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深度体验路虎ATRS全地形系统,这才叫全天候越野系统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两千公里的滇藏之路,或者准备一小块空地。

“我们又见面啦。”

我面前,也就是 2019 路虎全地形驾探营·广州站的体验场里,一批路虎 SUV 正准备“翻山越岭”。场内的发现神行和第五代发现体验车,正是去年带我走过“无止境”长路的同款。

翻山越岭?显然,这天它们不是来带大家踏上长途旅程的,距离体验营所在地最近的越野路径也有 48km 之遥。这些车辆需要对付人工构筑的障碍物。障碍物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是全球范围内的体验中心(共 29 座)收集旗下最具挑战性的路段,再将最能挑战 ATRS 系统的情况复原的结果。

其实即便是在“无止境”的漫长路途中,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段斜坡角度达到 29°,或者能让车身倾斜 27° 的路段,台架反而能让我们了解车辆接近极限的状态,并让我们了解 ATRS 是怎么帮助通过一段复杂路面的。

ATRS 与它的“对手”

不论是这套系统在海外的原名 Terrain Response 还是它在中国的名称 All Terrain Response System,都在强调这套最早由第三代路虎发现装备的辅助系统对各种地面形态的适应能力。最近几年出现的第二代 Terrain Response 除了优化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控制精度,还增加了对地面形态的感知功能,车辆可以主动切到适应当前环境的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下,车内各种传感器会采集车身俯仰、侧倾角数据,感知车轮附着力情况,如果选装了涉水感应器还会探测前方水域的水深。接着 Terrain Response 就会调节发动机输出、变速箱逻辑、按需控制分动箱的扭矩分配情况,加大电子限滑力度,底盘高度也会随之调整。

当然,也可以实时监测前轮转向角、悬架负载、车轮打滑情况和分动箱、电控差速锁的工作情况

Terrain Response 系统还包括 ATPC 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这套系统相当于一种扩展型陡坡缓降功能。它可以始终维持车辆前进速度在 6-30km/h 的范围,上坡时确保持续稳定的牵引力,下坡则启动陡坡缓降,这样驾驶者就可以专注于观察前进路线,不用管油门和刹车的问题。无论第五代还是都配备了第一代 Terrain Response 系统,第二代 Terrain Response 是第五代的选装配置。

为尽可能难倒 ATRS 系统,体验区准备了五种障碍物,一部分是用来展示车辆抗侧倾性能和悬架舒适性的,比如台阶路、侧向陡坡和可三维旋转的转盘;另一部分,例如交叉轴和陡坡,则是对传动系统的大考,特别是对四驱系统的动力分配能力和电子限滑能力。

“相比具备分动箱和空气悬架的第五代,这些没有配备 RDU 智能主动动力传输系统的应该更能体现 ATRS 的功力。”我坐进一台时想。

泥沼 / 车辙模式就够了

与它的 9 速自动变速箱一样,的四驱系统硬件也是由 ZF 提供的 ECOnnect 系统。体验车没有选装 RDU,不能完全断开通往后桥的动力传输,后差速器也是常规的开放式,而不是带有两组多片离合器、可以主动分配左右后轮扭矩的版本。

因此 ATRS 的动力分配逻辑和限滑能力极为重要。为此,体验车全部切换到泥泞 / 车辙模式。的四驱系统可以在 300 毫秒内将 50% 的动力分配给后轮,因此 29° 的陡坡对它来说毫不费力,前轮因重心转移造成的打滑很快会被系统抑制。一旦识别到自己正在下陡坡,车辆就会自动激活陡坡缓降,发动机制动和刹车令整台车平稳地降到地面。

相比的物理极限,寻常驾驶者的心理极限会更快地到来。

会导致两轮离地的交叉轴一方面考验的电子限滑能力,同时也是对车身刚性的测试。车身刚性不足,就很容易在这个项目的半途出现车身异响——当然了,的车身全过程没有发出过轻微扭曲产生的动静。不过四驱系统需要一定动力产生足够大的车轮空转,然后才会大力制动打滑车轮,将带离交叉轴体验区。

如果有 RDU 的加入,的脱困过程会更流畅,理论上发动机 50% 的动力可以全部送向还有附着力的后轮。同样的项目,装备中央分动箱的第五代显得更为从容,车轮刚出现打滑迹象就迅速被锁止,直到车轮重新接地。


这套系统,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事实证明体验场内的障碍并不是系列和它们装备的 Terrain Response 系统的对手。实际上在去年的“无止境”之旅中,无论破损的国道还是泥泞的山路,第五代确实都没遇到需要切换模式才过得去的地形,系统的默认设置已经够了。

所以在具备感应环境、自动调节,硬件上带双速分动箱、后桥差速锁的第二代 Terrain Response 出现后,我们还能期待什么?其中一个是将在未来推出的远程越野控制功能,正如逐渐普及的手机遥控泊车功能一样,未来的可以通过手机 App 控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和转向,驾驶者本人则可以在离车一定距离的位置观察,彻底杜绝视觉盲区和部分地段的事故风险。

更值得期待的是全地形自动驾驶功能,据的表述,新一代 Terrain Response 将可以自行判断全地形路况,然后自动规划好行驶路线并控制行车速度,它已经具备了在野外自动驾驶的能力。这套自动驾驶功能将用上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几种传感器。目前乘用车领域的“自动驾驶”,从常见的 L2 到实验室里的 L4、L5,基本都需要基于铺装路面和已划定的标志标线才可实现,明确提出在野外判断环境并确定路线、车速的自动驾驶概念仍是凤毛麟角,但在 ATRS 的帮助下,这天或许不会太远。

“意犹未尽。”我在填写对 2019 全地形驾探营·广州站的反馈时,这四个字一直缠绕在脑海当中。或许只有湖州体验中心的山林之间才能真正用尽 ATRS 系统的实力。但那个时候,将在明年登陆中国的全新一代卫士,很可能又会轻轻松松地开过一个接一个复杂的地形,向每一处野地宣告这套全地形系统的无尽可能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