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补能仅需5分钟 开放道路首试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

说到氢,不知道各位想到的与氢有关的词和物是哪些, 我想到的是氢气。在初中的化学课上都有学过这一知识,我想各位应该还记得,氢的化学式是 H₂,具有可燃性,并且当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4%-75% 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所以一直有一种声音在质疑氢能源的安全性。

确实,氢由于特性,在安全性上会让大家产生一定的顾虑,但在活动现场,现代的工作人员表示,Nexo 这款车型在其它国家的累计销量超过了 2 万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件,这也能侧面说明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可以保证的。


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款首次在国内开放道路上能试驾到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实际开起来的感受如何。

目录

快速了解

外观部分

内饰部分

储物及乘坐空间体验

动态体验

一、快速了解现代 Nexo 中国版

1、中国版与全球版的差异

中国版与全球版是有所不同的,由于国内的对于氢燃料存储罐的标准与国外还有所区别,所以 中国版在续航方面是没有全球版那么长的,不过也还是达到了 596km 的一个成绩(CLTC 标准)。除此之外, 中国版与全球版的车型都保持了一致。

2、动力信息

动力方面, 中国版搭载了一套获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的动力总成,其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可达 120kW,最大扭矩为 395N·m,虽然是前驱单电机,但动力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3、氢燃料电池是什么?

氢燃料电池指的是氢通过与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装置,在燃料电池堆栈里,氢与氧相结合的反应,其过程中存在电荷转移,从而产生电流。简单理解的话,氢燃料电池就像一台増程器,在电池电量得到消耗的时候通过氢燃料电池来发电,随后在通过电来驱动车辆行驶。

二、看不出是一辆新能源汽车

我觉得小标题应该是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这辆车所想到的内容,从外观上看, 与纯电车型有所区别,反而是与燃油车型的外观设计类似,因为氢燃料电池车型也需要有大量的空气进入燃料电池反应堆才能实现发电。


中网部分的开孔非常多,毕竟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空气,所以这点也能理解。在车标的正下方是为环视服务的前摄像头。



为环视服务的前摄像头

车灯方面, 采用的是分体式大灯设计,日间行车灯采用的是贯穿式设计,并且日间行车灯内采用了许多有棱角的设计点缀,在点亮后所呈现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大灯位于日行灯的下方,离得也不远,大灯的外部设计采用的是一个三角形的形状,与中网的大量三角形造型相呼应。


大灯下方的扰流器也是有开孔的,并且带有一定的扰流作用。


在扰流器旁,我们还能看到前超声波雷达,数量为 6 个。


来到车身侧面,从图中能看到, 的侧面整体造型相比车头来说要圆润不少,车窗四周并没有采用镀铬装饰来点缀,而是采用的纯黑装饰件,看上去要显得沉稳不少。

尺寸方面, 的长宽高分别为 4670*1860*1630mm,轴距为 2790mm。


后视镜方面,采用的是与车门上方相连的设计,并且整个后视镜也是纯黑的配色,看上去整体感会强不少。在功能方面,集成了转向灯和为环视服务的侧摄像头,值得一提的是,转向灯采用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设计,这点与车头是相同的。


在后视镜内测还集成有盲区监测功能。


前翼子板上标有代表新能源的 BLUE-DRIVE 标识。


门把手采用的是隐藏式设计,当你带着钥匙靠近的时候,门把会自动弹出,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前门的门把内还有锁车的按键。


实拍车的轮毂采用的是双色设计,并且从轮毂的设计能看出,还是具有一定的降风阻作用。轮胎方面,新车采用的是米其林的轮胎,尺寸为 245/45 R19。


在车侧, 依然有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在车辆 D 柱的位置有明显的镂空设计,从车尾看会更加明显一点。


加氢口位于车辆的左后侧,并且只有在熄火后才能打开盖板。


来到车辆尾部, 的尾部并没有太多的线条,所以层次感方面会有所欠缺,但整体看上去与整个车身的设计还是很搭配的。


高位刹车灯方面, 采用了一条较长的灯带,并且在这下发还有采用隐藏式设计的后雨刮。


尾灯采用了透明灯罩的设计,从外观上看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毕竟相对传统为红色灯罩尾灯来说,想改透明灯罩的话成本也不低。



