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ID.6 CROZZ和Model Y硬碰硬到底谁更6?

出行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近几年,中保研和C-IASI进入国内消费者的视野后,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逐渐成为大家买车、用车的重要参考因素。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机构公开透明的碰撞测试,让很多车企的产品“原形毕露”,甚至已经能够影响一款车的销量走向。






而近日,网上有一条ID.6 CROZZ与特斯拉Model Y双车碰撞测试的视频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正面50%对撞测试!在相对时速128km/h的情况下,新晋品牌与德系老牌车企的较量,让消费者更直观的看到现售热门车型的优劣,这对消费者选购车型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新品牌和老字号正面硬刚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专业规范的测试场地,两车均安装了专业的测试设备来进行50%偏置碰撞测试。之所以采集50%偏置碰撞测试的数据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很少出现100%的正面碰撞,倒是小面积的重叠碰撞居多。例如:车头与车头部分碰撞、车头与树木碰撞、车头与隔离带碰撞等。因此,50%偏置碰撞测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难怪不论是美国IIHS还是国内的C-IASI都把其列入测试标准中。







而经过一番简单粗暴的“对决”后,两车的表现可谓是大相径庭。在发生严重碰撞的第一时间,ID. 6 CROZZ 的SOS紧急道路救援系统即刻自动建立联系,能为用户提供更迅速更全面的救援保障。而 无任何SOS救援反应。







从车身变形情况开看,的A柱表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形,最大变形量仅为16mm,前后车门均可顺利开启,而且前防撞梁、吸能区依据设计的方向规律溃缩、吸能,防火墙几乎无变形。







反观的A柱部分变形明显,最大变形量达到了49.3mm,进而导致车门无法开启,只能暴力破拆。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身上看到,其A柱下方以及车门前部区域变形明显,同时前机盖已经卷起,前防撞梁和前副车架已经断裂溃缩,前轮也已经出现断裂,这些情况在上难觅踪影。










除了肉眼所见以外,通过专业仪器测算得出的结果来看,的绝大多数数据都要优于。而随后继续对两台碰撞车进行拆解后发现,二者白车身结构的受损程度悬殊,令人咂舌。







的左侧纵梁几乎完全溃缩,但溃缩走向完全按照压溃诱导槽的设计方向进行折断吸能,除了变形微乎其微的A柱,防火墙区域尽管发生了一些变形,但无伤大雅,并不会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而且门槛部位的变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A柱以后的车身结构保持完好, 整个车身地板没有任何的溃缩变形,大家普遍关心的电池包受损表现也相当优秀,其电池组总成未发生任何形变,值得点赞!










的情况与南辕北辙,其左侧纵梁断裂溃缩后没有“按套路出牌”,溃缩走向随机,呈现出了不规则的卷曲形态。同时,车辆门槛和防火墙也出现了大幅度扭曲,向驾驶舱侵入严重。更令人意外的是从前到后的车身地板出现了大面积褶皱变形,整个车身狼狈的状态也直接波及到的电池包,导致其完全变形受损。而这些也只是在时速68km/h的工况下得到的结果。










此外,在同样都是全车6个气囊的情况下,车内假人的受损状况也不尽相同,二者弹出的气囊均与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接触,但则模拟出了比更为严重的磕碰与擦伤。







显而易见,在实际碰撞过程中,无论是车身结构的形变程度、对假人保护程度还是发生碰撞后触发救援机制的表现,的主被动安全表现优于特斯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配置都是消费者购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也都离不开MEB平台的技术深耕。


 


的硬实力

 


与MQB、MLB平台一样,MEB也是基于模块化理念而来。有了MEB平台的技术加持,大众ID家族的产品阵营就有更多元化的可能性,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消费者也能有更高的品质获得。







的整车安全性严格按照最新C-NCAP 2021五星及“中保研”C-IASI Good 标准进行碰撞试验设计研发。整车采用大量的钢、铝混合式车身结构设计,2000Mpa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材相比传统热成型钢材的强度更大,而双重全铝门槛也能带来更强的吸能保护,将车身侧面碰撞带来的损伤降至最低。







除了高强度车身结构,高强度材料的应用,以及激光焊接工艺等等,还应用了大众康采恩体系和AUDIT评价系统,将整车的各项指标提升至一个均衡状态,一系列安全科技的应用使得在碰撞后的驾驶舱结构保持良好,乘员舱上下侵入量符合标准,且逃生空间足够,其表现在同级车型中可圈可点。这并非随口说说,因为已经在Euro-NCAP测试中收获了评价,其安全实力不容小觑。


 


而对于新能源车型最核心的电池安全问题,也没有怠慢。 采用最新一代宁德时代电池包,电池及高压系统满足大众内部 L4 级电安全要求,防水等级 IPX9k,并且对于电池包开展了 197 项安全测试,国标仅有 18 项,远超国标 179 项,全方位守护电池安全。







此外,电池系统还配备“ 毫秒级高压切断机关”,电池包内部一旦因外力受损,系统立即断开高压电,避免潜在危险的发生。相比欧洲市场,中国市场车型电池包采用了耐热性能更好、


强度更高的钢制上壳体,能够提供更好的热失控防护性能。并对多项极限实验进行了测试,确保在极限工况下电池仍有良好的安全表现。







除了被动安全外,的主动安全配备也毫不含糊。其搭载的IQ.Drive驾驶辅助系统好用易用且面面俱到,并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肯定。这中集成了多项主动安全技术,包括 车道保持系统、 预碰撞安全系统、自动紧急制动以及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先进功能,系统能够通过多功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和交通状况,帮助驾驶员及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进一步避免意外的发生。







而这一系列的技术加持,也印证了一汽大众以智能科技、安全科技两手抓两手都硬的造车理念。有着浓厚底蕴的一汽大众品牌,再次证明了只有那些真材实料真心为消费者做车的品牌,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无论是车漆下的超高强度的车身结构,还是响应及时的道路救援服务,甚至是当下防疫常态化中,车内的空气过滤系统等等,都在“看不见”的地方时刻关怀着车内每一位乘员。这些点点滴滴都凸显了一汽-大众在安全方面的坚持,并始终以用户为核心。


 


大师观察

 


不难看出,一汽大众和特斯拉之间存在着造车理念的差异化,一汽大众在不断满足当下智能化需求的同时,对出行安全方面的技术研发仍有执念,正是一些细节之处的用心,让大众ID系列在欧洲的销量表现远超特斯拉,而在国内特斯拉的口碑也一度令消费者“审丑疲劳”。







不难看出,以驾驶安全为核心,智能科技的搭载相对克制,保证无短板的前提下,逐步提升,成为一款均衡可靠的智能化产品。而特斯拉造车理念更为激进,优势鲜明,但短板也很明显,整车始终以智能驾驶辅助为核心,但又不能做到十拿九稳,却也失掉安全最后的防线、少了些“人情味”,它更像是一款单调的电子产品。







而更面面俱到的一汽-大众ID.系列产品似乎更能在电动化的浪潮下站稳脚跟,值得一提的是,大众ID.家族8月销量合计突破了7000台。其中一汽-大众ID.系列产品表现亮眼,ID.4 CROZZ 7月零售销量2801台,连续两个月实现了销量的大幅提升。这不正是一款真正的好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有力佐证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