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2021年度总结 丨 那些跨界造车的企业都怎么样了?(图文版)

 

            
如今跨界造车已成大势,原本被认为入门门槛极高的造车市场,涌入了新一批玩家。他们借鉴了“蔚小理”们和传统品牌转型的发展经验,并融合了此前在各自领域成功的方法论,以新的方式冲进了智能电动车行业,很可能对当前电动车品牌造成“降维打击”。

 

2021年,值得关注的跨界造车企业包括小米、百度、华为、恒大、索尼、创维等等。智能电动汽车可能是未来十多年内发展最宽广的赛道,这些跨界造车企业都对这块儿“大蛋糕”虎视眈眈。

 

【·小米——100亿美元投入,2024年上市】

 

 

首先是小米,在2021年3月底正式宣布进入汽车行业,雷军更是将其称作是,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的全部声誉。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如此大的投入在电动车市场并不多见,完整的智能生态体系,以及广大米粉的支持,是小米汽车最大的底气。生产端来看,小米汽车决定用“全资形式”不受其它企业干涉,工厂会“落户”北京亦庄。从最近的消息看,小米汽车进展迅速,预计2024年首款车就会上市。这款被米粉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你期待吗?

 

【·百度——与吉利合资,自动驾驶值得期待】

 

 

百度其实一直跟汽车行业有很深的联系,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Apollo系统,是面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平台,并且已经和部分车企合作。面对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百度也不甘只做软件供应商,在2021年宣布造车。不过和小米不同,百度选择了和吉利合资,建立了“度”汽车,首款车型会在今年发布,基于吉利SEA架构打造。

 

目前,集度汽车自研的电子电气架构JET1.0以及SOA、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算力平台、相关传感器正在向量产状态进一步迭代。得益于百度此前的技术积累,预计度汽车未来在自动驾驶能力上会有突出的表现。价格上,汽车会主打中高端市场,第一款车的价格已经确定会在20万以上。

 

【·华为——不造车,却已“造车”】

 

华为是跨界造车企业中的“异类”,它并没有建厂或是跟某个企业合资,而是深入介入到其他品牌造车的各个流程,和小康、北汽、长安等企业建立了合作。最具有华为基因的车型当属问界M5,这款车的预售都是和华为新品发布会一起举办,余承东全程为这款车站台。

 

 

据悉,是用了华为消费业务的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团队、用户体验团队一起打造的车型,并且已经进入到华为销售渠道售卖,这一步也可视作华为真正“造车”前的试水之作。此外,华为还希望利用鸿蒙系统和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供应商层面“收割”智能电动车市场,相比单纯的造车,华为的目标更加宏伟。

 

【·恒大——冲破艰难险阻,上市在即】

 

 

恒大跨界造车已经不是新闻,这件事从2020年就已经确定,不过2021年恒大遭遇了一些困难,也给跨界造车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过在最近,恒大正式宣布首款车型恒驰5正式在天津工厂下线,这款车定位紧凑型SUV,价格在20万以下,对标车型包括奥迪Q3宝马​X1等豪华品牌入门级SUV,前期474亿的投入,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从目前情况看,很有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上市,一定程度上能打消市场疑虑。恒大汽车目前已经规划了9款新车,主要价格区间在20-50万元左右,这也是近期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计划在2025年销售100万辆,2035年销售500万辆。至于能否完成这个目标,还是要先看的市场情况如何。

 

【·创维——从彩电到汽车,15.28万就能买】

 

 

相比上述几个品牌,创维的声量可能没有那么大,不过它却已经抢先上市量产车——创维EV6,价格在15.28-24.98万元。有意思的是,在创维EV6产品发布会上,这款车的重点不在于驾驶、智能、生态,而是“健康”,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更是化身养生保健专家,高级保健师,有些出乎外界意料。

 

黄宏生强调了创维汽车的“1333战略”,到2025年年销售实现25万辆,2030年年销售实现50万辆,对于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品牌来说,已经是比较激进的目标,想要复制在家电领域的成功,创维还需要再努努力了。

 

 

【·索尼——不止“秀肌肉”,准备量产】

 

 

索尼在2021年3月发布了首款概念车VISION-S,不过当时表示没有量产计划,让许多索尼的粉丝大呼失望。不到1年时间,索尼就“食言”了,在2022 CES上宣布成立索尼移动出行公司,专注移动出行和纯电动汽车,展示的概念SUV和轿车都会量产。已经发布的概念车上,拥有近40颗车用传感器,支持L2+自动驾驶,并可结合5G网络升级到L4、L5级。

 

众所周知,索尼在全球传感器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前已经展示了CMOS图像传感器、TOF测距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目前电动汽车模块化生产可以将技术门槛极大降低,整体架构逐渐简化,竞争焦点转变到车内生态系统和自动驾驶上,凭借索尼在电子产品上的成就,相信它会激起一场技术迭代的浪潮。

 

【·总结——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汽车市场可谓遇到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老势力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核心竞争转变到智能化、资本认可时机成熟、供应链体系逐渐完善、用户心智发生转变……每一项都是跨界造车兴起的推动力。

 

综合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汽车市场之内,对于促进产业裂变,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诞生创造了机会。不过在这个快速扩张的时代,入局汽车行业的企业也需要明确,如何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打破传统造车的思维壁垒,才是成功的关键。他们的未来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期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