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LG化学、松下PanasonicQ3业绩汇总

注:1)LG化学括号中数字表示排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数据

   2)松下营收数据包含车载电子和动力电池两部分,不完全可比

   3)LG化学电池业务包括消费、动力、储能;松下仅动力电池;SKI仅动力电池;SDI包括消费、动力、储能

   4)宁德时代数据仅作为对照参考

   5)装机量数据为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来源 SNE Research


LG化学:

Q3营收占比:

2021Q3LG化学营收577亿元,+41% YoY, -7% QoQ。其中电池业务营业收入219亿元,营收占比36%

LGES(包括动力+消费+储能)21Q3营业收入219亿元,-22% QoQ,营业利润-20.3亿元,营业利润率为-9.3%。收入环比下降主要系芯片短缺带来的下游电动车销量影响;Q3利润亏损则因为LGES因通用Bolt召回事件在Q3承担34亿元召回成本。若剔除非持续性经营损益,21Q3营业利润13.7亿元,营业利润率6.2%,环比基本持平。

三季度充满了挑战,受到芯片短缺影响下游需求减少,原材料上涨,物流危机,召回事件。尽管受到这些挑战,LGES将会和现代汽车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合资公司并在当地建厂,已经签署MOU

 

Q&A:(节选电池相关)

Q:能否介绍一下GM Bolt召回的具体情况?

A:起火的原因是由于两件极小概率的事件同时发生,极为罕见,隔膜之间出现滑动同时负极出现脱落。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对于所有模组和pack进行了召回和更换。并且,我们最近对于所有电池电芯和模组的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从九月底恢复生产。本次召回事故预计需要花费76亿元,由LG化学和LG电子共同承担。虽然最终分配方案还没出来,目前按照50%的比例在会计上进行处理也就是38亿元,截至Q3已经承担了34亿元

 

Q:其他车企是否存在此类召回风险?

A:内燃机车也存在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电动车也如此,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从LGES的角度出发,一旦电动车发生火灾,我们会调查事故原因,是否和电池有关以及分析是否其他车型和电池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我们来看最近生产的电池,电池采用了更可靠的设计、生产过程以及全自动质检系统,最大限度的防止电池在交付后出现问题,并且我们有很可靠的追踪系统和问题诊断软件,我们相信,再次发生大规模招呼的可能性非常小。

 

Q:一些你们的客户表示他们正在逐步接受LFP电池,我也了解到LGES也在研发LFP电池,能否给出时间进度安排?并且过去公司指出来对于LFP的一些担心,为什么现在又决定研发LFP和中国企业竞争,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A:LFP对于NCM在成本上很有优势,因此对于低价电动车来说有增加接受度的趋势。但是如果你来看LFP的缺点,它很重并且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是一个弱点。出于这些原因,特斯拉也宣布在低价车型,标续版上采用LFP。对于LGES来说,我们在低压内燃机车和某些EV上量产和开发此类电池的经验。

考虑到LFP的一些优势,我们将专注于针对储能目的的大规模生产,在此场景下没有空间限制和重量的负担。对于LFP在EV上的应用,我们认为我们会攻克续航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无钴材料体系的一种选择。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开发我们的产品,并带来差异化价值。

 

Q:产能情况?

A:到今年年底以及到明年,芯片短缺都会对供给和需求造成短期影响。但是,现在持续不断有基于EV平台的新车型上市,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增长的趋势还将延续。今年的产能,包括圆柱电池,我们认为我们能确保150GWh,如果算上合资公司的产能,包括通用、现代、Stellantis,我们到2025年能达到430GWh,细分来讲,软包310GWh,圆柱120GWh,具体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做调整

 

Q:LGES IPO时间线?Primary shares和secondary shares比例?

A:目前已经向KRX上交了初步登记表,由于GM召回,延迟了一点,但是目前回到正轨。具体的时间线取决于整体的批准进度,我们会尽快推进。Primary shares和secondary shares比例暂时还未确定,会基于未来的现金流和流动性来决定。

 

松下Panasonic:

注:松下财报中的Q2对应自然年的Q3,本文中Q3指自然年

Q3营收占比:

 2021Q3松下营收1,008亿元,+4% YoY。其中电池业务所属的AM(汽车)事业营业收入207亿元,营收占比19%(AM事业包括汽车电子和动力电池)

AM事业部营收207亿元,同比持平,营业利润-2亿元,营业利润率为-0.8%。汽车电子受汽车产量减少影响,收入降低,电池因圆柱电池需求旺盛产量提升并且去年同期一部分产线停止,因此同比收入增加;电池销量增加以及材料合理化影响,利润率增加。

21年8月新增产线投产,当前日本+美国产能合计50GWh。4680电池试生产线在21年导入,加速开发进程

10月起事业部划分改革,AM事业部中的车载电池10月起将划到Energy事业部,包含车载电池和IS事业部的一部分

 

Q&A:(节选电池相关)

Q:Q3汽车业务不产生经营利润,但是你们预计整年(21Q2-22Q1)会盈利,如何做出此判断,如何解决原材料上涨,车企减产等问题?

