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MG ONE:用「满杯」配置来诠释科技平权

智能化是什么?

对用户来说,智能化是让出行变得便利的途径;对新势力车企来说,智能化是让自家产品立足于市场而不被淘汰的根基;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因智能化引发的产业变革是我国汽车工业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的最佳时机。

过去五年里,我们持续观察有关智能汽车的尖端技术,同时也在跟随市场动向总结趋势。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并不是塑造豪华的工具,甚至我们的自主品牌正在靠着科技配置的优势来拉高产品力,从而挤压合资品牌产品的市场。

科技的使命本是提高便利性同时拉低成本,所以当各类智能穿戴设备大肆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有人提出了科技本该平权的观点。

放在汽车行业,科技平权是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红衣教主」周鸿祎曾公开表示,「十五万以下造不了智能车」。在中国售价十五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年销售量达到数百万台的庞大市场,如果真如教主所言,那科技平权的论调确实不适用于汽车行业。

所以为了印证教主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不妨在十万元的区间找一台以智能汽车自居的产品,来看下它的能力究竟如何,综合来看起售价 11.11 万元的 MG ONE 最合适不过,而且燃油内燃机的驱动形式也为它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增设了一些阻碍。

上汽全新平台架构 SIGMA 超母体 ——打造智能汽车的基础

其实「十五万以下造不了智能车」这一观点的核心在于十五万的价格,对车企来说,与售价相对应的便是成本,而与成本挂钩的则是硬件。所以我们不妨先来拆解下打造一台智能汽车所需要的三部分核心硬件,分别是底层电子电器架构、智能座舱的交互硬件和芯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所需的感知硬件和芯片。

汽车之所以能被冠以「智能」的前缀,电子电器架构的革新功不可没。虽然架构无法被算入单车成本当中,却需要耗费车企大量的研发成本。对于体量较小且产品阵容较为单一的车企来说,平台和架构的成本摊入整车成本后势必会拉高产品价格,在各类智能硬件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体量越大的车企均摊成本的能力便越强,越容易在更低的价格之上将智能汽车落地,智能汽车不仅仅是能力之战也是实力之战。

这款车型而言,其上的 SIGMA 架构采用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架构中包含了一个中央计算平台和区域集成控制并且融合了 CAN FD、千兆以太网、5G 等不同的网络通讯技术,确保车辆拥有足够强大的脑通路,促使 MG 旗下产品全面走向域控制器时代。

基于 SIGMA 架构打造的车,还能实现整车全场景 OTA,也就是通过原子化智能寻向升级,可逐步实现动力系统或传动系统的 OTA。这意味着可迭代升级的不再是单一的车机系统,而是能扩展到智能驾驶、车辆控制的整车全模块升级。

就目前的市场格局来讲,MG 品牌的市场增量更多的是其他传统合资品牌的潜在用户,在电子电器架构方面,部分合资品牌的转型和布局速度都比较慢,日系车企尤为显著。

产品智能化转型为用户带来的体验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域控制器与传统 ECU 结构相比,其最大的突破在于打破功能之间的壁垒,类似语音系统的「所见及可说」,通过语音就可实现车辆控制;用手机 APP 进行远程车控等功能都是典型的新电子电器架构下才能实现的功能,帮助产品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也能够大幅增强市场竞争力。

「满杯」配置且符合定位的智能座舱

在功能配置方面, 的洛神智能座舱能力完全符合「科技平权」和「智能普惠」原则。硬件方面 搭载了行业领先的高通骁龙旗舰级 8155 芯片和三十英尺环抱式三联屏。

是最先搭载斑马洛神智能座舱系统的车型,在功能层面可实现自由跨屏交互、智能人机交互、深度语义识别、智能人机共驾等。

目前评判车机系统是否好用的两大标准在于座舱交互的便利程度和车机生态的丰富程度。就交互方式而言,目前行业内公认的能够替代按键进行行车时盲操的交互方式就是语音系统,而洛神智能座舱系统所搭载的语音系统是来自达摩引擎的 AI 语义。

