-2”,图中两款车型分别为捷途大圣T-X。需要留意的是,将在今年上市,而T-X将在2023年推出。意味着可能将大圣的部分产能和T-X车型的全部产能放在汽车,从而腾出工厂的产能,以打造全新MPV车型。

从年销七千余辆到48万辆,仅需十年时间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疑惑,能有这么好帮助汽车“翻身”?仅凭两家企业的力量就能启动几十万的市场规模?当然不是。


汽车的合作是存在对赌的。根据规划,帮助汽车在2023年实现不低于7.5万辆的年销量后,汽车便要在2024年一季度将公司股权的80%无偿转让给


而前面“规划”提到的用销售网络销售“贴牌车”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像是收取适应性开发/出口认证费3亿元、每台车物流补贴0.5万元、每台车销售费用1万元、3个车型改款费用10亿元等等。往后的合作,还需要向汽车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直至由“掌舵”汽车。


除了两家企业,福州市也将给予一定的支持,像是承担生产线改造费用、对福州及周边城市提供相应的销售运营扶持政策、承担新工厂投资、给予相应的企业免税等等,帮助汽车复苏。


据规划,汽车到2031年将实现年销43万辆、累计销量306万辆的目标。十年后年销48万辆的规划并不算离谱。当然,306万辆的累计销售量看起来有些吓人,但这是十年的累计销量,按照现有的产品规划,以及不断更新的产品序列,这一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汽车是控股中的主要销量支撑,面对不断提升的市场竞争,确实需要参与一些合作来进一步提升产销规模。而对于汽车而言,拥抱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稳定销量、良好口碑的,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都是汽车最为缺乏的,其可以在上实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过,与其说两者是合作关系,但不如视为“吞并”汽车,若能“救活”,那未来将不再有主导权利。相对猎豹、力帆被直接收购,失去经营权利而言,汽车至少还有“翻身”的可能。实际上,汽车的合作,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并不罕见,像是丰田斯巴鲁雷诺日产联盟等等,在国内车市大浪淘沙的环境下,相信这样的“合作”将越来越多。

标签: 奇瑞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