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势力和老势力之间的较量,你更看好谁?


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常常被大家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比拼。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造车新势力在销量方面不断突破,让两者之间的比拼更是逐渐“白热化” !

新势力销量火热,“蔚小理哪”月销破万

从日前各大造车新势力公布的11月销量数据来看,在大盘看涨的火热趋势下,新势力头部阵营的几家企业销量水涨船高。其中,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以及哪吒汽车四家新势力均实现月销破万。特别是小鹏的交付量更是超过1.5万辆,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已经连续两月实现月销破万的小鹏汽车在11月又迎来了销量的新突破,并且蝉联了新势力月销榜首。11月,公司总交付量15613辆,连续三个月实现单月交付破万,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70%。

对于小鹏汽车近三个月的强势表现,业内人士分析这与目前小鹏旗下已实现交付三款车型,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品矩阵效应有关。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11月,三款车型交付量均刷新史上最佳,从而助推总体交付量创下新高。其中,一直扛起主力大旗的轿车车型P7交付量最高,达7839辆,环比增长30%;值得一提的是,G3系列产品在改版升级后释放了更强竞争力,交付5620辆,环比增长54%;同时,于10月启动规模交付的小鹏P5交付2154辆。

此外,上个月受到缺芯和产线改造影响交付量大幅下跌至3000余辆的蔚来汽车,11月交付量继9月后再次突破万辆。11月,公司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10878辆,同比增长105.6%,创月度交付纪录。1至11月,共交付新车80940辆,同比增长120.4%。

理想汽车方面,同样在今年11月首次迈入“月销万辆”俱乐部。11月,理想交付13485辆理想ONE,同比2020年11月增长190.2%。2021年1至11月,总交付量达76404辆。

在11月创造了单月交付1.3万台的新纪录。 这也是起售价超30万的中国品牌豪华车型第一次实现单月交付破万。”对于11月的交付成绩,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难掩激动。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汽车也在11月销量破万。11月,公司订单达到13500台,交付10013台,同比增长372%,环比增长24%,其中个人用户占比高达91%。可以看到,自从哪吒汽车宣布把重心偏向C端之后,今年以来就不断刷新交付记录。

除了销量狂增之外,资本似乎更加看好造车新势力。去年7月,特斯拉股价触达历史最高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随后,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市值超大众、丰田等9大车企之和,股价去年内涨幅高达769%,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埃隆·马斯克成为新的世界首富。

同样,曾在2019年还是最苦逼的中国“电动三”蔚来、理想、小鹏,在2020年全部突飞猛进,飙涨的市值羡煞了一众传统车企。目前,蔚来市值超过500亿美元,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市值更是逼近1500亿美元。

巨轮调头,传统车企打响反击战

虽然近来造车新势力在销量方面增长迅速,但是与一些头部传统车企相比,仍然有很大距离。

根据数据统计,销量方面,以特斯拉,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仅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传统车企占比接近8成。

就拿比亚迪来说吧,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11月乘用车全月销量达到97242辆,同比增长84.1%,环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方面,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新能源乘用车11月销量为90121辆,同比增长252.7%。其中,DM车型销量为43984辆,EV车型的销量为46137辆。至此,比亚迪2021年度累计销量达500922。

具体车型方面,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旗舰车型——汉在市场中再创佳绩。该车11月销量破万达到了12841辆。其中汉EV单车型销售10021辆,同比增长了33.9%,是中国首款月销破万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目前,汉累计销量超过了14万辆。可以看到,光比亚迪汉EV一款纯电车型,就可以媲美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全月销量。

而除了比亚迪之外,五菱宏光的表现同样是傲视群雄。12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其11月总体销量达到19.3万辆,其中宏光MINI EV销量为45576辆,同比增22.1%,环比微滑4.7%。

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宏光MINI EV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累计销量已突破51万辆,体量和增速在车市中较为少见。其中,今年前11个月,宏光MINI EV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这样的成绩,也是很多造车新势力无法企及的。

除此之外,“老势力”方面,不少巨头也开始纷纷转型,比较激进的传统车企就是直接放弃燃油车,全面转型电动化。目前,大众、福特、通用等车企都表示未来转型为纯电动车品牌。

以老势力的典型代表大众为例,大众汽车的ID.家族在11月份的销量保持了向上的态势。数据显示,大众ID.家族月份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达14167台,环比增长11.2%。这是大众ID.家族连续第三个月交付量破万,交付量直追小鹏和广汽埃安。今年6月-10月,大众ID.家族的交付量分别为3415辆、5810辆、7023辆、10126辆、12736辆。

可以看到,诸如大众这些传统巨头,也已经打响反击战!

