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揭秘德国车永远无法超越特斯拉的根本原因,马斯克的对手只有日本

特斯拉虽然在电动车市场一枝独秀,但很多人同时也非常坚信只是先驱者,一旦传统造车大厂全面停止燃油车的研发,进入到新能源战局,尤其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那些高端百年品牌正式进入电动车时代以后,一定会狠狠的把踩在脚下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像保时捷宝马奔驰那样的传统汽车品牌,不仅不会撼动行业领军的地位,甚至等世界全面告别燃油车时代之后,他们即使也全力生产电动车,但命运终将会和当年的诺基亚一样退出历史的舞台。


首先想请大家一定要清晰一个概念,电动车和燃油车唯一的相同只是用途,也就是都是人的交通工具,虽然其他的各个方面全都截然不同。首先说产品的定位,你可以把电动车想象成电子产品,想象成手机,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每年甚至每半年的产品都会有相当大的提升,而传统汽车同一款车型,今年的新款和去年的旧款能有什么亮眼的改进吗?如果把电动车比喻成手机,软件也是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未来一定会像苹果那样整合出一套自己的软件,生态系统,里面的利润空间也是巨大的。所以那些传统汽车每年固定的八九个点的利润能跟竞争吗?


传统汽车品牌众多,国家地域分散,未来能不能和安卓联盟一致对抗苹果iOS那样联合起来和分庭抗礼,我觉得很难做到;之于德国汽车,就像当年苹果就靠一款iPhone就可以把诺基亚搞破产一样,因为根本不是一个理念的东西,如果高端品牌轿车讲究的是操控性,驾驶乐趣,那么的未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无人驾驶。不只是一家公司,未来所有的电动车公司,包括以后生产的电动车产品,这个必须是建立在我们这一基础上的,物联网行驶在马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是未来社会人类出行的最佳解决方案,没有人能够阻止时代的变革,所以操控性这个优势在电动车时代根本没有这个选项。


另外在造车的环节上,传统车企全都是零件外包给其他的厂家,然后采购回来组装成车;组装能力应该是经过千锤百炼了,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造车公司,在装配能力上不仅自动化水平最高,而且还在不不断地升级。比如为新款的modelS和Model X的生产线研发的秘密武器,世界上最大的压铸机----Giga press,这款6000吨级别的巨大到像个房子一样的设备,是为了把的车身仅仅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体成型给压铸出来,然后直接拼装一下就完成了车身的金属框架,这种结构可以再为减少将近400个零部件,使得整车减重10%,带来的结果是增加14%的续航能力。


马斯克声称将持续研发这种超级铸造机,最终目标是直接一体成型,铸造出整个白车身,目前这种技术世界上仅此一家,总共有14台这样的6000吨级别的巨型压铸机,上海超级工厂里面就已经投放了三台;全铝的车身,优点是自重轻,缺点就是维修困难,保险费会比普通的车要高很多,因为铝合金是高回弹材质,对维修设备要求很高,起码在中国的4s店里面都没有这种能给铝车身做钣金修复的设备,基本上稍微车身碰撞变形,哪怕只瘪进去那么一点点就要换整件了。所以我也挺好奇的,如果未来是一体成型的车身,修理的话,难道的话难道真的就要全换了吗?请更懂车的朋友们留言指点一下。


有了这种最先进的压铸机还不是最绝的,马斯克为了设置更高的技术壁垒,让别的车无法赶超,他还请人研发了这种铝合金的特殊原料配方,也就是说即便别的车厂买到了,或者也找到了合作方,弄到了这么大级别的压轴机,但是用普通市面上能买到的铝合金原材料,也无法一次成型出强度符合标准的车身。


大家有没有发现苹果的产品外观就是比同类的产品有质感,尤其是一直保持全铝风格的MacBook,给人一种既轻薄又特别结实的感觉。


还有最经典的一代iPhone,当初问世铝合金后盖板就是最醒目的标签,苹果的铝合金工艺就有自己的独门配方,才能使得外壳硬度比别的产品高出60%,在苹果公司负责研发铝合金材料的核心专家----查尔斯科伊曼在2016年已经被马斯克挖到了,用铝合金一体成型,车身,可以使工厂减少焊接和涂胶等环节,大大缩减车辆下线的时间,不仅能比分体式的车身减重30%左右,由于没有焊接,所以车身的强度安全性提高了20%以上,奥迪这些品牌一直都是铝车身,可是在工艺上很多年都没有在进步了,咱们就拿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出品的纯电动车Taycan来举例。


看看顶级车厂要是造电动车的话,和比是个什么水平?


售价179.8万人民币的的顶配turbos版是全系里面性能参数最好的,但即使和只有它售价一半的Models的性能版比起来,在加速度和续航里程这两个最为明显的参数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尤其是在续航上,搭载了93.4度的电池,续航只有465公里,的Models搭载了100度的电池,续航达到660公里,同样是充满一次电,就可以比多跑200公里,开过电动车的人都有一种焦虑,就像我们用的手机突然手机电量不高的时候,心里就会非常不爽,电动车最值钱的部分就是电池的续航能力,德国的车企没有了电池的优势,一切都要重头再来,未来比拼的就是电池整合技术,电池的电量如果增加一倍,电池的成本就会下降28%,从各方面都要去控制成本,降低售价,更加进一步的挤压竞争对手们的市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能够造出多么便宜的电动车,毕竟电动车的使命就是做成手机家电那样的,让每个家庭都能消费得起的日用品,什么大众车保值,开个几十万公里都能开,一台燃油车可以转手好几次开10年,这以后在都是不存在的。


的确有很多人诟病电动车二手的折价太多了,可马斯克多次强调,每年的目标就是降价再降价,如果以后新的就跟一辆三手的一样的价格,让传统的车厂还怎么玩呢,说到这估计大家已经有点明白,德国老牌车企的结局离诺基亚不远了,当然我知道有很多德国车迷肯定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也希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请在评论区留言。


说了这么多的厉害之处,好像甩了传统这些车企好几条街了,但是其实被马斯克嗤之以鼻的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反而是最有可能给形成挑战的一条路。毕竟电动车的电池在生产中和报废的过程中,其实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更加清洁的氢能源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关于日本为什么不发展电动汽车,而是押宝氢气汽车,因为日本很早就有了成熟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而为什么就跳过纯电直接发展氢电池了呢?难道日本已经进入了比马斯克还要更高一层的思维维度了吗?我觉得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下一盘大棋,如果新能源氢气汽车研发成功,可能就直接淘汰掉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