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能源市场压力巨大 大众打算怎样破釜沉舟

大众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车企之一,多年来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以及整车制造方面拥有众多核心技术,可以说在燃油车领域拥有深厚的功底。不过新能源市场对于来说却是另一片天地。经历市场的洗牌,中国的电动车市场逐渐成熟。特斯拉早已确立了霸主地位,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则紧随其后。全面电动化战略更像是一次决定未来的赌注,那么看似姗姗来迟的,还有机会吗?

战略:深耕中国市场的意义

作为首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厂商,凭借沉稳、可靠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车型更是家喻户晓,3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忠实拥趸,可谓在中国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2020年品牌全球销量为532.8万辆,其中在华共售出285.11万辆新车,虽然同比下跌了9.9%,但依然好于在全球的整体表现,销量占比甚至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3.5%。很显然中国已成为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换言之中国汽车市场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走向。

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传统燃油车销量日渐疲软,新能源汽车却在逐渐蚕食有限的市场份额。据悉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均增长约1.8倍,其中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8.3万辆,环比增长12.5%和7.2%,同比增长均为1.3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深耕中国市场的,显然意识到新能源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成为后燃油时代的新风口。

转型:传统车企的造车态度

事实上,在2016年,集团发布了“TOGETHER–Strategy 2025”(携手共进-2025)战略,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30款电动车,其电动车全球销量达到200-300万辆,占总销量的20%-25%。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异常坚决。不同于造车新势力在电动化领域的野蛮生长,作为传统车企的电动化战略显得更加有条不紊。

深厚的造车底蕴是“新势力”所不具备的条件,这也体现在造车逻辑和态度上的差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看来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才是打造高质量产品的必要条件。2018年10月位于上海安亭的新能源汽车新工厂动工,该项目总投入约170亿元,规模年产能30万辆,这也是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建造的全新工厂。相较于传统工厂,这座新能源工厂所使用的多项技术是集团在国内首次投放,是上汽目前最先进、智能的工厂。工厂采用1400多台工业机器人,具备高度自动化的作业能力,比如焊装车间仅剩极少的工人,车身和电池车间基本实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总装线也在逐步走向智能化,包括零部件被无人车送到装配工位,机器人自动取料自动安装,取代传统人工运输及安装,提升生产稳定性,保障产品高质量。

众所周知,电动车与燃油车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在车辆构造方面,燃油车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核心技术,被电机、电控、电池所组成的三电技术所取代。而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车已经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造车理念方面,相较于造车新势力繁复的智能化加持,在智能科技方面的应用显得谨慎和克制,基于传统车企对于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在打造ID.纯电系列时,便考虑到了电池包的设计以及电控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汽ID .4 X为例,电池包采用呼吸式超高强度设计,通过3重密封上壳体、3重防护呼吸阀、铝合金框架、铝冲压底部装甲以及导热胶覆盖等,配合电池包高强度封装工艺和360度无死角电池装甲,经过338项品牌标准电池安全验证,确保车辆在遇到极端恶劣环境或碰撞等突发情况时,尽可能减轻电池伤害,降低电池短路、漏电或自然的风险。

在电控系统方面,ID.系列均搭载BMS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量离线自主均衡系统、对流液冷系统、电池主动液冷系统和低温加热系统、过充过放保护和智能低电量管理系统。BMS可以保护动力电池使用安全,实时监控电池实用状况,并通过必要措施保证电池性能的一致性,为电动车的长效实用与安全提供保障。智能全天候行程用电管理和真是续航动态反馈,可以结合用户的驾驶习惯、车载电器使用情况,智能计算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精准的显示剩余电量,并智能提醒用户充电。此外,在异常情况处置功能、双重冗余设计,在安全性方面进一步防患于未然。

产品:大众新能源产品布局

的新能源战略中,推出MEB智能电动平台无疑有着碑式的意义。MEB平台是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进行开发设计,有别于MQB平台,由于排除了复杂的内燃机和油路,带来更为宽敞灵活的空间布局。电池组采用平铺式设计,使车辆具备更长的轴距和更短的前后悬,尤其对比同级别燃油车轴距更具优势。此外,由于电池组嵌入车底,显著降低车身重心,更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质量分配,使其兼顾舒适性和更为出众的驾控体验。此外,出色的拓展性也使得基于MEB平台可以研发出不同级别的车型,包括轿车、SUV以及MPV等,同时不局限于品牌,支持包括奥迪斯柯达等品牌纯电车型的研发。

一年内,在华接连推出ID.4 XID.6 X以及最新的ID.3,ID.家族也初步实现车型矩阵式覆盖。当然三款车型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作为最先登陆中国市场的,无疑被寄予厚望。有别于造车新势力繁复的配置堆砌,则展现着在品质方面的执着。除了以上提到的对于电池组以及电控系统安全方面的举措外,在智能驾控方面,配备IQ.Drive L2+级自动驾驶辅助,支持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变道辅助系统等。并提供了智慧车联系统4.0,提供智慧导航、智能语音等常用功能,满足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智能化的用车需求。此外,在电机系统方面,提供三种动力版本+两种驱动形式。后驱版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NEDC续航为555km。四驱版则在前轴增加交流异步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25kW,最大扭矩460Nm,NEDC续航为520km。

作为一款中大型SUV,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876/1848/1680mm,轴距为2965mm。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型,在乘坐空间方面的优势无疑更加明显,提供了6座和7座版本。配备IQ.Drive智慧驾驶辅助系统,相较于在内饰豪华感和舒适性配置方面更加出色。动力系统方面,同样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驱动模式,支持包含自定义模式在内的5种驾驶模式。后驱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其长续航版本续航可达588km。双电机版本综合功率为225kW,最大扭矩460Nm,NEDC续航为510km。

作为刚刚推出不久的紧凑型纯电车型ID.3,无疑是抢占国内新能源入门级市场的“杀手锏”。看似小巧的外形,却具备同级别极具竞争力的乘坐空间。配置方面同样主流,智慧车联系统和L2级自动驾驶辅也没有缺席。作为入门车型,ID.3在动力系统方面,搭载单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官方提供的0-50km/h加速时间为3秒,配合容量为57.3kWh的三元锂电池组,使其NEDC续航达到430km。虽然定位紧凑型车,但2765mm轴距带来了同级别极具竞争力的空间表现,考虑到官方指导价为15.9888-17.3888万元,以及品牌的影响力,性价比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值得一提的是,ID.系列电机系统均采用“三合一”结构,即电机、电控器、减速器,同时使用6层Hair-Pin发卡式绕组设计,进一步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同时减小驱动电机的体积,此外在散热和噪音控制方面也有更好的表现。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中国市场对来说举足轻重,但在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依然占据优势,但在新能源市场仅靠品牌光环还远远不够,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被“惯坏了”,尤其在科技智能化、个性化方面还需要与时俱进。不过相信借助深厚的造车底蕴、强大的资源优势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全面电动化战略的指引下,未来可期。


标签: 大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