A:目前收到车企生产受芯片制约的缘故,目前收入和利润都更低。我们认为半导体的供应会逐渐改善,Q4可能还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我们认为从Q4到22Q1整个收入会增加。对于原材料,我们也在每天保持关注,以管理原材料采购

 

Q:在Q2和Q3都做的不错,并且你们上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如何看到圆柱电池未来的增长?

A:目前汽车电子和电池搁在一起,不产生利润,但是电池业务是赚钱的。8月份开始新产线才开始投产,目前产能达到50GWh。也就是说38、39GWh的产能可以达到目前的盈利水平,关于特斯拉的圆柱电池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Q:能给出电池业务的Q3盈利水平,以及全年展望吗?明年的展望?新的客户?

A:利润率随着季度波动,因为交付时间的缘故,非常难说,但我们正在接近4%。

 

Q:关于Energy分部,你们展示出更高的利润率,我猜测这反映了特斯拉以外的客户,并且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你们如何成功控制成本?对于资本投资,没有关于电池的新投资?

A:和特斯拉的合同允许价格随着原材料浮动。利润增加是由于销量增加。有关4680的研发和试产线有投入。

4680有待技术验证,我们已经很接近了,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了4680的真实的生产,因此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大规模生产又是另一回事,当我们进入到大规模生产阶段,我们将会做出必要的投资。

 

SK Innovation:

Q3营收占比:

2021Q3SKI营收669亿元,其中电池业务营业收入44亿元,营收占比6.6%

电池业务营收44亿元,+68% YoY,+30% QoQ,营业利润-5.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2%。收入增加,毛利率有改善,但是期间费用和研究费用增加使得营业利润率环比持平。

 SKI 21年产能39.7GWh,其中韩国4.7GWh;中国常州7.5GWh,惠州9GWh,盐城10GWh;欧洲匈牙利第一工厂7.5GWh(第二工厂9.8GWh产能22Q1投产,第三工厂30GWh,24Q1投产);美国当前无产能(第一工厂9.8GWh 22Q1投产,第二工厂11.7GWh,23Q1投产,与福特的合资工厂BlueoverSK将于22Q2动工25Q1投产,田纳西工厂43GWh产能,肯塔基工厂86GWh)

Q&A:(节选电池相关)

Q:公司最近宣布增资Solid Power,可以分享更多细节吗?

A:为了掌握固态电池的核心科技,SKI有两大方针。第一点是和许多创业公司和研究中心合作,第二点是我们自己的研发中心。和Solid Power的合作有主要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将股权投资1.9亿元,这是我们已经决定了的。第二点是设立合资公司,研发针对EV的固态电池。第三点是如果共同开发顺利的话,我们会将打开许多合作机会去商业化这一技术。

Q:关于LFP,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研发LFP,公司也在考虑LFP研发的可能,可以分享更多细节吗?

A:如果我们来看LFP的现状,铁元素含量丰富,稳定性高,LFP在中国的EV市场的增长已经开始。但是和NCM相比,LFP能量密度低,在中国之外的市场不会被激进的接受。然而特斯拉和大众都相继宣布采用LFP电池,这带来了当前新的契机,因此我们相信LFP的接受将从中国市场走向世界。

但是LFP也有一些缺点,能量密度,占地方。对于SK来说,我们除了拥有NCM技术,也在探索多样的化学体系。对于现有的LFP体系,我们正在探索提高LFP能量密度和快充的方式,这是我们将大力研发和量产的。

 

Q:你们在中国有许多产线和产能并且将持续扩张,但是中国政府限电政策一事会对Q4有影响吗?

A:由于中澳关系,中国暂停了澳大利亚煤的进口,因此从九月开始中国产生了一场能源危机,因此中国政府下令限制过度用电。但是和中国当地详细讨论过后,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省电的方式,使之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产。我们正在和中国政府、当地自治体、我们的材料合作伙伴和JV合作伙伴正在洽谈,保障生产运行

 

Q:有关固态电池,你们有何Solid Power进行过交流,以及从SKI的角度来看,公司有怎样的优势和先行积累?

A:从2019年开始,公司和许多外部的专家学者进行固态电池领域上的合作,一直在持续不断的研发和努力。在固态电池领域上,通过和外部的合作,我们在R&D上有全球合作关系。并且公司内部的研发中心。对于固态电池,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EV上商用化。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我们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我们确信未来这一技术将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

 

Q:有关和Doosan PureCell的JV合作?

A:我们对于分散式燃料电池平台很有兴趣,但是当前不能透露过多信息

 

Q:汽车芯片短缺,镁短缺对于Q3影响以及对于Q4展望?

A:我们不认为芯片短缺将在短时间内解决,但是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看汽车OEM对于芯片的分配,EV受到的影响是较小的。不仅今年,明年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的情况

 

Q:有关电池回收的金属回收和锂回收,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强项是?目标是?当前状态?

