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为集度汽车和小米汽车实现快速量产保驾护航

近日,小米集团在其本年度投资人日主题活动中,发布了公司和策略层次的最新消息。雷军也向投资人表述了小米造车的三大优点:小米模式,品牌与用户,全智能生态。此外就外界颇为关心的量产日程也给出了回复:小米将在2024年批量生产。

现在是2021年,距离批量生产还有3年时间,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会感觉进展比较慢!但实际上,这一进度已经引发了很多专业人士高呼:“3年就能批量生产了?!那么快吗?“因为传统汽车工厂最少需要5年才能产品研发一款新汽车,即便已量产的这些造车新势力公司也需要4年。

3年的时间批量生产到底是快是慢呢?实际上,市场是较好的裁判员,且已作出最专业的裁定:截止到香港股市当日收市,小米集团股票价格暴涨5.39%,创大半年来最大上涨幅度。

事实上,小米汽车公布的批量生产時间并不是最短的,另一互联网大佬百度也于2021年合资成立了公司。其CEO夏一平表示,2023年将交付代表中国最高水准的智汽车。从2021年3月成立,假定集度在2023年下半年或是第四季度完成批量生产,那么集度批量生产所需的时间为30-33个月。

集度33个月,小米36个月,如此短的時间实现批量生产,可能很多人都对于此有一定的猜疑。集度汽车和小米汽车确实可以准时批量生产吗?从雷军“最后一次自主创业”的发话,及其李彦宏一贯“谨小慎微”的性情,大家觉得他们两人并非一时兴起的口头语,因为他们有底气。

集度汽车与小米的底气在哪儿?毫无疑问,因素很多,例如吉利的工艺累积,雷军和李彦宏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些,可是,大家觉得假如从两个企业发布造成至今的时刻表看来,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到:他们的自信关键来自他们的供应链管理,而更严谨地说,两家具备二种不一样供应链管理体系。

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小米和集度造车时间轴的对比。

集度:与国际领先tier1,共创时代领先产品

如上图所列的,集度和已经有150年历史,国际性零部件大佬德国大陆集团进行签约,而在最近更是与博世集团中国首席总裁陈玉东、瑞萨电子器件中国区首席总裁举办了一次高端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上,还有一些大家看到的官方未作正面回复的信息:集度CEO夏一平率集度管理层精英团队走访调查宁德时代并有可能应用新一代钠离子电池,对此外界解读为:集度的供应链管理在行业领域中是一流的。

除此之外,充分考虑集度与吉利的关联。因而,高通,博格华纳,法雷奥等一线品牌都将经常出现在集度供应链管理目录中。依托于吉利二十余年的造成工作经验,优秀且完善的加工厂管理体系与品质体系管理,也是集度汽车能够快速量产的底气之一。

由三电到底盘,从智能座舱到智驾,从整车解决方法到零部件供货。有着这么多的国际级奢华tier1的扶持,及其百度对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产品研发和检测輔助;吉利十年磨一剑的浩瀚SEA平台和供应链管理能力[1]。因而集度公司对外宣布,从立项到最后批量生产33个月左右,肯定是有这样的自信的。

除此之外,集度汽车似乎并不满足于仅应用全球一流的tier1产品,还希望从软件层级逻辑或系统架构的迭代更新颠覆式创新tier1开发设计出颠覆性的产品。集度汽车也有望成为智能驾驶行业的榜样,领跑同行业。

小米:收购国内高端tier1,整合行业明星产品

尽管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份才注册完成,并且同时宣布落户北京,但雷军实际上早己经開始提早进行布局。

电池绝不拱手于人

7月末,蜂巢能源公布:得到了包含好几家风险投资机构以内的达到102.8亿人民币的B轮股权融资,这轮募资由中银投领投。深创投、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国投集团招商合作,同时九智资产等参与投资。

在电池供货确保下,你认为这就结束了?雷军的野心更大一些!依据公布信息内容,小米创业投资了“锂电池制造”上游材料公司,赫赫有名的A股上市企业“赣锋锂业”。七月三十一日,赣锋锂电的总公司赣锋锂业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为提升子公司的锂电池管理体制,进一步发展趋势锂电池业务流程,并为其引入入产业投资人。这时,小米产投(湖北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合伙制企业)投资7500万余元,将赣锋锂电池3.51%的股权收入囊中。

总的来说,持续几天的买进毫无疑问并不是偶然,小米汽车或雷军对动力锂电池的战略发展规划自一开始就拥有比较明确的思索。

小米汽车务必保证 “汽车关键部件”电池的稳定性靠谱,与此同时,还要有需要掌握关键“锂”的主导权。

智驶与智舱,以百度Apollo为目标

小米在智驾和智舱上的技术积累远远不及百度深厚,因而雷军采用的方式是不惜代价的招聘和项目投资或投资收购行业头部公司。

从招聘平台的岗位发布信息内容看来,小米汽车针对这一部分优秀人才征募肯定是大手笔的。对此,各大汽车企业陆续增加了对优秀人才的“限制”,业内有一段知名段子:刚在雷军造车调研会上欣喜若狂的王传福、李斌、李想、何小鹏等车界大佬们返回企业后,纷纷让企业HR和一级单位负责人当晚召开会议,拟订“竞业协议”,对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研发人员采用了十分严格的辞职标准,颇有几分“想挖我的人?好好休息!”的意味。

此外,小米的投资部也投资了几家与“无人驾驶”有关的企业。如小米公布以5亿人民币收购深动科技,投资上海几何伙伴等。

小米对外投资主体包括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申港证券认为,前期的自动驾驶领域投资主体以顺为投资为主,投资目的主要为财务投资,车联网、汽车后市场领域投资以小米集团为主,投资目的更重视其平台属性和与小米生态的链接能力。

写在最后:

纵观小米的投资和收购等,我们可以发现,雷军的布局十分合理。最先明确小米汽车的电动化线路,拿下电池行业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保证别的公司很有可能少芯,小米不会少;此外一些公司很有可能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小米不容易受到限制。次之,运用智能座舱与自研自驾游,突显小米的技术特性。而在无人驾驶方面上,与百度视觉系解决方法有所区别,从其收购或投资的几个企业看,大概率能够分辨小米汽车将应用毫米波雷达+多感应器解决方法。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在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期,有望成为重要性不亚于手机、电视的交互终端,这也是小米从战略上必须投入造车的主要原因。雷军此前也公开表示,小米从造手机到造汽车,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人才的积累。“我们有近3万名员工,基本都是软件工程师。除了电池、底盘、电机以外,造智能汽车很大部分的工作量集中在软件,这就体现出我们的优势。”

依据小米和集度汽车的强有力的供应链管理工作能力,我们可以得到,与许多传统汽车企业对比,互联网造车公司之中,小米与集度一样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