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试驾丨测了AION V Plus一圈,竟找不出它的对手?

谁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风口,亦是未来,但并非谁都能借势而起。

传统阵营里的各方人马,都有转型的心思,也多多少少有所行动。但就目前的成效来看,除了最早部署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其余传统势力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都不算太理想。

广汽埃安是唯一一个例外。从第一款车AION S面世到现在的AION V PLUS,它仅用了2年,便打造出一个涵盖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SUV的产品矩阵,初步奠定了品牌发展体系。

最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对此是买账的。今年1-8月,终端销量65644辆,同比暴涨118.0%,已超去年全年销量,并连续4个月在广深地区位列第一。按照品牌部署,预计在2022年初,埃安年产能将扩充至20万辆,进一步深化基本盘。

在众多传统车企沉寂哑火之时,却有不一样的光景,这恰恰更能证明它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说得更直白点,它知道如何打消消费者对于纯电车的顾虑:你有续航焦虑,我有超长续航+超倍速电池技术;你有电池安全焦虑,我有不怕针刺试验的弹匣电池;你有智能驾驶安全焦虑,我有可靠又好用的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

这种“有求必应”式的解法,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及对消费市场的精准洞察,而在这两方面,均有深厚的功底。

9月9日,在“星际母舰 闪耀银河 Plus超时空穿越”试驾活动中,这款新车在方方面面都验证了上述结论。

科幻与实用的交汇处,站着 Plus

作为埃安旗下的第二款“Plus”车型, Plus和 Plus有两个共同点:都是原先车型的升级款,且升级的幅度都很大,说是一款全新车型也是够格的。

在外观上, Plus延续了的科幻感与独特辨识度,但在细节表达上与其区分开来。前脸采用贯穿式设计,并呈现出了类似于进气口的样式,而 Plus则采用了“星际弹头”前脸,打破了原有的贯穿式设计框架,全封闭的轮廓配合“光爪电眼”分体式LED大灯,带来了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侧面设计整体改变不大,但线条看上去更为锋锐凌厉,车身轮廓也更加低趴俯冲。到尾部这里则有明显的变化,的车牌区域与保险杠同色,而 Plus则是与车身同色,保险杠区域亦取消了扰流装饰,改为了和前保险杠相似的设计样式,整个尾部也因此变得更加协调简洁。

除了设计上的区别以外, Plus在配色上也有自己的个性化表达,它新增了幻彩绝绝紫和星漫绿两种配色,这两个颜色在车市中非常罕见、独特,其中幻彩绝绝紫和它的名字一样玄幻,颜色会随着光线的变化流动,正面呈现玫瑰金,过渡到绿,然后再到紫色,我也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配色设计,说不惊艳绝对是假的。

星漫绿是另外一种画风,它的绿饱和度很低,像极了弱光环境下漫反射后呈现出的色彩景象,极为干净通透,让人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如果让我在这两个车身配色中做选择的话,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幻彩绝绝紫,没办法,我本来就喜欢紫色,再加上它又以很科幻的方式展现出了紫的浪漫旖旎,实在令人难以拒绝。

进入车内,变化也是肉眼可见,原先的双联屏被一分为二,且屏幕尺寸更大,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简单易用,界面非常清晰,15.6英寸中控屏内含乾坤,印象中同级就没有比它更大的,里面装载了各式各样的功能,范围涵盖音乐、视频、娱乐、导航、社交等,丰富程度与便捷程度就和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划重点了,它的响应速度做得也很好,卡顿什么的根本不存在,甩开同级一条街。

稍微一抬头,就能发现 Plus的一大亮点——2.2平方米同级最大全景天幕,车内采光是不用愁了,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它能让我们将蓝天白云与璀璨星河尽览眼底,这个体验才是最棒的。不过说实话,没亲自体验之前,我还担心这么大面积的天幕开着会不会很晒,后来多虑了, Plus采用了双银镀膜+Low-e隔热玻璃车顶,我们试驾的时候佛山30多度,但坐在车内并不会有很晒的感觉,这点可以给个赞。

其实这款车要给好评的地方真的太多了,比如说空间的舒适性。 Plus轴距没变,依旧是2830mm,在紧凑型SUV里面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再加上后排腿部空间达1040mm,相当宽裕,这还不止,它的前排座椅还支持放倒,放倒后整个座舱将变身成一张2米豪华大床。

这时脑海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场景,周末我开着 Plus去郊外露营,晚上躺在这张豪华大床上,15.6英寸中控屏播放着我喜欢的电影,清澈的音质透过Tony Bongiovi音响传递到我的耳朵,手里拿着水果、零食,谁能抗拒这份惬意呢?

