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激光雷达上车排位赛正式打响,谁将“杀出”重围?

纵观全球车市,激光雷达“军备竞赛”持续升级,战火愈演愈烈。

仅在国内,广汽埃安 LX Plus、威马M7、上汽智己L7、长城摩卡、上汽R-ES33、极狐阿尔法S HI版、蔚来ET7/ET5、理想X01等十多款车型已经或者计划搭载激光雷达上市——作为未来两年内最值得期待的国产车型,它们代表了自主品牌在智能化赛道的中国力量。

这其中,广汽埃安LX Plus、威马首款旗舰轿跑M7均搭载3颗速腾聚创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满足各类旅途从出发到目的地“点到点”的全覆盖,爆点十足。

这不仅是各大高端汽车品牌之间的激烈角逐,也是车企在智能化赛道的直面交锋。而对激光雷达供应商来说,排位赛已经打响。

一、“盛宴”开启,行业进入“量产时间”

激光雷达与高算力芯片一样,已经成为高端与智能化的标签。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国内新车(合资+自主)搭载前向ADAS L2级新车搭载上险量为338.51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78.33%。预计未来2-3年间,L2/L2+市场还将呈现快速增长,同时L3级别ADAS/AD将进入规模量产期。

这意味着,L2+ /L3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必须尽快攻克的战略高地。车企对于自动辅助驾驶场景覆盖和用户体验不断追高,这要求感知能力与安全冗余也必须快速跟进。

比如,高速场景需要能够准确探测前方150米以上碎片或小物体,以及200米以上大物体。而在城市场景中,车辆与障碍物距离缩减,必须实现对行人、各类障碍物的快速响应,更快识别跟踪运动障碍的变化等——这要求传感器水平分辨率及刷新帧率均大幅提高。

随着车企竞争激烈的提升,汽车产业的智能网联化升级就成为最大的价值增量空间。作为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车企挖掘消费者深层需求、直接比拼技术含量“秀肌肉”的新战场。

以广汽埃安LX Plus为例,该车型搭载了3颗速腾聚创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M1。得益于高性能智能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埃安ADiGO智能驾驶系统在速腾聚创M1智能“凝视”功能的加持下,在高速自动驾驶在前方发现障碍物时,通过智能调控0.2-0.05°的分辨率,可以实现超远距离预判风险,提前进行减速、变道;而针对加塞、鬼探头等城区道路常见的突发情况,通过刷新帧率在10-30Hz的智能变频,也可快速做出反应,复杂路况也可应对自如。

很显然,汽车智能化功能所带来的稳健、平顺驾驶体验,将是车型竞争力的优势,也是促使消费者决定下单的关键因素。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预测数据,未来两年国内新车高阶智能驾驶搭载激光雷达进入第一轮增长周期,预计到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激光雷达规模将超过150万颗。

在庞大的市场预期刺激下,激光雷达赛道日渐拥挤。除了国内知名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华为大疆之外,博世、大陆等传统Tier 1巨头也纷纷加入战场,另外还有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InnoviZ等海外玩家——技术方案百花齐放,竞争烈度与日俱增。

在高工智能汽车发布的2021年度激光雷达(国产)供应商市场竞争力TOP10榜单中,速腾聚创以量产交付规模TOP1居于榜首。截止2021年底,速腾聚创共计已手握40余款车型定点订单,成为国内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市场定点车型数量最多的企业。

实际上,早在2021年8月,速腾聚创就实现向北美豪华品牌车企批量供货,成为国内首家向乘用车企业提供车规级量产规模交付的激光雷达供应商,同时成为了全球首家实现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批量交付的供应商。

那么,这家企业为何能在风口刚起不久,就一举拿下激光雷达赛道的“半壁江山”?

二、车企需要什么样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对车企来说,未来两年将是其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落地接受检验的关键期,对于激光雷达这类首发搭载的新型传感器的选型以及对激光雷达供应商的选择,需要慎之又慎。

激光雷达要实现规模化车规量产,需要综合技术方案、产品成熟度、成本等方面达标。而车企为了保障车型的如期上市与稳定量产,需要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进行全方位考量,除了上述因素,是否具备稳定的量产能力等等都将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速腾聚创凭借技术领先、产品成熟、量产交付,成本下探空间大等优势,获得了来自国内外主流车企的最终认可。综合来看,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

其一,速腾聚创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在产品性能与成本空间方面拉开优势。

早在2016年底,速腾聚创前瞻性布局MEMS技术路线,经过5年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终于在扫描架构上率先实现革命性突破。凭借独有专利的核心器件设计,M1在实现固态化和小型化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M1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车规标准,同时搭载了完善的配套功能,具有极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速腾聚创不但是当前唯一宣布解决了激光雷达普遍存在的点云cornercase问题的激光雷达企业,其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M1也是全球首家具备“凝视”可变焦功能激光雷达。

M1通过采用革命性的二维MEMS智能芯片扫描架构,拥有独特的智能“凝视”功能,可以根据驾驶场景调节扫描方式,基于不同路况下的环境感知重点,优化激光雷达系统的感知能力,支持高级自动驾驶“点到点”的全场景环境感知。

同时,速腾聚创是目前少数有能力提供智能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除了激光雷达硬件,还包括适配性高可升级的智能感知系统软件、与此相关的感知系统测评工具链,全链条赋能车企,在智能驾驶感知系统中充分发挥激光雷达的潜能,加速汽车企业的整体方案研发进度,同时更好地实现功能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其二,速腾聚创具备首屈一指的量产交付能力。

同样得益于独有的设计方案,M1扫描部件集成在芯片上,产品质量受工艺影响的范围更小,在产品一致性上还具有天然的优势,更容易实现规模化量产。相比之下,同样是扫描部件的旋转电机由于重量大,组装工艺和一致性控制困难,规模化量产难度大。

速腾聚创于2021年3月落成全国首条车规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产线,加之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可制造性高、良率高,因此具有稳定可靠的整体量产实力。2021年8月,速腾聚创就实现向北美豪华品牌车企车规量产SOP批量交付。与此同时,速腾聚创还积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保障量产,具备了领先的量产交付能力。到2022年底所有产线落成后,可达百万台产能。

三、领先一步,触发“雪球效应”

当速腾聚创成为众多主流车企品牌的选择,“雪球效应”将被触发。

在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共有13款前装激光雷达新车型亮相,速腾聚创合作的车型6款占比接近50%,位列第一(未包含赢彻与挚途商用车定点,及其他未公开车型)。除此之外,速腾聚创2021年累计获得40余款车型定点订单,斩获国内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市场定点车型数量Top 1。

在速腾聚创的客户名单中,既有来自北美的豪华新能源车企Lucid,也有来自国内上汽智己、广汽埃安等头部企业,还有来自威马这类新造车势力,以及嬴彻科技、挚途科技等商用车领域的自动驾驶先锋。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底,速腾聚创获得比亚迪战略投资,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样看来,双方的官宣定点估计已经提上日程。

伴随着多款车型的快速量产上市,其规模化效益会快速凸显,速腾聚创将领先行业享受到规模效益的红利,带来了可观的成本优势和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从而持续受到市场青睐。海量的市场反馈,也将促进速腾聚创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进一步拉开与“第二名”的距离。

更重要的还在于,激光雷达作为感知系统核心传感器,按照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定点的一般规律,虽然车企对产品与供应商的考核十分严格,但相应的定点项目周期长,供应系统稳定。速腾聚创眼下获得了大量定点项目,并已成功实现车规量产交付,这无疑奠定了未来多年内激光雷达行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标签: 雷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