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思域牙膏挤多了—试驾本田inspire英仕派

本田品牌的车,不叫原本名字的那个性价比更高。所以如果你想买一台B级车,你应该考虑英仕派。”

——也是销售说的,销售总能说出一些很关键的话。


十一代思域表现出了非常惊艳的机械素质,那么比高一级的,是否在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呢?


静态体验:好,但也有点怪


前排上车略有些不便,门槛并不低,如果你座椅调得太靠前,那么落脚会有些别扭。说说座椅的硬性条件吧。展车是次低配,落座前排,首先会感觉到腰部支撑过于凸出了。只有次低配以上车型,才可以调节靠腰。除此之外,座椅长度足够,侧翼包裹性也很棒,头枕也很舒服,方向盘也可以拉得比较靠后,不错。



再说说坐姿。除了最低配,所有车型都可以调节膝点高低。膝点调节是通过升降座椅最前端实现的,可调范围非常大,可调部分和坐垫的衔接非常自然,对大腿的承托也非常不错。再加上座椅可以调得非常低,这样,的前排可以兼顾高和低两种坐姿风格。这个可调范围的表现,居然有点接近宝马F35、奔驰新C级了。

 

不愧是空间魔术师。多数厂商顾及后排空间,通常不允许把坐姿调得很低。如果用户坐得很低,那么弯曲腿部后,因为坐垫不够斜,就会失去坐垫的承托。用膝点调节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即使你坐得很低,只要调高膝点,就不必伸直腿来迁就坐垫的承托,也就不至于坐得非常靠后。可以参考下方的示意图。



后排座椅,坐垫长度、倾角都非常不错,靠背角度也非常舒缓,头枕也很舒服,不过腰部支撑过于凸出的问题仍然存在。腿部空间挺不错,可以坐得非常舒展。可惜头部空间就一般般,身高177坐在后排,头发已经擦到顶棚了。



值得好评的是中间座位的设计。中间座位可以放下变为扶手。由于中间头枕和中间座位是一体的,所以相当于头枕把扶手加长了,使得扶手长度非常充足。放下扶手后,有一个连通后备箱的小门,方便了取物和搭载较长物品,滑雪爱好者非常开心。可惜后排地板中间的凸起非常高,会影响后排中间座位的舒适性。

 

总体而言,座椅的表现不错的。但腰部支撑过于凸出的问题,实在是让我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它的肩部支撑只是中规中矩,如果腰凸出了,肩部势必会有一些压力。至此,我有些怀疑长途乘坐的舒适性了。腰部支撑为什么表现成这样?属实有点怪。



车机和空调要给出明确好评。屏幕够得着,反应也够快。而且空调面板操作方便,旋钮手感非常有高级感。是我喜欢的样子。

 

转向手感:近五年,我没见过这么沉的转向

 

如果只看标定层面,这个方向盘的转向手感无疑是完美的。握着比较舒服,阻尼和回正力矩的变化非常到位,无论是随速度变化还是随角度变化,可以说没有破绽。而且行驶的稳定感、中心感非常强。可惜指向性并不犀利,甚至有一丁点模糊。不知道是否和车子是新车,只跑了110公里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的转向比非常合理,在市区工况下游刃有余。左手从9点位顺时针转到4点位,基本是不换手能拧到的极限。因为转向比合理,右拐一个直角弯进入小路,这一把就足够拐进去了。有些车,同样的路线,打到4点位,只能勉强拐进去,转的弯会比较大。没错,我说的就是和CX30。



但不得不说,标定做得好,不代表转向手感好。从风格层面,的转向,非常沉重。可以说我这五年,都没有见过这么沉的转向。打方向的时候,明显我整个小臂和手肘都在使劲。可能这是故意在营造运动感?但我觉得,它已经沉到不实用、累的程度了。

 

踏板及动力总成:平顺性比较好,响应并不快

 

试驾车是汽油版顶配,搭载1.5T发动机和CVT变速箱。油门和刹车的脚感都非常好。踏板回馈力和动力、刹车力的变化都很线性,并且互相匹配。起步平稳,Autohold表现得不错,临近刹停的时候也不容易点头。可以说是上手即用,无需任何适应。非常好。

 

变速箱的平顺性非常好,日常使用中可以说感觉不到换挡的动作。大油门起步时,有三下换挡的感受,可能是在模拟一二三档。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变速箱的响应并不快。并且转速的爬升也不快,特别是在三千到四千转这个区间。如果你开过,那么对比的响应,会有非常明显的心理落差。万幸的是,急踩油门(tip in)工况下,这台车的提速表现还行。

 


总体而言,这台车没有给人动力强劲的感觉,能去高转但不怎么爱上高转,除非你给大油门。可能是的定位如此,但B级车,动力应该挺重要的吧。如果你想要非常强劲的动力,我建议考虑混动车型。

 

底盘滤震和支撑:甚至不如思域

 

很明显,的底盘是沉稳取向的。但如果谈及滤震表现,那么我不免要和对比,并且给不了太高的评价。

 

行驶在有细小坑洼的路面,小振动的过滤非常干净,好评。可惜中等震动的过滤就不那么到位了。虽然中等震动下没有冲击感,但韧性不足,甚至有压缩不够充分的感觉。连续通过中等幅度震动的话,还会更露馅。大震动的处理倒是挺不错,即使在后排,也没有弹跳感。

 


另外,通过减速带时前桥有颤动,前后桥一致性也一般。万幸,整个试驾过程中没发现余震。这样的滤震表现,显然并不优秀。我希望它通过中等震动的时候,能够再柔和、再柔韧一些。至少比它便宜的做到了柔韧,大中小震动的过滤都表现出色,为什么升高一个级别,柔韧性反而退步了呢?

 

我预期中,是B级车,滤震应当非常柔韧,有一定的隔绝感和高级感。现实是,它足够沉稳,足够厚重,但韧性的缺失导致它不存在隔绝感,路面的坑洼起伏统统能被后排乘客感受到。它残存的震动,已经超出“路感“的范畴了。

 

NVH:对于本田而言,还不错

 

噪音传到车内之后,频率并不低,这点给出表扬。主要的噪音是风噪和路噪,胎噪和发动机噪声都不明显。但车厢对外界噪音的隔绝,要分前后排来讨论。前排的隔音还不错,后排就明显不如前排。后排对噪音的共鸣比较明显,可惜了。

 

根据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也能给出很多种评价静谧性的结论。列举如下:

 

1.     它超越了品牌静谧性的平均水平,噪音不恼人,给鼓励奖。

2.     它和新C260L打得有来有回,所以给C差评。

3.     以上两条都是半开玩笑半调侃,总体来说,我只能给的静谧性一个中等(再偏上一丁点吧)的评价。

 

总结:是英仕派不行,还是思域太行?

 

试驾完后,我对动力总成和底盘表现非常满意。我以为定价更贵的会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没想到,在B级车更应当看重的油门响应、转向手感、底盘柔韧性方面,甚至还不如相比,仅仅是在座椅和隔音两方面有所提升罢了。

 

,不能比着开倒车吧?是不行,还是太行?难道,牙膏挤多了,是正常地在挤牙膏?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下”头。



​​​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