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OTA是升级吗?威马“锁电门”揭开智能汽车的“遮羞布”


特斯拉日前在国内开启新年“首召”,共有26047辆国产Model 3Model Y被召回,原因是召回车辆由于电子膨胀阀的软件控制功能存在缺陷,将导致挡风玻璃除霜效果不达标,从而影响驾驶视野,存在安全隐患。

 

这已经是第N次因为软件bug而实施召回,就在今年2月1日,才在美国召回53822辆汽车,因为这些搭载“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FSD Beta)软件的汽车可能会进行“滚动停车”,构成安全风险。

 

无独有偶的是,百余威马车主近日闹得沸沸腾腾的维权事件,就是源于OTA——疑似厂家通过升级改写电池管理系统来限制电池的充电量和用电量,即“锁电”,导致电动车充电变慢、续航里程变短。

 

从整车OTA鼻祖频频出现软件bug,到威马疑似利用OTA“锁电”,再到越来越多汽车厂家随意对用户的车辆系统进行远程更新或修改,作为打开智能汽车大门的钥匙,OTA似乎逐渐变了味——用户在享受OTA带来的智能体验和便利性时,可能是以牺牲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隐私为代价。

 


OTA打开智能汽车的大门



未来的汽车将由软件定义,从汽车到智能汽车,OTA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OTA,英文全称是“Over-the-Air Technology”,翻译过来就是“空间下载技术”,一开始应用在PC机上,后来再应用到手机,近几年开始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家实现整车OTA的车企是的几次OTA事件在业界名声大噪,和OTA也因此相互成就了彼此。

 

2015年10月,通过OTA为Model S推送了Autopilot 7.0版本,这个版本新增了自动转向、自动紧急转向&侧面碰撞预警、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等四项在当时相当超前的自动驾驶功能。

 

2018年6月,美国《消费者报告》测试后得出结论,时速从60英里到0的刹车成绩是46米,不配称为“豪华轿车”,董事长马斯克一气之下通过OTA缩短了这款车大约6米的刹车距离,令人叹为观止。

 

同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过境时,通过OTA对中国华南地区装配60kwh电池组的所有车型进行升级,使这些车辆短暂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

 

这几次事件让名声大噪,也让OTA获得了许多用户的喜爱。体验过OTA带来的持续可进化的智慧出行后,用户再也无法用回传统汽车,OTA成为许多消费者买车的重要指标。

 

醒悟过来的传统车企纷纷开始布局OTA,包括大众丰田宝马、通用、福特本田以及国内的“蔚小理”、上汽、广汽、比亚迪等主流厂家都已掌握了OTA技术,并陆续推出实现部分功能或整车OTA的车型。

 

不仅如此,传统燃油车也逐渐流行OTA,凡是新上市的重磅车型几乎必谈OTA,整车OTA也成为了部分车企手中的王牌。

 

 


 

目前,软件订阅服务已经成为业绩的新增长点。2021年第三季度,包括FSD在内的服务营收为8.94亿美元,在当季营收中的占比达到6.5%。

 


远程控制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在OTA逐渐成为智能汽车核心竞争力,并为个别企业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其隐藏的弊端和为此带来的麻烦也开始逐渐暴露。

 

从2021年7月份开始,部分威马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在进行OTA升级后续航能力明显下降。到了年底,随着越来越多车辆出现同样的问题,愤怒的车主集体举起维权的大旗,控诉威马汽车为了避免动力电池引起车辆起火自燃,利用OTA空中升级技术,偷偷对电池输出功率进行“上锁”,导致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事实上,不是个案,很多主机厂都曾干过类似的事情。

 

2019年,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前生产的汽车续航里程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护电池锁了部分电量。彼时,还因“锁电门”被告上法庭。

 

2021年,除了威马EX5广汽丰田iA5和上汽荣威ERX5也相继被曝遭厂家“锁电”。为了避免电池因热失控而发生起火自燃事故,通过OTA远程操控电池管理系统来改变电压范围,限制电池的充电量和用电量,俨然已成主机厂心照不宣的秘密。

 

主机厂可以通过OTA随意远程操控软件,更改重要数据,而整个过程都是隐秘进行,车主毫无所察,唯有事情发生后才有所怀疑。

 

比如,在173名车主联合向发送律师函维权后,有车主反映,此后一两周时间,车辆后台的OTA至少升级了四五次(仍未解决续航缩水问题),由此可见,通过OTA,主机厂要操控用户的车辆简如家常便饭。

 

OTA通过远程控制车辆的属性给车辆安全敲响了警钟。蔚来E8S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远程升级而在路中间“瘫痪”一个多小时,OTA升级后的汽车车机导航突然弹出广告窗口,诸如此类不和谐事件也越来越多,不仅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对车上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影响。

 

此外,一旦系统被黑客入侵,还可能存在车辆运行异常、用户隐私泄露和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风险。

 

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在15%左右,预测2025年可超过75%。随着OT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OTA带来的安全隐患成为智能汽车时代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OTA失控地带还需法律规范



智能汽车是一个蕴藏万亿市场蛋糕的新兴产业,有许多法律法规空白地带亟需填补。

 

有车主反映,在最新一次OTA升级过后,威马车机内增加了一些不弹窗的隐形条款,比如“我们可对您的车辆系统进行远程更新或修改,而无须向您发出进一步通知或获得您的同意“,”软件更新或修改可能会影响甚至删除储存于您车辆系统中的个人信息”。

 


 


这两项条款让人细思极恐——当主机厂无需获得用户同意就可以随意远程更新或修改车辆系统,甚至删除储存于车辆系统中的个人信息,这对车辆运行、用户隐私、人身安全和财产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枚不定时炸弹带来的危害。

 

还有理想ONE车主表示,自己在车机OTA时遇到了霸王条款——只有选择同意才能正常使用汽车。

 

这种情况,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主机厂的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并对相关行为制定准则和规范,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竖起保护伞。

 

去年3月,美国《消费者报告》报道了利用车内摄像头记录和传输乘客视频影像用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之后,引发了人们对隐私泄露的广泛担忧。为此,我国工信部反应迅速,很快便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及时未雨绸缪。

 

面对OTA领域的失控地带,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规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OTA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车辆安全改进和服务重要手段的今天(仅2021年国内OTA召回就有10起,涉及缺陷车辆292万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已于2020年11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规范了OTA技术在召回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步,相关部门应该对OTA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厂家、供应商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毕竟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光靠行业或商家自律来解决是不切实际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