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老牌“新势力” 试驾上汽大众ID.4 X

在电动汽车领域,人们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关注‍很明显要大于传统车企。而人们一提大众,脑海里总会闪现出很多经典的燃油车。在刚过去不久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德系车看来早已将重点放在了新能源之上。就在大众与奥迪宣布2030年的全面电动化之后,这款上汽大众的ID.4 X作为首款进入中国的MEB平台纯电车型,它的划时代意义,可能要改变一下我们曾经的“信仰”了。不过作为一个深入人心的老牌车企,ID.4 X则采用了更多科技化的手法,将大众的经典元素重新演绎。logo的两侧采用了一条横向的格栅,以及大灯的鹅卵石造型,都成为了能够发光的灯带,夜晚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前杠两侧的导风口以及扰流设计犹如被气流所塑造,采用了优雅的弧线,张力十足。IQ.Light大灯采用了11颗LED灯泡组成,配合整个灯带,夜晚发光的效果十分迷人。ID.4 X的整体造型采用了电动汽车常采用的跨界风格,较厚的底边能够布局容量更大的电池,而它相对于传统SUV车身高度更低,且A柱设计更加靠前,风挡的倾斜角度更大,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减少风阻。作为纯电平台,其所有设计完全脱离了目前大众的任何一款燃油车,一切以电动化性能最优为设计取向。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4612/1852/1640mm,轴距为2765mm,其双色的车身,配以A柱到D柱的银色装饰框,让你的视觉体验不会单调。侧面轮廓也采用了弧形的腰线勾勒,即便定位于一款SUV,但依然富有轿跑般的动感。车尾则显得饱满,厚重,重心偏高,与修长的侧面相搭配,为整车塑造了俯冲的姿态。尾灯灯带与logo也都能够发光,与车头呼应,只不过将光线由白色改为红色。内饰设计上,ID.4 X也算是“走进新时代”。虽然大体轮廓与目前的燃油车型有些许联系,但车内的操作已经大面积改为了触控模式,仪表与换挡的设计也已完全的采用电动化的设计思维,不仅视觉上带来了强烈的科技感,操作起来也更加顺手。仪表与档杆完全集成,之前在宝马i3上见过。它的位置更贴近方向盘,由于电动车完全不需要显示转速,信息则变得高度的集中化,因此尺寸不再那么重要。换挡旋钮就在仪表右侧,它的位置其实有点类似于以前的怀挡,但尺寸、大小、手感均有更好的体验,操作起来也更加直观。

车机系统采用了12英寸,内置MOS系统,支持语音与手势控制,采用模块化界面,操作模式与目前主流的大众车型并没有什么区别。而空调调节改为了触摸式滑块,车内的诸多按键也都改为了触控式,让整个内饰看起来变得更加敞亮。因此,中控不再需要那种瀑布式的操作台,空调出风口下采用了镂空的设计,前排座椅中间的区域则可以更加方便的布置包含手机充电台的储物格。翻毛皮材质的椅面以立体正方形作为雕刻的纹理,看起来富有层次感。座椅带有电动调节、加热以及按摩,对于腰部的支撑也非常到位,舒适感极强。同时中央扶手的ID.标识也如激光刻印,进一步增强了车内的科技感。

作为一款纯电车型,电池都是一整块的布局于底盘之下,不再需要再布置任何排气或中央传动轴,因此后排的地板也达到了纯平,腿部也有着极其宽敞的空间,乘坐其中能够更加的舒适自在。行李厢标准容积为484L,座椅放倒后最大容积为1546L,并且内部空间也足够规整。动力方面,ID.4 X提供了三种功率配置,分别为125kW、150kW的后置电机后驱、以及总功率230kW的双电机四驱,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402km、555km与520km。我们所试驾的车型为150kW长续航的最高配置,换算成最大马力为204ps,扭矩为310N·m,电池容量为83.4kWh,555km的NEDC续航在当今的电动汽车领域也算是足够领先了。作为积淀深厚的老牌车企,ID.4 X的驾驶感受就像一款燃油车,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除了安静的悄无声息之外,由于电动车的扭矩的最大扭矩不再被转速区间所限制,无论起步,还是加速超车,任何一脚电门下去,车辆都有非常灵敏的响应,并且加速的过程平顺,丝滑。ID.4 X有经济、舒适、运动三种预设驾驶模式,动力对于加速踏板的响应灵敏度会依次上升,能量回收力度当然会依次下降,同时也有个性化可选。正常状态下,能量回收的力度只能说略有感知,对于舒适度的影响确实不大。悬挂采用了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式,这套底盘沉稳的质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款电动车,由于电池布局导致车辆重心极低,因此在通常驾驶时,尤其是乘坐在后排,对于细碎颠簸的感知会变得更为明显。但ID.4 X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好了不少,悬挂的阻尼感很强,通常在颠簸时车身不会有多余的振动,同时对于胎噪与路噪的控制也十分到位,还是能够带来一定的高级感。转向的力度轻重适中,力度线性,指向精准。而作为一款电动SUV,它的重心要比传统SUV低很多,加上德系车本身偏硬朗的调校,过弯时对于侧倾的抑制非常到位,四平八稳。高速行驶时底盘也足够的扎实,没有任何发飘的感觉,让驾驶员能够拥有更十足的信心。总之,除了没有了发动机的轰鸣之外,它的一切表现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由于此次试驾时间较短,我们并没有详细的测算它的续航能力。我们提车时剩余电量不到65%,拍摄之后到达充电站的剩余电量为47%,行驶距离在70-80km之间。由于全天下雨,需要一直开启空调除雾,估算其实际续航完全能够超过500km,与其NEDC续航比较接近,能够充分的满足市区驾驶。总结:我们试驾的这款车型价位为23.5888万元,它与途观L的两驱顶配成交价也十分接近。从整车的动力表现、驾驶的平顺性,以及车内空间的利用率方面来看,各方面其实都要强于燃油车。当然,它还拥有动力更强的双电机版本,略微损失的续航以及更高的价格,更适于高端玩家。总之,555km的续航几乎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电。如果需要长途出行,这样的续航能力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充电次数。只不过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很多电动车用户都遇到了排队充电的烦恼,因此在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的大环境下,续航能力还是非常重要,同时还是尽量避开这种长假高峰吧!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