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ID.3能否挽回传统车企造电动车不行的局面吗

电动车普及度越来越高,在马路上随处可见,不过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平时见到的电动车多数都是新造车势力品牌,像特斯拉,蔚小理,除了这几个能见度最高,还有一些其它的,但也基本都属于新造车势力,而传统燃油车企业造的电动车几乎不怎么常见,像BBA的,EQC、IX3、e-tron这三款车也就宝马的IX3偶尔在路上可以见到,其它两个品牌很少可以看见,是传统车企的电动车真的不如新造车势力吗,借着这个话题,今天聊聊同样来自德国的大众ID家族的ID.3,看看这款车与新造车势力究竟有多大差距。

ID.3其实很早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就已经亮相了,而且ID.3也已经在欧洲市场销售过一段时间了,相比较国内的ID.4和ID.6来说,诞生更早的ID.3为什么没有先进入国内,反而拖到现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ID.3之前在欧洲市场出过大面积软件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大众非常了解国内市场,SUV车型普遍比轿车受欢迎,先上ID.4和ID.6也理所应当,但ID.4系列包含(ID.4 XID.4 CROZZ)的销量一直很一般,6月份,销量勉强达到3000多台,9月销量好转不少差不多5000多台,ID.6销量比ID.4还惨,全年才8000多台,这个销量和特斯拉的Model Y相比,确实不足一提,特斯拉上市第二月销量就突破万台,最近的一次月销量报道更是突破30000多台。

ID.3有什么优势

ID.3指导价格15.9888-17.3888万

大众真是非常了解国人,就连定价都带这么多8,大众是少数传统燃油车企正经在做电动车的车企,但是之前的ID.4和ID.6和新势力相比还是太过保守了,在很多地方还是能找到燃油车的影子,总能给人一种油改电的感觉,电动的不纯粹,而现在才来国内的ID.3,与ID.4和ID.6相比更像一台“电动车”。

ID.3尺寸方面,长4261,宽1778,高1568,轴距2765mm,其实这就是一个两厢小车的尺寸,大众开始的想法应该是想将ID.3打造成电动车中的高尔夫,取代已经停产的e-Golf。

ID.3,共有三个配置选择,15.9888万纯净版,17.3888万极智版,17.3888万初见版,ID.3全系只有一个续航,430公里,没有长续航版本,电池是三元锂电池,容量57.3kWh,和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标准续航版差不多,可就算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也比大众高38公里续航,根据大众所说ID.3的电池能量密度和效率是同类车型最佳,风阻系数也是大众最小的车,但实际ID.3的百公里电池耗电量13.9kWh,特斯拉的标准续航版本百公里电池耗电量12.6kWh。

动力上也没有太多可以打动人的点,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170马力、最大扭矩310牛.米,6.8秒破百,电动车大家比较看重加速,但这个加速和同价位燃油车比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和特斯拉这些新势力的电动车相比动不动就是4秒,5秒破百的成绩,ID.3自然不会觉得多么惊喜,电动车的硬件不同于燃油车会有很大差距,虽然ID.3的硬件总成上没有优势,但也没有明显的断板劣势,软件方面才是一台电动车的关键,尤其是车机,这点身为传统燃油车企的大众明显比不过特斯拉着一系列新势力造车,这点大众自己也是承认的,大众:特斯拉是唯一拥有不断学习的软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几十万辆特斯拉如同一个神经网络,一直持续收集数据,以14天为周期,为客户提供新的驾驶体验,目前没有任何车企能做到这一点,大众还说对于现阶段的大众汽车而言,如何将强大的软件系统整合到最新车型中,这要比纯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更为棘手,所以在2012-2019年,特斯拉旗下车型OTA升级总共有37次,而大众,直到今年7月,才在欧洲市场针对ID系列进行了第一次OTA升级,按时间算距离ID.3第一次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距离欧洲上市也过去了1年的时间。

既然OTA干不过特斯拉就在自动驾驶封面,嘲讽一下特斯拉,大众的说法也比较有意思:自动驾驶大众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一起事故,特斯拉这套自动驾驶与其他不同,属于基于视觉,从每天无数车主获取数据,车卖的越多获取的数据也就越多,特斯拉将会成为首个实现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而其他车企包括大众在自动驾驶方面,思路还是比较传统,依赖硬件堆叠,认为雷达越多就越安全,自动驾驶的成熟,一方面需要靠车企自己的硬件更新,另一方面软件的自我完善也非常重要,但车企的力量毕竟有限,总归比不过上百万的车主实际数据,ID.3给很多人的感觉还是一台不够纯粹的电动车,软件是第一大断板,硬件也就那样,但ID.3的样子算是摆脱了传统。

相似价位怎么选

ID.3这个价位最直观的对手就是小鹏P5,指导价15.79-22.39万,相比大众ID.3,小鹏P5的续航更高,而且车身尺寸也更大,是标准的三厢车,小鹏P5科技方面也会会更多一些,速充床垫、激光雷达、车载冰箱、车载投影仪,像充气床垫这种不可能出现在传统车企的东西,在新造车势力变成宣传的卖点,可越是这种所谓的黑科技才能让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兴趣越来越高,所以的黑科技越多,宣传的噱头越大,就越有吸引力,而ID.3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简单电动车,没有一下就能让人记住的亮点。

ID.3能不能买

说到能不能买,其实没有什么车是能买或者不能买这一说,一台车能不能买全凭你对一台的感受,可能你是冲着品牌,也可能是它的外观,动力,配置等打动了你,但在国内市场ID.3毕竟是台小车,小车在国内一直不怎么受欢迎,ID.3与ID.4和ID.6,不同后者属于SUV而ID.3很多人第一眼都会说没有屁股,不喜欢没有屁股的车,不管你怎么说空间大, 但你就是一台小车,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喜欢小车人,而且钟情于传统,选择ID.3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软件体验方面相比新造车势力确实没有一点优势。

总结

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与新势力造车比,除了软件科技配置没有亮点,另一方面比如ID.3就是一台普普通通的电车,没有什么故事可说,不像自己的R有那么多故事,最主要的是有大批粉丝拥护,其次现在选择电动车人们对品牌观念,没有燃油车那么重,有些人选择一台电动车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牌照,或者说增购,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选择传统品牌电动车,续航,车机这些都没有明显优势,就算我的车头顶着BBA的标志的电动车,但与特斯拉相比你就是一台油改电,那些选择传统电动车的人,一方面对车机软件不敏感,他们不在乎体验,只要我开着没问题就行了,其次他们不相信新造车势力,认为这些车不可靠,也没有什么品牌历史可言,其实大众相比其它造电动车的传统车企,明显看出已经放下了身段,不像BBA的电动车动不动几十万的定价,传统车企不是造不出来便宜的电动车,只不过是不想放下身段,认为在燃油领域很多规矩都是我来定制,现在要跟着一群PPT造车的品牌屁股后混,面子肯定过不去,传统车企的电动车想要卖出去,车机软件不行也可以,要么长续航低价格,那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能冲着你的标选择,如果还是没有什么亮点可言那么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只会原地踏步。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