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上汽大众ID.3开起来像玩赛车游戏,车空间比高尔夫大

上下班道路拥堵、停车位稀缺、油价高启……对于身处一线大城市的我来说,如果不考虑三代同堂、汽车限购这些限制,ID.3这样尺寸的电动“小车”才是最理想的代步工具。

颜值高、动力充沛、机动灵活、短车身长轴距、用车成本低……ID.3几乎避开了所有在城市里开车的弊端,话说回来,ID.3并不小,同样是两米七的轴距,电动车的内部空间要大得多,我们不能再用燃油车的标准去衡量一辆纯电平台电动车的大小。

近日,电驹编辑参加了上汽大众ID.3的媒体试驾,也是北方媒体的首批试驾。我们的试驾车型是ID.3极智版,电池容量57.3kWh、NEDC工况续航430km、售价17.3888万元。说到这里,电驹小伙伴们或许会吐槽:这价格不便宜啊?别着急,先听我把试驾说完。

颜值高,且100%原创

虽然说审美是主观的、见仁见智,但电驹编辑在试驾当天就ID.3的颜值询问了在场同行,这一次大家的观点都很统一,都给出了好评,尤其是女性,她们甚至用“可爱”来形容ID.3。

ID.3具有鲜明的电动车设计特征,轮廓造型简洁干练。这里说几处设计细节:前脸设计有拟人化的神情,看起来似乎在笑,很友好;IQ.Light LED矩阵式智能大灯,不仅看着呆萌,据说和“灯厂”奥迪的矩阵大灯相近,日行灯、随动转向、动态远光调节、一样都不少,当然价格也不菲;前下保险杠上的光束粒子状的凹点纹理,呈现出一种韵律感,这里划一个重点,这叫“参数化设计”,是当下最流行的设计语言。

全新的人车交互

电动车就要有电动车的模样,是的,坐进ID.3,你可能找不到启动键在哪里?踩下刹车踏板,车辆就进入了通电状态,这是电动车的交互方式,所以不常用的启动键被设计在了转向柱上。

然后你可能又找不到在哪里换挡?换挡机构在方向盘后,有点儿类似怀挡,向前转是D挡、向后是R挡,与燃油车的挡位设计方向完全相反,大众设计师认为这种设计最符合人类的行为习惯,向前是前进、向后是倒退,是最直觉驾驶方式。事实上,坐进车内,踩下刹车踏板,拧到D挡就可以直接走了,总之,开车的流程更简单了。

数字化仪表很小,才5.3英寸,和手机屏幕大小相当,但UI设计条理分明,车辆信息排列有序,且字号很大,显示清晰;数字仪表信息还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投影到前风挡上,设定好导航后,会后大大的转向箭头投射在前方,和真实路况融为一体,有玩儿游戏感;ID. Light 光语系统系统也是大众独家的,在导航、通话、语音交互时会发光,但我觉得形式大于内容,实用性一般。

动力充沛,驾控灵活

个人以为ID.3的最佳使用场景就是城市拥堵路段。先强调一下,ID.3是后驱车,电机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310Nm,0-50km/h加速3s,前后配重50:50,上下班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变道超车,都得心应手;双向单车道可以一把掉头,路边停车也相当方便,总的感觉就是轻松自在。

具体说,ID.3开起来更像是燃油车,加速柔和线性,没有某些电动车的突兀感,松开加速踏板后拖拽感也不强,新车有四种驾驶模式,包括一个个性化模式,能量回收力度可调,驾驶者选择很多;ID.3底盘厚重,没有小车的轻浮感,跑高速相当沉稳,给人自信;ID.3的方向盘比较粗,握起来很踏实,转向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开起来有存在感;ID.3的驾驶辅助表现比较老练,包括ACC的跟车速度、刹车的平稳性都不错,没有生硬感。

车内空间比想象大

最后,ID.3的车内空间比想象大,可满足三口之家需求。ID.3看起来不大,车内空间却不小,这主要得益于MEB纯电平台架构,以及长轴距+短前后悬设计理念。MEB平台是围绕电池打造、布局,车内的空间利用率要远高于燃油车。事实上,ID.3的轴距和ID.4 X是一样的,第二排座椅的乘坐空间也相当大,在试驾过程中,ID.3后排最多挤下了三个穿羽绒服的媒体人,虽不宽松,但也可以接受。

近两年,老牌传统车企都加快了电动化转型的节奏,大众汽车的动作应该是最快的,也是最彻底的。早在2018年,大众就发布了MEB纯电生产平台,2020年将MEB平台引入中国,国内的南北大众分别推出了各自的ID系列车型,ID.3却是上汽大众独家专享。

其实,ID.3才是MEB平台的第一个产品,2020年夏季在欧洲上市后销量不俗,多次拿下欧洲电动车月销量冠军。国产ID.3是广州车展前上市的,目前只有两个车型,售价为15.9888-17.3888万元,计划中还有550km续航版,目前还没有具体上市时间表。

电驹小结

ID.3是一款有颜值、有科技感、做工精细、驾驶品质不错的紧凑级电动车,更重要的是ID.3挂着大众的Logo,会圈一批大众粉。但ID.3的售价并不便宜,且实用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还是选配,需要另加5000元,这样车辆的总价接近18万元。虽然和欧洲的售价相比,国产ID.3便宜了不少,但放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和造车新势力还是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相比,这样的定价都是有销售压力的。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