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被冷落的“舒适王者”,进口机械引擎+独立横向悬架,跌4万难走量

国内部分车型凭借着自身的高端气息、进口机械引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导致合资车在国内彻底的站稳了脚跟,不管是在销量、口碑度、实用性等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国内消费者一直好评,但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自主品牌在国内也彻底地站起来了,只是在定位群体和整体表现方面有着部分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消费者比较重视的性价比方面,毕竟如果在国内买大空间SUV,基本上15万左右就可以买个很差不多的自主品牌了,但在这个基本上,你只有加5万以上,才会选择到比它们更加高级的合资品牌。

目前在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本田丰田大众日产别克五家车企,说实话它们在国内已经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之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自主品牌在这个时候才要更加努力,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来超越它们。而今天我给大家说的这款车型来自合资家族,其中它也是日系家族出身,曾经还被很多人评价为高端的“舒适王者”,说实话,它曾经在国内的高端度完全不输于同级别的汉兰达,那么它便是家族的—楼兰,它在国内定位的是中型SUV,指导价格方面为23.88万-37.58万之间,在我刚认识它的时候,我都没有看到任何降价趋势,而且曾经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口碑也比较高,但最近几年因为其它品牌的过度影响,间接的也就导致这款车型在国内很难像途观L一样走量,难道真的是因为它在国内卖的比较贵吗?

就以指导价格方面,23.88万-37.58万之间的价格真的不便宜,这样的售价已经可以和神车UR-V相媲美了,记得在前期的时候,在国内还没有什么降价,也就是大家嘴上说的“一分不降”,但再好的车型不降价想要在国内大卖的话真的很难,就连旗下的车型最近也有了降价的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如果不是这一个原因的话,一直以来利润最高的车企根本不会选择降价。在国内本来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都不如,所以旗下的在国内终于忍不住了,部分地区、部分版本直接作出了3万左右的降价趋势,其中2021款2.5LXE两驱精英版已经跌至19.38万起步了,这一次这款高端车难道真的要放下身段了?为何它在国内被很多消费者称为国内中型SUV里面的“舒适王者车型”呢?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和它在国内为什么不好卖?我站在车评人的角度就给大家总结出来几点答案。首先就是在降价幅度方面,如果当你去观察冠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在国内都在降价,而且在优惠力度方面也比较大,基本上都是好几万块,平心而论,本来车标和颜值都很不讨国内年轻消费者喜欢,在别人都在采用“以价换量”营销模式的时候,你就得符合国内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只有这样你在国内才会更完美的发展下去。在颜值效果方面,其实的表现真的是很一般,前脸采用的依旧是家族化的大嘴式进气栅设计,细节方面还有着家族黑色铺垫的迷网组合,英文自己车标采用的是和车身同颜色,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一款20多万的高端SUV,在这里真心的希望能在国际上请来一些高端设计师,或者把自己颜值改变之后,它在国内就会快速大卖起来。

此外,在空间效果方面,采用的是4897*1908*1691mm,轴距为2830mm,在空间效果方面比都要大一些,不管是在数据、内饰效果等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化优势,因为有着2830mm的大轴距,在车内放下5个座位是很轻松的,座椅方面也还有着包裹感极强的真皮座椅辅助,开出去不管是在柔软度、实用性方面已经达到了“舒适王”的水准了。底盘悬架方面也和其它车型不同,采用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其它高端配件方面有着适时四驱、多片离合器组合,反正开出去面对一些极端路况,也是可以做到很轻松自如的完美越过,底盘的减震感和实用性方面都稳健出色,同级别的其它车型在舒适感方面根本比不上

至于在动力效果方面,因为是高端车,所以在动力效果方面采用的也是纯进口引擎,分别是2.5T、2.5L两个版本,变速箱方面采用的都是CVT无级变速(模拟7挡),其中2.5T版本采用的是L4样式,混动版本,在最大马力效果方面为20Ps、245Ps,拖着2吨左右的车身,在机械增加的情况之下可以实现8.8秒破百,综合油耗方面也不错,百公里控制在8.6L左右。另外,2.5L的是自然吸气版本,也就是大家嘴上说的比较肉的动力版本,峰值扭矩、马力效果方面为243N.m/186Ps,对于日常居家使用没有任何压力,但在油耗方面着时不时很省,基本上是在8.4L左右。

其实站在综合的角度,不管是在动力效果、舒适感、空间效果等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同时自身在悬架调校方面,在国内同级别SUV里面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都是双独立悬架,可是在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组合独立悬架,发动机效果方面也是纯进口的机械增压,这个价位和自身的配置在国内很难遇见对手,但它在国内卖的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颜值效果”方面了,大嘴式进格栅设计国内年轻消费者根本不接受,再结合上前期因为定位高端,卖的比较贵,慢慢的在消费者眼中就被划分成为高端车,那么你会花钱去买一台带车标的高端车?

当然,我对于在国内的到手价格也作出了分析,基本上入门级别的在到手价格方面为22万左右,高配的机械增压,需要38万左右,这样的价格都够买同级别的BBA品牌了,而在经过一系列降价后,家族的探岳的330版本基本上20万都能开走了,所以即便是做出4万左右的跌价,在同级别中型SUV里面依旧是很难走量,至于它在国内能不能成功?我想如果在颜值效果方面不作出改变的话,真的很难会成功。

回想起来曾经在国内比较辉煌的现代集团,如今在国内也正在慢慢的陨落,主要还是因为汽车的设计理念不符合国内消费者审美了,放在10年前的时候,还比较受消费者喜欢,但最近几年其它车企的打压,在颜值效果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最终被消费者慢慢抛弃。所以不好卖主要原因就是自身颜值、和售价方面,那么对于这款被冷落的“舒适王者”,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标签: 引擎 悬架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