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为什么会有大众ID.3这种车?

在欧洲,更容易理解ID.3是大众电车时代的「高尔夫」。


价格是目前ID系列中最低,尺寸与高尔夫相似,而且深得欧人心思,销量足以与毛豆3媲美。


上汽大众原汁原味诞下ID.3,价格定在15.9888—17.3888万元,三种配置,续航里程均为430公里。



对比来看,很多人觉得比亚迪海豚似乎更赚,比如主打400公里,仅需10.38到12.18个w,更有9.38万超值版,不过对应续航缩水100公里。


那ID.3多出30公里,就能再多薅5万左右吗?价值1.15个顶配宏光MINI EV。


在下也不好回答,但我们分析一下中国制造和德系制造对电车的差异理解,或许看爷们能自得答案。



首先,我们有个自信。


早期燃油车时代,国产在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底盘上的全面落后,合资车以高级论贵,如今电池时代,核心三电技术,比亚迪以刀片电池自霸一方。


那卖电车,谁应该更有底气?


ID.3以「德系品质」凸显门面,并无过人技术爆点,翻遍官网,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篇写着:我是大众,快买。



海豚兼具刀片电池和e3.0平台,前者包揽电车安全,后者把智能化底子打得更扎实。



比如,ID.3并没有太多智能配置,以烂大街的语音助手和手机互联为卖点,高级一点的有AR HUD。


这本身就不太符合看爷们对电车的基本理解,不是说好的手机上装个车吗?


这其实是中国势力营造的电车认知,网联、声控、K歌、电影、游戏、驾驶辅助等等,单单是海豚「横吃鸡竖抖音」12.8英寸Di-Link中控大屏,即可甩ID.3好几条街。



这么一说,好像ID.3一无是处,当然也不是。


它的优势,是依然发散着德系制造的光辉,见长于底盘调教,又以后轮驱动,所以在操控可玩性上明显强于大多数电车。


毕竟,电车,甚至是车的本质上,好玩绝不仅仅在于快而已。



单以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就能看出不同国别车企,对电车的不同理解,各有优势,又各自发挥着引以为傲的传统艺能。


如果要在下选择,我觉得比亚迪海豚更好,不仅是价格上的优势,而是坚信一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既然欧洲人从甲壳虫、高尔夫一直到ID.3,都热爱着大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一波民族品牌,等它走向世界,也让欧洲人徘徊两难一下。

标签: 大众 大众ID.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