智能养成式 AI 的达摩 AI 语义,采用行业首个 T+X 学习模式。它搭载的 AI 场景引擎,可随时倾听、主动智能推送、听得懂方言,且能够实时交互;可主动在线学习,闲聊、百科、查股票等等场景功能。总结起来,达摩 AI 语义是具备自我成长能力的高智能 AI 系统,逻辑类似自动驾驶领域中用数据训练感知硬件的算法,从而让体验更上一层楼。

在配置层面上,十万级别 的座舱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市面上主流新势力车企的产品。当然,定位 Z 时代年轻人的 也有专门为目标人群设计的功能,其中 智舱专门设有 B 站专属动画和定制主题,还可以车机端账号无缝同步,实现语音打开视频、发弹幕、点赞等功能。

功能齐全并不是智能座舱的终点,对此, 选用高通骁龙 8155 车规级座舱芯片除了让更多功能上车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保证车机系统运行的流畅度。

用最经济的方式,带来一线智驾体验

感知硬件和算法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在感知硬件方面定价十万级的 并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激光雷达,而 提供的毫米波雷达辅以摄像头的方案是目前业内最为经济实惠的选择,但不能否认的是能力依旧处在一线水平。

目前 上所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为 MG PILOT 2.0 系统,支持市面上已有的主流 L2+级辅助驾驶功能。除此之外,其上搭载的较有特色的 SUPER TJA 超级交通拥堵辅助统,可有效缓解拥堵场景下手脚被开车支配的疲劳。而 SAS 车速辅助系统,可自动检测道路交通标识,将车速控制在最高限速以内。

未来, 将会搭载 MG PILOT 3.0 系统。在感知硬件方面,MG PILOT 3.0 配备了 3 颗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4 摄像头。底层架构方面,智能驾驶方面的域控制器分为智驾域控制器和泊车域控制器两部分,同时带有 DMS 驾驶员检测系统和四维图新的高精地图数据。在高精地图数据的加持下, 将会向用户开放基于高精地图数据的告诫辅助驾驶功能 NAP。

既然 的核心受众群体是年轻人,那么解决新手司机在停车时的困扰也会成为 智驾功能的加分项。在很多场景下,自动泊车功能解决的问题不完全是将车泊入车位这么简单。

就拿科目二中所考到的侧方停车来举例。我司就有位同事,家在北京五环边上,小区里车位紧张,好在小区外有大量不收费的路边停车位,而他在侧方位停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掌握不好内侧车轮到马路牙子的距离,以至于多数时候下车才发现外侧车轮还在停车线外。

这种情况下,车被剐蹭后都很难归责,正所谓停车不难,难的是把车停好。帮助用户停好车,并且提高停车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发展自动泊车技术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此, 上所提供的 APA 视觉融合式高级自动泊车系统和 RAP 遥控泊车就能够大幅减轻用户在泊车场景下的压力。APA 自动泊车系统能够在 29 种场景下进行自动泊车,有线、无线的车位均可识别,而且水平、垂直、斜列的车位都能泊入。在泊车过程中用户可通过 360 度高清环视影响观察车辆视线盲区中的物体,提高安全性。

RAP 遥控泊车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操作,完成人离开车辆后的自动泊入、泊出动作,以该功能应对狭窄且不方便用户上下车的车位再合适不过。

结语

我们最后回到教主周鸿祎「十五万以下造不了智能车」的观点,其实仔细思考下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如果是造车领域的新玩家,他们当然要考虑投入成本、单车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关系,但对于 MG 这样的老牌车企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依靠上汽集团雄厚的技术储备来轻松获得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同时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最优体验,进一步压低智能汽车价格。

——一台「满杯」配置的十万级智能汽车,我想没有什么比这台车来诠释科技平权更好的产品了。

标签: MG MG ONE 配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