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众同款防撞梁,但用料竟比某些大众车还好

虽然已经知道这辆捷达VS7源自于大众,但内部做工用料是否很呢?今天就从前后防撞梁开始,跟大家详细聊聊。



发动机舱

能省则省

引擎盖没有任何隔音棉,但隔音棉卡扣的安装位都还保留,所以想提升隔音的小伙伴,可以在网上买个隔音棉装上。


这辆车带有发动机启停功能,由于带启停功能的电瓶比较贵,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只安装了一个59安时的电瓶,从安装位置能明显看出,原来设计的底座还有不少剩余空间,可以安装容量更大的电池。



最有意思的是这辆车的进气管并非车常见的进气形式,进气口只是在空滤盒多出来一点,非常节约。


前防撞梁

单层冲压



前防撞梁是一根单层冲压钢板防撞梁,厚度为1.81毫米,宽度能覆盖车头的61.52%。显然这根防撞梁对25%偏斜碰撞以及低速对悬架的保护,不会起到太大作用。前防撞梁的样式结构与我们拆过的大多数国产车,保持了高度一致。从用料级别看,在体系中算中等水平。



前杠与防撞梁之间的行人保护泡沫并没有缺失,这一点值得点赞。



这辆车防止行人卷入的副防撞梁目前还在,说实话,对于这个价位的SUV,尤其是自主品牌SUV,能做到这样的非常少见。



吸能盒设计得比较规矩,典型的部件,不仅有溃缩褶皱,还有相应的溃缩打孔。



这辆车的玻璃水壶非常有意思,从正面看上去还挺大的,但从侧面一看,原来就是个“薄片儿”,这设计真绝了。



后防撞梁

单层冲压




后防撞梁也是单层冲压钢板,厚度只有1.07毫米,在我们拆过的车中,位于倒数第三。后防撞梁宽度也只能覆盖到车尾63.37%的范围。



与国产某些车一样,原本一侧各4颗螺栓固定的吸能盒,左侧却只有3颗,而且安装孔位和后面的螺母都在,买个相同规格螺栓就能直接拧进去。这里给捷达工程师提个小建议,下次把打孔和螺母一起去掉,还可以再节约一点。



VS7继承了的传统,后防撞梁要凸出于后尾箱门,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结


“标杆”里的排头兵

这辆的防撞梁基本上沿用了的供应商,无论是防撞梁结构,还是副防撞梁的设计,甚至是后吸能盒螺栓的数量,都和保持了一致。整体用料级别,放在这个价位看,还算是中规中矩,即便是放在我们拆过的这些车中,也算中等水平。

另外,这辆车在“降本增效”环节,可以说是做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是“降本增效”的标杆,那么这辆VS7可以说是“标杆”里排头兵。无须赘述,细品就行了。

那么这辆车的底盘情况如何?与有什么区别?还请各位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20款捷达VS7防撞梁评分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