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雷凌科技版:一个打着科技旗号的舒适家轿

发了一个卡罗拉1.2T试驾的微头条,招来了一堆评论,也算这半月玩头条最热闹的一次了,有理性讨论的,也有专业日系车黑来捧场,正好去朋友处送东西,顺路到他家附近的广汽丰田感受了一下卡罗拉的双胞胎兄弟雷凌。店里的试驾车正好是一台1.2T科技版,提供驾驶证办手续试驾了一圈,把整体感受和大伙分享一下。


首先说明一下全部拍摄均是手里的水果手机,所以各位读者就不要在意图片没有专业汽车媒体的质量了。其次,本人不是职业试车手,也非汽车专业的科班出身,仅仅是一位有一点欲望更换家里已经开了11年的Polo的普通工薪阶层,所以所有感受均是主观感受,没有任何辅助测试设备,数据党可以直接绕行。如果你也是关注这台车的或者正在对比这台车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主观感受,下文所有的感受依据都是以我个人身高1米75身材不胖为参照的。

这里先谈一下静态感受。首先是外观,外观这东西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见仁见智。仅仅我个人的感受是前脸是很年轻很有攻击性的,车尾的感觉则给我个人一种中庸的感受,算是美中不足。试驾车标配的是横滨的轮胎,规格是205/55R16 91V,家用足够。我是一个雨刷控,专门看了一眼雨刷,美系和日系的这种有外壳的无骨雨刷我更喜欢一些,至少视觉上空气动力感受更好。


看完这些让销售顾问打开了前发动机舱,不出意外前舱盖是没有液压挺杆儿的,就是普通的金属支臂。发动机舱和我的比显得更加凌乱,没有德系车那种规规整整的感受。蓄电瓶也是日系车千篇一律的非免维护的,我也不清楚为啥我看大众和别克都是那种免维护的而我见的全部日系车都是这种最普通的。另外我比较好奇的是发动机上方这个类似散热器的东西,这在我平时保养时看到的大众1.4T上是看不到的装置(也许隐藏在发动机罩下),为此专门请教了销售顾问。印象叫水冷式中冷器和集成式排气歧管,名字有点绕口。大体意思是这个水冷式中冷器能够高效地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具有体积紧凑的特点。与过去外置式风冷中冷器相比,水冷式中冷器所采用的管路更短,大幅提升进气效率,提升油门的响应速度。同时与目前欧美主流的发动机一样,丰田的1.2T发动机同样采用了集成式排气歧管设计。集成式排气歧管能够让发动机冷却液升温更快,有利于发动机快速暖机及让空调系统能更快制暖。同时,当发动机处于高转速高负载工况时,集成式排气歧管能够高效降低排气温度,让涡轮增压器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总而言之,我个人理解就是提高热效率来达到节油的目的吧,反正这一类工业设计理论对我这个文科生而言还是有点难度的,让人感觉厚道的是丰田至少目前没有把这个1.2T改成三缸发动机。反正我对我接触过的三缸发动机有主观情绪上的排斥,那种冷车启动抖动和红绿灯怠速抖动让人不舒服,不清楚现在的三缸发动机有没有进步。

看完发动机再看车内空间,整体感觉和上一代车型比基本上没加大,这是说感觉,甚至感觉比我平时乘坐的滴滴版上一代车型还轻微缩水。不过好像数据上没啥变化,我也懒得上网搜数据对比了。前排座椅我个人感觉挺舒适的,或者说座椅舒适是丰田一贯的表现吧。中央扶手的手感有点硬,而且不是高配的居然减掉了前后伸缩功能,我个人是比较吐槽的。后排座椅感觉略微窄了一点点,这台车给人感觉一家四口市区使用郊游还是很舒服的,如果长途旅行后排的人估计会有局促感。另外这个车有一个好处是后排可以按比例放倒,这样后备箱可以运输一些偶尔用到的超长物件。但美中不足是这个配置后排没有空调出口,销售顾问说再高一个配置就有。不过我忘记问这个车比上一代新增的SOS功能是不是全系标配,这东西虽然一般用不到,但遇到紧急事故还是可以帮助救命的。