Plus身上,我找到了很多家用车不具备的休闲属性,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国内消费者喜欢舒适大空间,大多数的做法是将乘坐空间做得大一点,座椅设计得舒服一点,仅此而已,很少有车型能够像 Plus这样,循着消费者对休闲生活的向往细细打磨,从中控到车顶,从音响到座椅,从车机到各种调节方式,在方方面面给足了我们超乎期待的新鲜感。

不搞虚的,要玩就玩真智能辅助驾驶

真正将这车开起来后,我才,原来好戏在后头呢。

Plus配备了一套最大功率为200kW的电机,瞧这参数也猜得到它开起来有多猛,尤其是在运动模式下,推背感说来就来,这一刻让我完全忘记了它的家用定位。不过由于我不爱开快车,因此我个人更喜欢标准模式,这个模式我觉得开起来最舒服,整车非常容易操控,轻点电门,动力来得又顺又快,重踩时也不会有暴躁感,总之一切刚刚好。

不过 Plus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悬架偏软,过滤性和舒适性很强,但在频繁转弯或是行驶在非铺装路面时,抗侧倾性稍有不足;二是刹车也有些偏软,得多踩些力度才能达到预期中的制动效果。希望官方在后期调试时能对这两方面加以修整,这样 Plus就更具驾驶质感了。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Plus搭载的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它是目前车市中少部分能够实现根据导航路径的指引或周边路况进行自动超车、变道、上下匝道、匝道通行、汇入主路等动作的辅助驾驶系统,更贴近消费者的实际用车需求。

在中控屏里设置好目的地导航后,到了符合使用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的路段,中控屏将会有所提示,点击方向盘右侧按键即可启动NDA,系统在判定满足开启条件后就会接管车辆主导权,不过出于安全起见,我还是将手放在了方向盘上,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很快我就了,这套系统在变道决策与操作上会更加干脆利落,有时候我们还得思考一番,尤其是新手,总爱瞻前顾后,但NDA会在安全范围内瞅准时机,自动加减速成功变道。

在加速超越相邻车道大货车时,NDA还会往相反方向规避30cm,安全防患措施做得相当到位。

所有的变道、超车、加减速、转弯等,无需我介入,NDA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它的响应力度适中,不会有“教你做事”的生硬感。驶出匝道前大约2公里,系统会自动打灯变道,为下匝道做准备,差不多还有100米的距离时,车速会降到40-50km/h,给我留出充足的反应时间。不过我建议官方在自动降速时能够调试得再温和一点,目前来看有些过快了。

总的来说,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过于炫技,其还是以务实和安全为前提,整体辅助驾驶表现敏锐可靠,在缺乏高精地图的路段时,系统也会很诚实地让我接管方向盘,使用过程中我还是挺放心的。

此外, Plus还在智能泊车方面给足了我们惊喜,它将范围扩大到场外非划线停车位,我们在操作时,人无需在车内,人和车也不必在同一楼层平面,即可实现智能泊车,验证了那句话:科技的本质就是让生活变得更为简单。

喝口水的功夫,就满血复活了然而,以上种种优势,都可能败在一个问题上,即所有纯电车的瓶颈——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

这两个问题没解决好,其他再好,都可能被消费者拒绝。 Plus的续航长达702km,这个成绩怎么着也能算是目前的上游水平了吧。更关键的是,它还搭载了超倍速电池技术,几年前流行的OPPO手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广告还记得吧?这项技术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实测过,它能够让 Plus充电5分钟,续航200km,让充电和加油一样快速便捷,打破了补能自由的桎梏。

有长续航和超级闪电快充, Plus在续航和补能方面能够做到与燃油车持平,再加上空间优势、智能优势等,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它呢?写在最后

Plus多出的“Plus”并非只是简单升级而已,它在设计水平、空间表现、智能辅助驾驶水平、续航能力、补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幅进阶,每一处升级,都是对消费者需求痛点的精准出击,即使尚存不足,也不妨碍它是现阶段最理想的纯电车型选择之一。

Plus身上,我们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深厚的洞察能力,手握这对“尖刀利刃”,将不断刺破笼罩在纯电市场的桎梏,扫除自主崛起的障碍,迎接更加广阔明朗的未来。

标签: 试驾 AION V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