A:公司有一种通过锂氧化物回收锂的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锂可以用于电池。目前技术处于验证阶段,已经有试验工厂。下一步将建设示范工厂。对于许多公司目前尚未掌握的技术,将通过合作的方式展开

 

Q:未来六个月,配套SKI电池的EV车型或者平台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吗?以及订单情况有无更新?

A:明年美国第一工厂及匈牙利两座工厂将投产,除了当前一直在供应的现代和戴姆勒,明年从德国工厂我们将开始供货福特和大众MEB,欧洲工厂供货大众MEB。由于和福特的JV效应,当前在手订单超过1.6TWh,换算成金额的话,约合1.2万亿元。除了我们当前的客户,也在积极开拓新客户

 

三星SDI:

Q3营收占比:


注:图中Large Size指动力、储能电池;Small Size指消费电池;EM指电子材料

2021Q3三星SDI营收187亿元,+11.4% YoY,+3.2% QoQ。其中电池业务营业收入149亿元,营收占比80%


电池业务营收149亿元,+15% YoY,+1.1% QoQ,营业利润11.0亿元,+46% YoY,+19.6% QoQ,营业利润率为7.4%,+1.6pcts YoY,+1.2pcts QoQ。动力电池受到芯片短缺影响,需求下降;但由于产品比例改善,利润率改善。预计Q4动力电池收入将随着SDI第五代电池增长,尽管受到芯片影响。

 

Q&A:(节选电池相关)

Q: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这将会对公司动力电池业务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全年角度上讲,是否能盈利?

A:芯片短缺问题比原来预想的持续更长时间,看上去将会持续到明年。但幸运的是,相比于燃油车,电动车看上去受到影响更小,因为OEM优先将芯片给到电动车。虽然各个公司有不同的战略,但看上去许多公司都在专注于BEV,推出了许多BEV平台。尽管我们的电池效率受到PHEV的影响,但我们已经开始给一个新的BEV车型供货。我们仍维持全年销量目标,并且认为在一个完整年上可以实现盈利。

 

Q:有关动力电池质量,SDI如何增强质量管理,在安全性上有何优势?

A:动力电池行业并没有很长的历史。因为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SDI一直对于整个生产链(研发、制造、出货)都有着很强的质量管理。举例来说,在研发环节,我们采用人工智能去做弱点检测;制造期间,超过500个假期实施了质量检测。

在电池形式上,SDI的方形电池有各种各样的安全装置,例如过充保护器和排气口,用来提升电信安全性。过充保护器用来在过充被检测到时切断外界电流避免短路;排气口用来在电池过热时将气体定向排除,防止影响到周围电芯。我们一直相信长效、高质量、安全性事公司动力电池的强项

 

Q:第五代电池的介绍?以及电池材料上的指引?

A:从Q3开始,匈牙利的第五代电池开始量产。第五代电池被用在BMW的新车型上。明年将会看到第五代电池带来的很显著的收入增量,并且明年我们将会给其他客户供货第五代电池。

纵观整个EV市场,市场本身正在试图满足顾客对于EV在性能和价格上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我们也期待动力电池将会变得更加分级化,不仅仅是当前的中高级市场,将来会看到其他分级市场的增长,比如大众化市场。在中高级市场,对于电池的性能的要求,例如高能量密度、快充,将会不断提高,随着电车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在大众化市场,成本竞争力可能更为关键。

随着市场划分变得更清晰,我们也会随之研发不同的电池以满足市场需求。首先在中高端市场,我们将致力于通过高镍和掺硅负极的方式交付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采用新工艺来增强快充性能。对于大众化市场,我们将通过采用无钴正极材料来增强成本上的竞争力,并且改进生产过程。

 

Q:有关圆柱电池,EV用圆柱电池增长很快,SDI怎么看?

A:圆柱电池有许多优势,例如标准化的尺寸。由此带来其价格低于其他形式的电池,并且容易实现各种各样的pack设计。因此我们能看到圆柱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不仅仅是来自于初创公司,也来自于传统OEM。我们的展望是,圆柱动力电池市场将会从今年的75GWh增长到2026年的170至180GWh,大约是CAGR 20%的增长率。

我们的圆柱动力电池销量增长也很快,尤其是21700电池,目前占到我们整体圆柱电池的10%,预计到明年增长到20%占比。并且目前我们也在研发不同的圆柱电池尺寸去抓住快速增长的圆柱动力电池市场

 

Q: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的增速也很快,公司有什么展望?

A:为了增强绿色出行,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对电动工具采取补贴和免税措施,并且用户们在疫情期间有很多用电动工具的经历。预测到2026年,电动工具市场将按照每年超过10%的增速从77亿元增长到153亿元。并且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和EV类似,电动工具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我们也将推出对于电动工具的高能量密度电池。


标签: LG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