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不到6000元的大灯竟如此强悍?实测ID.4 CROZZ


 传统品牌在电动车领域何时发力?这已经是前两年的问题。特斯拉的盘子越做越大,也直接影响了很多传统品牌,毕竟先入为主的因素已经让特斯拉变成“豪华电动品牌”。是不是要到氢动力的时候才能迎来一次洗牌?就目前看来还是未知数。但除了蔚小理以及自主品牌的一些车型,马路上大众ID系列车型的能见度确实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扉旅汽车小编也决定拿台试驾车体验一下。


 

本期内容的重点依然是大灯测试,因为在扉旅汽车测过几台电动车后,后台网友对电动车大灯的关注度明显变高,ID系列在私信中不止出现过一次,那就这样,咱们先来看ID.4 CROZZ的大灯表现,后半部分小编再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体验感受,总之,如果你对这台车有购买意向,那不妨腾出几分钟看到结尾。

 

车型:2021款长续航PRO两驱版 指导价:23.99万元

 


 

灯源:远近光均为LED   特色功能:矩阵式 自适应远近光 随动转向 高/低速近光

车灯报价:测试车型的大灯报价为5910元,该报价来自4S店售后的订购价格,也就是大家购买一只车灯的价格。一对大灯的价格约占车价的4.1%。相比我们此前测试的沃尔沃XC40纯电版(28.6万),大灯价格(17000元)真的可以说是相当实惠了,从侧面也能看出传统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之间零整比的差异化。

 


 

另外,目前的终端没有优惠,卖的最好的车型是长续航版本,长续航版本的综合续航里程为550km,以长续航版本的低配车型为例,价格只比标准续航的车型贵了2万元,综合续航多了145km,价格真心不贵,这点每天上下班开电车通勤的朋友就能理解!

 

灯组构成&配置解析:

 


 

IQ.Light矩阵式大灯组的构成和点亮效果,看起来都非常出彩。同时也具有浓浓的科技感,可自动调整照射光型,还支持智慧灯语。示宽灯和日间行车灯围绕大灯最外侧一周,转向灯则被集成在示宽灯和日间行车灯的下半部分。大灯模块由18个单独的LED组成,其中11个可以单独关闭和调光。

 


 

前贯穿式灯组目前为止还见得不多,不仅在两侧大灯之间利用灯带进行贯穿,中间的大众LOGO也能点亮,夜晚看来很有特色,偏向冷光的色调也很前卫,特别能突出ID家族的身份感,赞一个。

 


 

另外,贯穿式尾灯虽说在目前看来并不算是有特色的设计了,但的尾灯非常具有辨识度,特别是点亮后。而且在解锁车辆后,尾灯具有3种动态点亮效果。

 

车灯亮度测量单位:勒克斯(Lux)

 

定义: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照度(光照强度)是1Lux。

 


 

在车灯照射距离环节,我们以10Lux的亮度为最低照明限度,取达到此亮度时的距离值,也就是最终测得大灯成绩的照射终点。

20cm一般是车辆前保险杠离地的最小高度,我们选择这个位置为灯光照亮的最低位置,从此位置到车头大灯的距离,即为照射距离。

 

照射距离测试:

 


 

近光:表现超出同价位车型

 


 

笔直的车道上,我们取了左中右三条基准线进行近光灯的左中右三个宽度的距离(车道宽度为3.5米)的近光表现虽然称不上惊喜,但也超过了不少价位相仿的车型,例如本田CR-V、沃尔沃XC40纯电版等。一般近光能超过45米算良好,超过50米就算很给力了。不过大多数车型的近光都是副驾驶一侧照射最远,则是中间位置最远。

 

远光:超出想象,超越百万级旗舰车型!