示宽灯点亮后的状态

在车尾中间位置有的车标和车型标识,而在右侧则是 Fuel Cell 的标识。


在后超声波雷达方面,此次试驾车也配有 6 个,并且位置都比较低。


三、拥有大量实体键

作为一款 2018 年发布的车型,在 2021 年来看,虽然两块屏幕看上去非常具有感,但中控台区域这密密麻麻的实体键就有些复古的感觉了。


方向盘采用了双幅式设计,并且是双色的一个配色,握感方面的表现很棒,并且还有加热功能。


方向盘左侧主要是调节多媒体的按键。


而方向盘右侧的按键则主要是用于控制辅助驾驶的。


虽然 的方向盘后方有拨片,但仅仅只能用于调节动能回收的大小。



仪表盘采用了全液晶仪表,屏幕尺寸为 10.25 英寸。


中控屏相比仪表的尺寸要大一点,达到了 12.3 英寸,不过在流畅度方面相比目前的国产品牌车型来说要差不少。


中控台区域,从下图能看到那到久违的大量实体键,虽然看着会有点密集,但当你实际用起来并且习惯之后还是挺方便的。


在方向盘左侧也有数量不少的实体按键。


在中控台的下方也是有一个掏空了的储物空间的,并且在这个位置还有两个 USB 接口和一个 12V 的点烟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手机无线充电的位置,并且在无线充电连接上之后,在点烟器旁边的灯带也会亮起。


后排除了有空调出风口外,在下方还有一个 12V 点烟器,这点要给予好评,我个人觉得配点烟器比给两个 USB 充电口要方便不少。


四、空间表现可圈可点

1、储物空间

首先我们来看看储物空间的一个情况,在中控台下方有一个不小但也不大的储物空间,放一些细碎的杂物还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要放的东西太多且太杂的话就需要小心在过弯的时候导致物品滚落了。


而中控台后方的水杯架配置上,因为扶手台造型的问题只有一个,另外一个位于副驾右侧的空调出风口下方。


其实这种空调出风口下方的水杯架设计是非常合理的,在夏天的时候,空调冷风能对水进行一个制冷,而冬天空调吹热风的时候又能进行一个制热处理,这点我觉得非常实用,但貌似除了一些皮卡车型和跑车外,并没有什么车企会把水杯架放在这个位置。


手套箱的空间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


后备箱空间从下图能看到,虽然这是一辆氢能源汽车,但并没有因为配有三个储氢罐导致后备箱被侵占,这点还是值得好评的。座椅靠背支持 4/6 比例的放倒。


2、乘坐空间

乘坐空间方面,我们先来看看座椅。座椅方面, 采用了大量的环保材质,不过实际上手摸起来和坐起来的感觉都很不错,前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和靠背两侧的护翼都能很好的对身体产生承托。


在调节方面, 的主驾座椅共支持八向的调节,这点还是挺不错的,并且腰托的调节速度也挺快,并不需要等太久。


后排座椅的实际感受也不错,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 的地台并不高,所以能以一个舒服的坐姿来放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台车中间的横梁还是有的,不过也还能接受,就是如果后排满载的话舒适性会有点折扣。



后排也支持一个靠背角度调节,并且相比许多车型把后排调节的按键放在头枕旁不同, 的后排靠背角度调节放在了坐垫的两侧,在绑着安全带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调节靠背。


空间方面,本人身高 180cm,在前排座椅调到合适的位置后,从下图能看到,头部空间还有三指的距离。



前排头部空间三指

在保持前排座椅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来看看后排的座椅,当后排座椅调整到最躺的状态下,腿部空间有一圈三指,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但头部空间就只有两指了,只能说是勉强够用。



后排腿部空间一拳三指


后排头部空间两指

五、悬挂整体调校偏硬

动态方面, 的悬挂我个人感觉是整体偏硬的,虽然在过弯的时候能提供一个不错的支撑性,但在过一些沟沟坎坎的路段,车身内部的晃动会稍微有点大,不过也在一个能接受的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车的电机功率达到了 120kW,但这台车的动力模式上并没有 SPORT 模式,只有 NORMAL、ECO、EOC+ 这三种模式,不过最高车速依然能跑到 179km/h,并且在高速上超个车什么的基本也够用。


动能回收方面, 一共有四级,并且每一级之间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不过这台车并没有一个单踏板的模式,不过问题也不大,毕竟如果习惯了单踏板,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还是会造成一定危险的。


总的来说这台车在动态方面的表现还是可以的,虽然整体调校偏硬,但在侧向的支持性方面挺有信心的。不过目前这台车在国内咱也买不到,引进这台车主要还是为了告诉大家,氢能源方面,除了丰田也是有乘用车的。

结语

氢能源汽车或许会是纯电车的下一个阶段,但就目前来说,国内对氢能源的布局才刚刚开始,但就商用车领域来讲,加氢的速度更快,并且对于续航来说也比纯电会稍微好点。 期待在未来,我们能开上“真正”的新能源汽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