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小蚂蚁 新款上市

成也蚂蚁,败也蚂蚁,奇瑞新能源还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没有宏光MINI EV,奇瑞新能源的小蚂蚁会达到什么高度?这似乎已成不能回答的假设。但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奇瑞新能源已经陷入“蚂蚁”怪圈——小蚂蚁正在式微,大蚂蚁仍无起色。

数据显示,2020年,小蚂蚁销量38249台,占奇瑞新能源份额数据为88.91%,2021年前八个月销量42323台,更是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这可怕的占比,可以看出奇瑞新能源的“偏科”比较严重。要知道,奇瑞新能源除了小蚂蚁,还有一款名为大蚂蚁的重点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小蚂蚁目前的销量数据不错,但奇瑞汽车希望以小蚂蚁稳固奇瑞新能源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进而推动奇瑞新能源品牌更上一层楼,可现在希望落空了,奇瑞新能源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只有小蚂蚁,而且是一月不如一月的小蚂蚁。

据了解,去年9月,奇瑞新能源推出了一款纯电SUV大蚂蚁,以轻量化全铝车身架构、高能超宽适智享座舱、高能仿生安全守护、高能操控乐趣驾驭、510km超长续航等产品优势吸引用户。

不过由于大小蚂蚁两者间的受众并不重合,加之缺少核心竞争力、产品硬实力,导致这款“大蚂蚁”销量并不理想。数据显示,奇瑞大蚂蚁在2021年8月份的销量仅为102台,与2021年7月份的销量数据相比,环比下滑了14.29%,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038台,月均销量不足130台。可以说,奇瑞新能源以大蚂蚁冲击主流纯电SUV市场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

其实,奇瑞新能源面临如此困境,已是有迹可循。早些年,奇瑞在燃油车市场上,一直秉持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这一“传统”也延续到了新能源品牌上。奇瑞新能源最近两年主要打造了e和蚂蚁两大产品族谱,除了艾瑞泽等一系列传统燃油车车型油改电以外,还专门推出了小蚂蚁和大蚂蚁两大产品线。从目前看,艾瑞泽e、瑞虎3xe等车型的销量几乎小到可忽略不计,只有蚂蚁系列车型尚可与主流相提并论,尤其是只有小蚂蚁。

从市场定位来看,奇瑞新能源瞄准的仍然是低端市场。

作为奇瑞新能源的“当家花旦”,奇瑞小蚂蚁以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奇瑞新能源,其销量占奇瑞新能源所有销量的90%之多,剩下车型几乎无人问津,可以说小蚂蚁是奇瑞新能源品牌的支柱。

诚然,小蚂蚁为奇瑞新能源战斗着低端市场,也取得了不俗成绩。然而,面对五菱宏光的MINI 的冲击,小小的蚂蚁也经受着不小的竞争压力。今年上半年,小蚂蚁以30771辆的成绩排至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上第7位,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以157939辆的成绩位居榜首,二者相差近5倍。

2020年9月,奇瑞推出大蚂蚁,这款集结了奇瑞新能源技术精华的重磅之作,带着为奇瑞新能源开拓更大市场的殷切希望而诞生。作为目前奇瑞新能源定位较高的车型,奇瑞大蚂蚁的售价达到了14.98-18.98万元,定位也属于中型SUV,续航则超过了500km,从造型和参数以及价格来看,这辆车目标就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车型。

但是大蚂蚁的市场表现相当不尽如人意,上市前两个月只卖出了841辆,而后的月均销量也仅有百余辆。在面对AION LX、威马EX6、比亚迪唐EV等一系列对手时,大蚂蚁无论是产品知名度还是产品性价比,其都不及同级对手。虽然奇瑞为大蚂蚁倾注了不少技术和信心,但消费者又如何会为这样一个原本就不足够让人信任的品牌买单呢?

事实来讲,小蚂蚁成绩尚可,但奇瑞新能源很难通过小蚂蚁提高品牌影响力,毕竟低端市场产品根本不具备品牌竞争力。而借着小蚂蚁热度推出的大蚂蚁,其结果已经证明,也撑不开奇瑞新能源的开拓之路。

蚂蚁困境,正折射着奇瑞新能源深陷的转型瓶颈期。

这几年,奇瑞新能源的销量是一年不如一年:2018年卖出6.15万辆,2019年就只有4.67万辆,2020年继续下跌至4.3万辆。而这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在高速发展,2020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9.8%。

而即使在奇瑞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小蚂蚁时,推出集合了奇瑞新能源之精华的大蚂蚁后,终究事与愿违。

从产品力来讲,对于新能源车型来说,目前用户最关心的两点无非是续航能力和安全性。大蚂蚁搭载了一块容量为70.1千瓦时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为510公里,小蚂蚁续航为300公里。蚂蚁续航里程也仅仅是达到业界的平均水平,充电速度也是稀松平常,想要通过这样的续航里程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转化为最终的销量可谓是难上加难。

再有奇瑞新能源布局缓慢,影响了品牌信任度。吉利、长城和长安等自主传统车企,近些年积极布局谋求转型,有的投入巨额资源深耕新能源,有的则联合华为等第三方共同发力。

相比其他自主品牌,奇瑞缺少了较为高端且独立的品牌,这也就意味着奇瑞之前在众人心中相对低端的品牌印象很难改变。虽说这一点并不能绝对影响奇瑞新能源品牌的影响力,但是在某种方面上会影响到部分消费者对于奇瑞新能源品牌的认知。

奇瑞新能源虽然早早布局,但其似乎太过于沉醉于“小蚂蚁”的销量业绩,在智能网联等方面建设上总慢人一拍。没能积累过硬的新能源技术,也就改变不了低端新能源形象。

一般情况下,当产品不具备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品牌影响力来吸引消费者,只是奇瑞新能源恰恰也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这才出现了1+1<2的结果,只能说奇瑞新能源想要在新能源领域走的更远、有更出众的表现,还需要很长时间。

如今,奇瑞新能源已经没有了面对未来的自信与光芒。接下来如何走,走向何方,可能濒临退休的尹同跃还要再费一些心力了。

采写 | 阿珍 水淼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