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为造车未至,滴滴造车先来

关于造车,如何造车上,华为和滴滴给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

01


记得年初的时候,蛋壳资金短缺的新闻就在网上风传。

蛋壳义正言辞地予以否认,并声称将追溯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然后下半年,大家伙儿一看 ,好家伙,原来蛋壳之前的声明,只不过是蹲下来系鞋带,为了跑得更快啊。

02


华为会不会造车?

任正非说过两句话,一句是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另一句是“谁再胡说谁下岗。”



前者是对华为是否造车的回应,后者是华为对是否造手机的回应。如果任正非言出必行,那么华为手机就不会出现在这个时空里。



造车厂商请放心,华为是不会造车的,我只是想来帮助你。恩,只看看不进去,华为只想当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有了华为,你们造车会更好,车联网、通信、以及自动驾驶就对华为开放吧,硬件模组、芯片、软件、解决方案也交给华为吧,华为只想安静地当一个小供应商。

资本家的嘴啊,反正你是不能信的。


或者你应该这样理解,华为不是不想走上造车跑道,它只是先蹲下系个鞋带。

03


真正开始大张旗鼓造车的,是滴滴。

11月16日在滴滴出行的“滴滴开放日”上,滴滴正式发布了与比亚迪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靴子落地,滴滴之前要革出行市场的命,现在要革掉出租车行业的命。



如果说 ,此前出行市场上的出租车和专车,不过是给传统车型装上一个了计价器,而D1就是专门针对出行场景进行了专属的设计。

前排座椅填充偏硬,防止司机长时间驾驶疲劳,后排座椅填充偏软,让乘客乘坐舒适;设置了“滴滴键“,方便驾驶员接单;车辆前方安置专用灯光,方便乘客在车流中找到来接自己的专车,还可让乘客通过滴滴APP来调节车内空调温度、开关座椅加热……



据称,这些痛点和整改的方向,是基于滴滴平台上5.5亿乘客、上千万司机需求、百亿次出行数据设计开发的,而未来D1上面关键的数据收集端口DIIA车机系统和桔视设备则由滴滴提供,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看到的专车司机利用手机接单和结算,接下来将全部通过内置车机系统来完成,更方便滴滴对专车司机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入人脸识别系统之后,也能有效防止一车多用的情况,完成人车一一匹配。

似乎,这又是技术改变生活的新体现。

04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为滴滴造车的前景欢呼。

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是网约车租赁公司。为了快速抢占市场,滴滴与当地租赁公司夫唱妇随,前者提供线上平台,后者负责提供生产工具和招募驾驶员,特别是在生产工具的购买上,地方租赁公司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

只需要符合滴滴的专车标准,租赁公司可以在茫茫多的车企中随意挑选,大批量进货也能够进一步压低成本,吃进利润。

D1的出现,将会导致滴滴将网约车运力和车证全部掌控在自己手里,抛弃租赁公司,将所有的资源向自己集中。



“一些互联网企业慢慢从价值创造走向资源占有,甚至走向权力寻租。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互联网本质上不是向上竞争,而是向下竞争。”

从此前的3Q大战,到饿了么与美团的强行二选一,算法对外卖小哥的时间压榨,这些例子无一不证明了,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它会毅然决然地抛弃自己的合作伙伴,将每一个环节产生的利润都尽可能保留在自己的闭环里。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租赁公司,以及用个人车辆参与滴滴运营的车主,那些为滴滴的产业链付出汗马功劳,并误以为自己可以与滴滴共同成长的人,认为自己将一同分享滴滴这个互联网新概念带来的利润的人,将在滴滴造车的浪潮中被抛弃,而且,没有一句谢谢,也没有一句再见。

刘强东说,快递都是我兄弟,刘强东也说,不努力就不是我兄弟。

抱歉,垄断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05


而对于接下来,购置滴滴D1来做出行运营的公司或者个人,实质上也将处于压榨之中。

滴滴认为,出租车都是低配车,这对消费者是不那么友好的,它想另起炉灶,打造更高端、更符合运营市场的车型。但这真的是消费者需求的么?

核心还是价格。

消费者对于出租车的需求,只不过是从A点安全到达B点,短短的通勤时间里,所有的与舒适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在价格的范围内搞定。



当然了,如果滴滴给我一个调查问卷,我也一定会填上很多问题,比如我想要更松软宽大的座椅,最好带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空调要让我来控制温度,最好后备厢是感应式的,再来个全景天窗,让我可以享受阳光……

然后一问价格,起步二十,超过三公里后每公里四块,告辞了您内,我突然觉得那台破桑塔纳起步价十四,超过三公里后每公里两块四挺好。

我只想又省又快地到火车站,别给我整那么多有的没的,我穷,我也没自豪啊。

06


同样,对于运营方,特别是专车司机来说,滴滴增添的那么多配置都是隐形成本。



出租车为啥都是手动挡,因为手动挡故障率低,手动挡省油,手动挡保养便宜。一般来说,出租车倾向于选择本地车辆,并非是什么地方保护主义,而是配件好找、修起来便宜。一台出租车的价值,就在于在它运营里程内,创造出最大的利润。

而如果被迫统一选择滴滴D1,没有如果,按照滴滴的尿性这是肯定的,那么只要你想参与到运营中,首先在购车时被滴滴砍一刀(按公里计价就是个笑话),然后在维修保养时估计得去滴滴特别指定的维修点,又被砍一刀,运营过程中,乘客开启空调、座椅加热,玩后排屏幕,耗电量增加,被砍一刀,以及会更频繁地充电,再被砍一刀……一刀一刀又一刀,好多肥羊啊。

据称D1的NEDC续航里程只不过418公里。

07


滴滴给首款定制网约车命名为D1,意思是,成立8年的滴滴将始终如一,不忘初心。

没错,滴滴的初心就是开启全新运营生态,并在这条供应链之上吸血和壮大,最终成就自己在出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顺便干掉整车厂自己的出行平台,比如吉利曹操出行一汽东风长安的T3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广汽的如祺出行,北汽的华夏出行。



无疑,它就是出行市场的野蛮人,不管它讲演着怎样的PPT,它曾经是挑战出租车这条巨龙的勇士,但它与恶龙缠斗过后,自身亦成为了恶龙。

标签: 滴滴 造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