混战即将到来,新老势力谁主沉浮?

随着电动化进程的加速,未来的趋势,变得愈发清晰,之前抱着“电动车无前途论”的顽固派越来越少,一场新旧势力之间的厮杀,也变得愈发剑拔弩张。

正所谓“一切过往,皆为序章”。面对这一新时代,新老势力谁主沉浮呢?

1、新势力的优点是传统车企的缺点!

为什么诸如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能够在短短几年能快速崛起,简单归纳总结为两点:一是产品创新,二是营销模式创新。但这些恰恰是很多传统车企的缺点,也是其跟不上新能源步伐的重要原因。

首先来看产品方面。与很多新势力追求高续航,甚至喊出1000公里续航不同,大多数传统车企因为受制于安全的理念,在续航方面相对保守。比如本田、丰田这些合资品牌,或者BBA等豪华品牌,目前产品续航都在四五百公里左右。而续航出色的传统车企,也就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比较给力。

在智能化上,无论是车机界面设计,还是操作体验,“蔚小理”等新势力同样更占优势。特别是自动驾驶方面,很多传统车企的油改电车型,其智能驾驶仅仅只是停留在最传统的L2级别,无法实现诸如自动超车,变道、进匝道等更高阶的功能,根本无法与特斯拉NOA、小鹏NGP、蔚来NOP相提并论。

总结来说,在续航和智能化方面,传统车企更加保守。但这些恰恰是关注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所在意的产品点。另外,要知道,在纯电动车型中,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传统燃油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储备并不能过多的运用在纯电动车型中。所以造车新势力加强产品三电的实力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也是新势力弯道超车的根本保障。

其次,是营销模式上的差距。造车新势力采用的是直营模式,核心是线上、线下结合,销售与服务分离,消费者通过线下体验店了解一款车随后线上订车。

特斯拉开创的体验中心、服务中心和交付中心的组合销售体系受到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追捧,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支出并且线上受众要比经销商更广泛,在北京目前几乎各区潮流商圈内都聚集着几家新势力车企的体验店。

如何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传统车企也无时无刻在思考,比如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则推出了代理销售模式。

有人可能会问,大众为什么不可以像特斯拉、蔚来、小鹏一样,采取这种直营的模式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众无法舍弃原有的老伙伴们另起炉灶,毕竟大众在国内有着2000多家的经销商。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众采取了折中方案,采用了“代理制”。

这一流程和新势力的直营模式相似,都是通过官网下单,再通过物流运至线下门店或交付中心,如此便可以省略汽车传统销售渠道中经销商“中间定价”的环节。对于主机厂而言,这种方式能够将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很多传统车企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目前它也在积极布局体验店模式,在人流密集的商圈投入体验店,但规模、速度、大小,都与造车新势力存在不小的差距。

  1. 经验沉淀、资金仍困扰造车新势力

虽然新势力在产品和营销创新方面走到前列,但也是它们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所以网络有“造车新势力就是在烧钱”的言论。造车新势力融资的几十亿通过建厂、研发、采购、宣传等一系列流程下来往往所剩不多,所以蔚小理等汽车选择上市融资,也助推其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势力。而一些无法完成融资的造车新势力,很多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而造车新势力的劣势,却又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传统车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它们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采购机制、生产流程、融资渠道、以及品牌溢价。

答答点评:

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竞争以热度来看,造车新势力确实获得胜利,但翻看销量榜单就能发现,市场销量又被传统车企所占领。如果造车新势力解决生产难题、完善销售渠道,加强三电技术研发与制造工艺,再凭借造车新势力的热度以及创新能力,在新能源领域超越传统车企,仍有很大的希望。

标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