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别慌!这次机油增多、乳化,是天气在作怪

最近一段时间,有个别丰田车主发现自己的爱车出现了机油增多的情况,其中极个别的车辆还在机油加注口盖位置出现了乳化现象。再加上车质网对于这类问题投诉量的增加,不禁让人们想起2年前的本田"机油门"事件。

回顾2018年"机油门"事件

虽然时隔两年,2018年的本田CR-V"机油门"事件仍算是汽车界最轰动的事件之一。从2018年年初开始,本田的第一、二大海外市场中国和美国接连出现机油无故增多的现象。1月20日,东风本田官方表示宣布对"机油门"发动机展开调查。5月22日,整个事件耗时116天之后,本田官方才正式召回了2017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7日生产的搭载1.5T发动机的部分2018款思威(CR-V)汽车,共计130455辆,算是给了消费者们一个交代。

暂且先不去讨论本田应对事件的效率,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会发现在中美两个地区销售的

1.5T车型采用的是不同地方生产的同款发动机,因此问题的产生和生产水平无关,当属产品的硬伤。简单地说,就是由于设计原因,车辆持续在低温环境下短距离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液面会增高,机油液面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持续运行车辆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历史是否重演?

想要知道从2019年入冬至今,消费者关于"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的投诉增多是不是历史重演,我们就得追溯到源头,先搞清楚这两次"机油门"的原因。

然而根据车主反映的问题以及检测来看,和2018年"机油门"的品质原因不同,这一次"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的出现则是受到气温变化和疫情的影响。

如果懒得看繁琐的机械原理解释,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一下。说白了,机油增多出现的原因无非是汽缸壁上有没烧掉的汽油,或者发动机温度低导致汽油混到机油里挥发不了。而机油乳化就是没有被及时蒸发掉的水分子混入到机油里,两者混合之后,机油变成了乳状液体。

两者其实都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在寒冷环境下,汽油挥发性不好,为了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转,通常喷油量比较多。除了参与燃烧的汽油,另一部分没有雾化的汽油就会随着窜气进入曲轴箱,加上部分汽油蒸气窜入曲轴箱后遭遇寒冷,也会变成汽油液体,汽油和机油混合在一起,这就造成了机油增加。

另外,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人们的用车习惯发生变化,频繁的短途用车导致发动机经常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未达到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这也是机油增多现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很多车型在短途冷车的情况下行驶后,把机油标尺抽出来,都会闻到一股很浓烈的汽油味,并不是某一品牌或者某一车型的专属。

此外,很大一部分车主声称自己的车"机油乳化"了,其实是机油加注盖出现乳化现象,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机油乳化"。严格定义的"机油乳化"是指因为缸垫密封垫老化,密封性下降,使得冷却液进入机油导致整箱机油变质。如果仅仅是机油盖局部出现乳化物质,并不会带来实质的影响。

不是品质问题,车主无需过于担忧

再看看2018年"机油门"的应对措施,厂家召回了问题车型之后修改了发动机ECU控制喷油时机、变速箱换挡逻辑以及暖风系统,目的也是让车辆在点火之后,能缩短发动机水温和油温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的时间,促使在较短的行驶时间内将机油内的汽油蒸发掉。

而这一次的机油增多、乳化并不是发动机的品质问题。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出现哪位车主反映或者媒体报道因机油增多损坏了发动机的案例。因此对于车主而言,只要平时多热热车或者尽可能地避免长期短途行驶,并且定期到4S店做保养即可,实在没必要过于担忧。

标签: 机油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