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周年纪实,家轿颠覆者星瑞「颠覆」在客户体验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进阶和发展,当下的国产车与合资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合资车型争相效仿的,而国产自主品牌也抓住在设计、配置和动力上的差异化,成功与合资车企平起平坐。

比如,近日吉利公布11月销量,其中星越L星瑞的两款车型双双破万。而作为吉利主打的“家轿颠覆者”,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超过12万辆,上市以来总销量近14万辆。

的光环,从「颠覆」的质疑到有目共睹

之前,A级车的市场确实是合资车型的天下,任何一款国产自主品牌如果不自降身段的话,很难与其一较高下。

在“中国星.旗舰家轿”的前缀之下,以中国制造行业标杆级的水准,填补了中国品牌在12万元以上家轿市场的长期空缺,并打破了中国家轿主销价“10万元天花板”的局限。

在线车评了解到,的高配车型占比高达65%,平均成交价超13.4万元。而之前,我们所熟知的日系轩逸卡罗拉和德系的朗逸,这些主流合资车,它们的平均成交价都在11—12万元区间。再横向对比,已经成功杀入了合资品牌的价格腹地,真正以高价值与合资品牌正面交锋,的成功对吉利的高质量发展,品牌向上乃至整个中国品牌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正是吉利中国星CMA高端系列的成功的原因。

该说不说,如果说SUV市场是哈弗H6的问世,带动了自主品牌的百花争艳,那么作为家轿中的经典,确实也颠覆了国内消费者的认知。

比如吉利造车重新呈现的产品价值观是:以全力提升用户全周期体验的适配能力为前提,让用户拥有的不再只是一辆车,而是以车为中心,辐射出完整的硬件+软件+服务的全价值链权益体验,为用户实现在都市商务与生活情调之间的自由切换,“率性而为,随心而行”的生活方式。

优缺点明显,用户的爱恨纠缠

论产品性能,吉利在身上绝对拿出了诚意,管是出身平台还是沃尔沃技术加持的发动机,都算是吉利在2021年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

尤其是它顶配不到15万的价格,对比合资车型来看,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也诠释了前行中吉利的缩影。然而它被寄予很高期望的同时,诸多问题也相继显现。

近日,在线从相关投诉平台了解到,吉利部分车主对车机卡顿问题进行了投诉。有数据显示,吉利11月被投诉328起,位居投诉榜第二,仅次于长城欧拉好猫

查阅吉利的投诉情况发现,其投诉主要是集中在车机系统卡顿、频繁死机重启、开机启动慢、高速中导航失灵、系统及芯片过于老旧、有黑屏情况出现等。相关问题出现后,大多车主的诉求在于,要求厂家升级或更换车机系统。相关投诉内容显示,“车机芯片老旧(几年前联发科的老芯片),性能差极易黑屏、卡死;基本没有延展性;作为“中国星”高端品牌,却不能升级和同作为“中国星”高端品牌一样的银河OS系统,比低档次的帝豪L缤瑞都可以升级银河OS,却不能升级,车主不能接受”。投诉纷纷要求厂家出面解决问题,但目前或尚未得到回复。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社区和论坛中了解到会出现油箱异响的现象,部分车主还表示,新车转向的时候方向盘会有异响,甚至还出现了不到500公里的新车方向盘就有跑偏的情况。

要知道吉利上市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从系统到细节的问题。按照普罗大众的理解,这就是在生产制造的细节品质把控上没做到位,为了尽快完成订单量选择加快生产,但是却忽略了车辆的细节品质。

智能化时代,竞争的核心是注重用户体验

面对蜂拥而至的投诉,吉利包括4S店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一句敷衍的:“不影响安全驾驶”。

然而,号称颠覆者的重构家轿智能新标准,标榜为行业首款整车OTA燃油家轿,并且涵盖了FOTA(硬件)和SOTA(软件)两个方面。辅之以全球领先的线控底盘,实现L2级驾驶辅助技术。唯独在车机卡顿方面束手无策,使其口碑大受影响。

关于车机OTA升级卡顿,在线车评与某品牌资深汽车产品技术经理进行了沟通,对方表示“整车OTA升级应是基于现有硬件功能范围内的升级,如果OTA升级对车机硬件能力的需求超出硬件可支持的范围的话,要么无法OTA,要么就会出现OTA升级后用不了,所以造成了出现卡顿、用户体验不好等情况出现”、“如果车机系统硬件能力能够充分满足OTA升级功能需要,且系统软硬件进行了充分适配,理论上不会出现卡顿等情况。由于每款车型采用的座舱软硬件系统不尽相同,车机卡顿等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止是,在星越的身上一样有着类似的情况,吉利副总裁宋军曾提及吉利将率先搭载最新一代GKUI19车机系统,然而在吉利正式上市后,车主们使用的车机版本为GKUI1.2.0,并非官方宣传的最新GKUI19车机系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众多车主所搭载的GKUI1.2.0车机系统卡顿、死机、黑屏频发。

在线车评认为,单说车辆的设计和性能,吉利的在并不落后,同级别中甚至遥遥领先。但车辆并不只是驾驶体验,在系统上的缺陷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厂家应该正面直视,而不是当前的敷衍和置之不理。想做好长期走量,必须尊重消费者对其真金白银的支持和信任,而不是辜负大家的期望和包容。

守护·文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