我看网上都说这个车一个比较大的升级是把过去扭力梁悬挂升级为多连杆独立悬挂,但丰田资料上叫双叉臂独立悬挂。看过网上那些对比扭力梁悬挂和多连杆悬挂视频的人应该知道这两种悬挂的差距,至少我看人看的视频里在极限情况下多连杆悬挂循迹性要好于扭力梁半独立悬挂。


啰嗦这么多咱们还是开出去感受一下动态表现吧。拥有无钥匙进入功能的车我都喜欢,不用翻钥匙就能拉开车门坐进驾驶舱,这个半液晶仪表谈不上多大的惊喜,既然叫科技版,这也算基础配置吧。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大众高配的那种全液晶仪表。不过让我意外的是这个车居然配置了HUD抬头显示器,有这玩意开车基本不用看仪表了。试驾过程我还是挺喜欢的这小玩意的,这东西应该对防止超速挺有用的。另外说一下丰田的后视镜位置变化还是值得肯定的,相比在A柱的车视野要更友好。

另外就是这款车配备的是大屏幕导航,这个大屏我说心里话不是特别的喜欢,但如果换一个视角,就是对那些路痴一族应该很好用。我表达的好用到不是说比手机导航快捷方便,而是说对它在行驶的时候查看道路名称和自己所在位置还是很有帮助的。由于试驾时间限制没能仔细研究这个大屏,另外开车研究也不安全。直观感受就是分辨率不算高但不影响使用,如果我买这台车,那我基本就会放在导航界面不动。

再说一说最核心的动态体验吧。不得不说,这次丰田的TNGA构架升级,在车辆动态方面进步是巨大的,至少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是提升明显。整个行驶感受就是更加有质感,操控性远比上一代高,甚至能达到过去部分B级车的底盘质感。另外丰田这款1.2T发动机在提速上也值得赞扬,基本上概括下来在0~60之间的提速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对激烈驾驶不爱好的驾驶者应该感受不到涡轮的极轻微延迟,这个延迟比我单位的1.8T帕萨特要舒服的多。如果非要挑毛病那就是在速度120以后提速感觉开始变得迟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这是一台1.2T发动机呢,不过话说回来,买这个车的人一般也不会在120以上超速行驶吧。另外还值得表扬的是丰田的自动启停,反正在逻辑层面我个人的喜好远远超越大众。我过去开大众的启停都很讨厌,原因是它的启停功能逻辑有错误,往往刹车没杀死就熄火了。丰田的启停是既安静逻辑方面又优秀,不得不夸奖一下。再就是丰田这款车是带LED自动大灯的,这个功能对女性用户很友好,我实在是见过很多晚上开别人车研究半天大灯开关的女性司机(这里没有歧视女司机的意思)。另外这个前大灯是带自动远近光功能的,我个人非常建议司机朋友都打开这个功能。我夜间驾驶时没有比对方开远光灯更让我讨厌的事儿了。尤其是对方如果是一个奔驰或者奥迪车主,开远光灯的视觉刺激堪称惨绝人寰。

最后总结一下吧。这个车很优秀,但也不完美,例如对路噪的隔绝一般,看网上测试值比推荐值低,应该是合格,但我还是觉得轮胎噪音略微大。至于油耗,上一代雷凌的口碑已经建立,相信不会比上一代差,毕竟丰田的节油有口皆碑。这台是驾车行车电脑显示的是8.7L/100公里,但是驾车都是市区激烈驾驶的,所以这个数据在家用环境没有参考价值。丰田车的安全性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上成绩是非常优秀的,这一结果颠覆了很多人的偏执和认知。对于安全,我个人只参考中保研和美国的IIHS,专业车黑就不要拿那些事故照片来忽悠车主了。真的想表达一句这届车主已经不好骗了,毕竟慢慢大家都知道汽车的安全核心是驾驶舱不变形、气囊接住假人、和电子安全辅助的帮助。对于相对不成熟的新兴大市场,中国的汽车消费在第二辆车的时候才会逐渐理性,那些过去靠水军来维系销售的,会慢慢被消费者认清和抛弃。

试驾完,我的答案是:如果自己开,我还想去体验一把运动版;如果妻子开,那这款科技版真的对她们很友善,作为老公的你只要把人民币准备好就可以了。


标签: 雷凌 家轿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