 


 

远光环节,的表现超出想象,甚至比之前测试过落地价超过100万元的顶配奥迪Q7距离还远(101米),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车灯价格对实际表现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根据现阶段大灯测试的车型来看,能够超过成绩的,目前有奔驰S500L、雷克萨斯LS500h。

 


 

功能真不少,但这次有些遗憾

 


 

这台长续航的高配车型,大灯的配置非常丰富,矩阵、自适应远近光、随动转向、大灯高度可调等功能全都有,但遗憾的是这台试驾车的灯光辅助系统出现故障,所以以上很多功能也受到了限制,这次就没办法替大家体验了。

 


 

高/低速近光模式:

 

矩阵式LED大灯相信关注扉旅汽车的朋友也已经非常了解了,它能够对灯组内的独立LED灯进行单独控制,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但的矩阵式大灯则更加智能。大灯可以根据车速以及传感器收集的实时信息,自动调节大灯高度和宽度,从而提供高/低速近光两个模式。

 


 

低速近光模式下,照射距离变近,宽度增加,应用场景主要为城市,目的是让驾驶员更好的对两侧昏暗环境有更好的视野。

 


 

高速近光模式下,照射距离更远,目的是为了让前方的视野更好,提早识别前方路况信息,应用场景主要是环路以及一些快速路,周围环境光不强也不弱的情况下。

 


 

ID.Welcome light灯光交互功能,带来人车交互效果,比如携带钥匙走近车辆,大灯会自动点亮,并向主驾驶一侧进行照亮。而启动时和断电后的动态效果细节方面很花心思,比如启动时是大众LOGO位置先进行点亮,随后两侧光带点亮直到大灯点亮并进行扫射。断电后则是大灯熄灭-光带熄灭,最后是LOGO位置熄灭。

 


 

两侧外后视镜下方,还配备了可以照射到地面的迎宾灯,分为两种模式,一个是解锁上车时候出现的Welcome模式,还有一个是Goodbye模式,这种互动的感觉,很能讨好用户!

 

一些使用感受:

 

1.续航标定挺靠谱

聊电车肯定还是得先紧着大家最关心的续航问题。除了官方对综合续航里程的标定外,日常用车中的续航里程很重要。拿到这台车试驾车的时候,表显电量91%,剩余续航里程422km。测灯前小编通勤实际大约跑了120km左右,基本上全程都是开着空调(26℃)和前排座椅加热的状态,结束行程后,表显剩余续航里程掉了140km。当然了,小编并没有相对暴力的去驾驶,全程80%为市区路段,气温在-5℃到3℃之间。整体表现其实很不错,续航标定还是靠谱的,剩余续航里程具有参考意义。

 


 

长续航PRO两驱版车型的电池容量为84.8kWh,剩余续航里程是动态显示的,根据车辆实时能耗、空调使用情况计算剩余里程,比如开启空调和关闭空调,里程数会直接有变化,所以也会出现“越跑越多”的情况。以26℃暖风为例,开启后剩余续航会降60km。

 

2.比特斯拉Model Y舒服太多了

说实话,手握30万买电动车,确实很难绕过Model Y,身边也不止有过一个朋友向小编问过。但这些朋友在试驾过之后,都被劝退了。理由有两点,第一个是“太颠”,第二个是接受不了只有一块屏幕的内饰。

 


 

在体验过之后,其实两台车之间的选择问题便很好地解决了。首先,并不便宜,基础版也要过30万(可真不是20多万),而长续航高配版车型价格可是23.99万元。其次,传统品牌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的真实反馈和特斯拉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其实与探岳相比,除了硬件与驱动方式不同外,来自底盘方面的反馈挺接近的,老牌德系车的厚重感和底盘调校是给不了的。所以,在乎舒适性和好开的朋友,是个合适的选择,这点也适用于价格相仿的新势力车型。

 


 

3.车机系统功能丰富,但速度不快、没那么好上手

这套车机系统功能很丰富,就功能性来说,不输自主热门车型。大屏的显示风格、界面的感觉都挑不出啥问题,但运行速度和上手的感觉并不友好。大屏的反应速度比较慢,特别是打开应用的加载时间以及退出时间,都得等。空调系统也被整合在大屏内,且得在二级菜单内才能操作,而且其它一些相对常用的功能,大多都需要滑动或者是点开菜单再进行操作,初次上手确实觉得有些麻烦,这点有充足的可优化空间。

 


 

全文总结:

 

总的来说,在本次测试中的表现是挺令人惊喜的,尤其是远光表现,接近120米的成绩已经超过车价过百万的一些车型。另外,大灯不仅功能够丰富、颜值和互动性也令人满意,但遗憾的是试驾车很多功能无法进行体验,实际表现也有待考证。就使用感受来说,符合大家固有认知中对大众品牌车型的印象,且长续航版本不到25万元的售价,相信也能正中不少家庭的购车预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