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买智能电动车一定要“妥协”?一汽-大众说“不”

今年1月19日,ID.4 CROZZ开始启预售,正式开启了一汽-大众全新电动车时代。不过,此后一段时间,外界对于ID.家族车型的市场表现颇有微词。然而9月销量数据发布后,ID.家族突破1万辆大关,其中一汽-大众ID.家族销量超5000辆。数据面前,人们也开始改变对ID.家族的看法。


另据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郭永锋透露,“截至到10月19日,ID.4 CROZZ与ID.6 CROZZ的订单已经环比增长了50%。”可见,一汽-大众ID.家族的销量势头还在上升。也有人好奇,为何ID.产品忽然开始热销了?带着这样疑问,一品汽车与寰球年度车专家评审组来到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探究产品背后的故事。



买智能电动车一定要“妥协”?


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的新闻又让电动车登上了“热搜”。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科技感的设计、智能驾驶体验、节能环保理念等等,诱惑着他们成为了电动车主。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得不妥协对产品品质、使用便利、电池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前者以“智能电动”为标签,后者以“汽车”为标签,消费者在二者之间的选择与妥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造车新势力与传统造车势力的较量。



在这方面,特斯拉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品质感缺乏、智能驾驶事故频出、起火、维权等新闻不断曝出,但仍有人为了“尝鲜”不得不妥协自己的需求。


如何平衡“智能电动”与“汽车”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既能发挥传统企业造车的优势,同时还能在智能、电动方面媲美新势力,很多企业一直在寻找路径。如果再往下探一步,新势力的产品之所以能更智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新的车型平台和电子电器架构;传统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有更好的品控,是因为有强大的生产制造体系力。所以,抓住了这两个底层逻辑,自然也就在产品形态上找到了“平衡点”。


大众ID.家族“扛大旗”


乘联会发布的9月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6.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9.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5%。


主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乏力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它们有两个“痛点”值得关注,一是产品层面缺乏专属平台、架构;二是企业层面往往有更多的顾虑。


以前者为例,本田最近发布了5款基于全新平台的概念车,明年才会上市其中的两款;上汽通用Ultium奥特能超级工厂这个月才投产,明年新产品才陆续投放;丰田基于eTNGA架构的全新电动车也还在路上;日产全新电动车型Ariya及基于ePWOER技术的全新车型最快也要年底上市……



相比之下,大众在电动化方面的转型就积极了很多。如开篇所言,基于MEB平台的ID.4CROZZ、ID.6CROZZ今年就已经上市,而且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还进行了专门升级改造,建立了专属的电池车间。



9月,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零售1.4万辆,占据主流合资72%份额,可以说大众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旗。大众之所以能在新赛道冲在前面,很大程度上与其全新的MEB平台和强大的制造实力密不可分。


堪比核电站的安全系数,超出“国标”的电池试验


资料显示,一汽-大众佛山厂于2014年5月正式奠基,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达30万辆。它是全国第一个5G+智慧工厂落地的汽车制造基地,也是广东省首家“近零碳排放示范项目”称号的工业企业。


作为一家年销量千万辆的企业,大众汽车在生产制造方面的经验和品控我们自然不用担心。比如,在焊装车间,我们看到ID.6 CROZZ大规模采用激光焊工艺,有超过1269台库卡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了90%,其中主焊部分的自动化率高达100%。据称,这里可以实现8款车型的柔性混线生产,而且安全系数仅次于高铁和核电站。另外总装车间自动化率21%,也是一汽-大众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总装车间。



作为一辆电动车,电池安全绝对是消费者的一个痛点。MEB电池车间,壳体焊装线与电池装配线大量采用了高智能化自动装配工艺,用视觉识别技术对零件进行精确定位,同时通过红外成像对电池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此外还有多项首次采用的先进技术,带来更高水准的电池安全。同时,在电池试验环节采用了超国标的标准,来对电池进行冲击、振动、侵水、盐雾等试验,而且是“1个样件,各项试验全部通过”。



“凉水泡茶慢慢香”,当品控、安全、工艺等这些德系制造实力赋能后,用户会越来越感到ID.4CROZZ和ID.6CROZZ的“香”,而这种体验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这也是为何在ID.家族上市一段时间后,销量才会慢慢起来的一个秘密。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交通和车辆首席技术专家谢鹏鸿在试驾完ID.6 CROZZ后坦言,这款车不愧是一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体现出一辆高品质车的本质和底蕴。而且该车还拥有电动车的灵巧,无论是转弯半径,还是操作灵活性都表明一汽-大众发力智能制造的决心和实力。


E3架构让ID.6CROZZ更有“魂”


当然,作为一辆不让用户妥协的产品,除了制造实力外,ID.家族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同样走在新势力前面。



我们知道,ID.4 CROZZ和ID.6 CROZZ都是诞生自大众的MEB平台,该平台是专为纯电动汽车而生,集合了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前沿技术,其精髓就是E3架构(End to End Elektronik),可以说为ID.产品提供了超高双商车机大脑。


据介绍,E3电子电器架构与特斯拉同级,是一个全新的、可升级性、可扩展、可复用以及可移植的汽车电气架构,基于强大的ICAS运算能力及极宽的数据传输速度,赋予车机大脑更多智商和情商,满足消费者对“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电动化等功能的想象和需求。



走进佛山工厂E3架构培训室,被分解的控制域、传输线、功能硬件等会让你感觉到这个架构的强大。正因为有了E3架构,将车辆从分布式电子架构升级到集成架构,将几十个控制单元集成为域控,大大提升电控系统的智能化。从车灯到车机互联,从转向到辅助驾驶,E3架构让ID.产品有了“魂”,而这个“魂”就是用户的需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OTA,不断迭代完善。


“软件硬,硬件软”这是寰球年度车评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向阳在看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后的直观感受。今年是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同时也是电动化发力元年。郭永锋告诉我们,一汽-大众MEB工厂,率先将一个整车级工厂进行电动化产品布局,这在行业中也是首例。


一汽-大众“慢”了吗?


关于ID.产品的市场表现,一直有一个声音就是“慢”了。其实,快和慢都是相对的,站在不同的维度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如果拿它与蔚小理的销量比较,目前的销量的确落后了,但如果按照新车上市速度和销量增速看,不到一年上市两款全新产品,这是任何一个造车新势力都可望不可及的。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33.3万辆,同比增速达到了202%,市场渗透率突破了20%,1-9月的市场渗透率也超过了12%。有分析人士表示,渗透率超过10%,即意味着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在经过了漫长的政策引导、补贴刺激后,新能源市场迎来了收获季,此时,ID.系列的到来其实恰逢其时。毕竟,其它主流合资品牌的全新电动车都还“未上路”。


在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英如看来,早期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可以称为“先锋用户”,比较看重车辆的未来科技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及服务体验,而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更多的“潜在用户”,代表特征是注重车辆安全、驾乘舒适性、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这种市场的变化,意味着一汽-大众ID.产品的“新风口”正在到来。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