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奔驰S级超详实评测:科技豪华不可兼得,口碑急待销量验证

奔驰S级 ( 参数 丨 图片 )自发布以来争议就很大,车评人普遍认为算力强大,更具科技感,吸引年轻用户,网友普遍反映不符合潜在客户的审美。作为车厂从业人员,有幸租了一辆W223S级体验了一下,从我这次的体验来看,这台车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分以下5个方面:

外观:车头是真的有点像E级,车尾勉强

虽然奔驰从W222就有了套娃倾向,但我们起码还能清晰地分辨出S级。而现在就不一样了,W223和E级实在是太像了。从正前方看倒还稍好一些,能感觉到S级的中网尺寸还是要更大,更有气势的。

侧车身线条其实和W222相差无几,能一眼看出是S级,不会和小弟们产生误导。

尾部从图片上看非常小气,但实际效果并没有特别差。我觉得这要归功于这台车尾部较为扁平的设计,显得它的车厢很高很宽大(实际上W223也要比W222宽上一些)。

新S级的尾灯很特别。虽然图片上远看还是像E级,但实际却不一样。首先是两者的形状不同,E级尾灯明显更圆润一些。其次是S级尾灯里面有三层距离很近的点光源,它们点亮之后看起来非常精致,有低调的奢华之感,可以和E级区分。

总的来说,新S级的外观相比老款而言少了一份老板气,它和E级更加相似。说好听点就是更加年轻化。至于这样是好是差,我会在后面提到。

:有噱头,更好用,豪华感确实不如从前。

新一代S级的内饰改动是巨大的,奔驰直接抛弃了传统的豪华设计,换上了和特斯拉一样的触摸屏。这使得新S级变得更加智能化。相比以前的旋钮和触摸板,MBUX触摸屏界面要好用得多。它的页面直接了当,触摸反馈灵敏。但相对的,大屏幕再好用也难免会面临着手指印的摧残。在黑屏模式下,新S级充满手指印的中控看起来很糟。

既然都学特斯拉搞大屏科技风了,那各种新功能和噱头可不能少。由于我这台是乞丐版(非常丐,后面我会详说),许多答主提到的高级功能我都感受不到,这里只能提下我感受到的一些意义不大,但很有意思的小噱头。

车载娱乐APP算一个。虽然看似有趣,但想打开都要进行复杂的网络连接流程,日常估计很少会用到。

氛围灯互动算第二个。相比之前的隐藏式LED灯带,W223的氛围灯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块条形屏幕。它的氛围灯颜色和形态都很多变,亮度相比以前也强了很多,夜店风更重了。这里说到的互动是指通过氛围灯形态变换做到提示的作用。

第三个就是空调出风口。相比W222的旋钮,W223用上了电子元件来调节空调出风量,凸显它的新潮。

第四个是它的座椅调节器。这块看似和普通差不太多,实际却是固定的,移动座椅靠的是触摸。也是奇怪,没有在这一块设置任何触摸回馈,导致很多人误以为这块还是以前那样可动的,上车调座椅掰得很用力。感觉这处是多此一举,增加按钮掉落的风险。

最后就是右方的音量调节了,也是触摸的,通过左右滑动调节音量。这个设计比较难用,通过点击无法调整,必须滑动。滑动起来又很难精准控制音量,经常会调到特别大声或特别小声。

至于这套内饰的豪华感,我觉得是不如从前的。即便是不讨论饱受争议的大屏幕设计,只从用料和工艺上来讲,新一代S级与W222也有差距。

从用料方面看,新一代S级在皮质方面和上一代相差无几(百万级大粗皮,熟悉的操作),木饰板面积甚至还要更大一些。不过由于大屏幕的加入,新一代S级的中控台用了很大一块黑色亮光塑料板。而且为了呼应这块设计,新一代S级的方向盘,门板,后座空调面板,天窗控制台上都用了大量相似材质。这种材质在干净的状态下可能还好,但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沾上指纹,看着很不舒服。

这些黑色塑料面板的装配工艺也比较差,除了中控屏幕牢靠点,其他位置按压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塑料异响(尤其是天窗控制台和门板上的座椅调节模块),显得非常掉价。之前W222虽然装配工艺不算好,车内部分地方也有异响,但没有W223这么明显。

另一个工艺上的退步就是空调出风口。虽然金属件看似很精致,但没有W222上的感觉了。W222的圆形空调出风口移动到预设的角度时都会发出cling~cling~这种有金属质感的声音(不太好形容,但如果各位有把玩过W222的空调应该都能明白)。可惜新一代上面没有了,而且出风口移动时的阻尼感也不太好。

配置:丐版实在太丐

宣传的高科技一项没有,毕竟是丐版可以理解。不过基础的配置这台车也比较缺失。这个角度看小轮毂更加明显,真的是非常憋屈。

后排座椅没有加热通风,角度不可调。后排没有化妆镜也是非常奇怪。

前排座椅没有通风和腰部支撑,倒车没有360度影像等等。。

乞丐版的A8我也开过,无论是用料,工艺,还是配置都比新S要高得多。卖得比人家贵,配置还比人家低,这可能就是的品牌力吧。

驾驶感受:这个真没啥好说的,S级轿车yyds。

相比W222,新一代S级有了电动机的加持后动力来得更加线性,没有了曾经S级的拖沓感。此外,新S的转向也做得很不错。它既不是一味的轻盈也不是死重,手感粘稠恰到好处。在运动模式下转向甚至还有些力道,车头跟随性也很好。

最后,这台车的发动机静音和悬挂舒适度也是做到了极致。和我日常驾驶的S级做对比,新S级的舒适和平顺性完全凌驾于S级轿跑之上,看来四门S级才是真正的精华。

总的来说,新S级少了曾经的那种笨重,惯性大,司机车般的驾驶感,要更加轻盈好开。即便是一个人开上一整天也完全不会觉得累。

总结:全方位科技年轻化,但不知市场接受程度如何。

从外观,内饰,和驾乘都可以感受到S级的路线变化,感觉现在想让它面向年轻群体。不过潜在客群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想要改变也不是一代产品就能完成的。我觉得新S级的大改有点步子迈太大了。即没讨好年轻群体(谁年纪轻轻会考虑一台立标大奔呢?),又得罪了自己的老客群。说到得罪老客群,我就想起之前去4S看新S展车时就曾听到身旁一群中年人抱怨(“这是S级吗?怎么改得这么丑~”之类的话)。

我觉得S级的销量很可能会受到这次大改的影响。虽然现在4S说是没有优惠,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上路的新S级真的很少(我感觉新 迈巴赫 S上路的数量都多一些,毕竟是D+级刚需车,没对手)。不过目前我也不确定芯片荒对新S级的销量有无影响(有可能只是现车少)。是否新S级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导致销量滑铁卢,可能还需要一年来证明。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