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在欧洲“称霸”的大众ID电动车 为何在国内会“水土不服”

作为传统燃油车企中的巨头,大众在国内新能源车上的表现似乎并不怎么样,但电动车在其根据地欧洲的销量却表现出色,根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欧洲十个主要国家电动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便是,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特斯拉,其销售的主力便是ID.3和ID.4两款车型,特别是ID.3多次成为欧洲电动车的销冠。

但是在国内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却是另一种场景,7月,一汽ID.4 CROZZ销量为1642辆,上汽ID.4 X销量为2309辆,ID.4总销量为3951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ID.6的销量也不如人意,其中一汽ID.6 CROZZ销量为1159辆,上汽ID.6 X销量700辆,ID.6月销总量为1859辆。ID.4和ID.6总共销量5810辆,甚至不如小鹏P7一款车型的销量,虽然在自己看来,细分市场上,不论是ID.4还是ID.6表现并不差,何况上市时间尚短,销量还在爬坡阶段,但以在国内的影响以及体量来说,ID系列电动车的表现难言出色。

为何力压全球“霸主”特斯拉,“称霸”欧洲的大众电动车,在国内表现却如此这般,其中缘由不难得出。

原本就是欧洲品牌,在欧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在欧洲主销的是ID.3和ID.4,特别是ID.3小巧灵活的车身适合欧洲的街道,也更符合欧洲人的喜好。而且正如国内有新能源车补贴一样,欧洲各国也有新能源补贴,且力度也不小,比如德国对购买4万欧元以下纯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6000欧元补贴,如果算上厂家的3000欧元补贴,德国消费者的总补贴额可以高达9000欧元(约合6.8万人民币),还包括将购车时的增值税从19%下降至16%。相较于Model 3在德国的售价4.399万欧元,的ID.3和ID.4等车型因为售价低于4万欧元,均可以享受到补贴,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除了补贴因素的影响外,德国超级工厂迟迟未能交付,也使得欧洲市场的车源紧张,目前欧洲市场的主要依赖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而上海超级工厂还要照顾到国内这个大市场,再加上芯片因素的影响,在欧洲即便是有订单,交车也并不会多,这都给了在欧洲“称霸”留出了机会。

那么除了这些导致大众在欧洲的称霸的因素外,大众ID系列为何在国内并不“吃香”呢?

不论是ID.4还是ID.6就车本身来说,其实并不错,但相对于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排名靠前的电动车来说,就缺少了一些吸引用户的东西——智能化,尽管ID车型在车辆工程方面不弱,但没有像是蔚来、小鹏甚至比亚迪等在智能化方面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早已把车打造成了大手机一般,已不单纯是一部交通工具了,反而是ID.4,ID.6却拿诸如IQ.Light智能大灯等这些“炫技”配置作为亮点,只能说在华这些年,对于燃油车把准了消费者的脉,但是对于新能源领域还缺乏对于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不论是ID.4还是ID.6,也不论是上汽还是一汽的版本,虽然也打着智能座舱之类的名头,但不论是整体设计上,还是较小的中控屏幕都和燃油版没有太多的反差,相对于造车新势力动则的超大屏幕,难以让人感同身受,更别说在智能配置上的差距,像是语音控制,新势力不仅能根据语境来判断需要做出什么反应,而且可控制的功能很多,ID系列这时候的表现就和其他合资品牌并无多少差距,差不多是个摆设。举个例子,同样传统车企出身的,你如果说想抽烟,车在静止时,车窗、天窗都会打开,空调调整为外循环,如果在行驶中,车窗会根据车速降下不同的高度,且不说开车抽烟是不对的,但说这智能化程度,是不是让ID.4,ID.6的智能座舱相形见绌。

不论是还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内核还都算是科技企业,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了解更是远远强于这种老牌车企,他们在现如今的营销方面要比强太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国内的知名度,导致南北的营销部门惰懒了或者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对于ID.4或者ID.6的营销都难以让人看到亮点,这一点就连善于营销的上汽都不外乎。至少我身边很多想买电动车的朋友,很多都不知道的ID系列,就像不知道别克雪佛兰这些老牌车企也有电动车一样,他们打开手机看到的都是蔚小理、等等这些网上“红极一时”的新能源品牌。还有个过分的朋友,我带他去4S店里看到ID6.CROZZ的时候,他还有疑问,这是电动车?

那么大众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就注定要输?

等传统车企在工艺品质,底盘操控等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就拿ID.4或者ID.6来说,不论南北的产品,开起来的感觉都非常出色,一如燃油车的稳定表现,而、理想等等更多在加速性能上表现优异,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常见的晕车,很多老司机初开电动车,都会觉得有晕车的感觉,电动车由于电机扭矩是一开始就是最大扭矩,更猛的加速会让大多数习惯了燃油车加速的人感到相当的不适应感,加之能量回收系统在松“油门”时会产生类似刹车的拖曳力,相对燃油车会有更大的顿挫,对于某些较为敏感的人来说,这就容易造成晕车。

起码驾驶ID系列,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ID系列并没有特别偏重加速,再者就是老牌车企对于驾驶感的把控力,调校的相对更线性一些,对于习惯了燃油车的用户更容易适应。

再者智能化方面,能看到做出的努力,比如ID.6高配车型装备了和奔驰S级类似的AR-HUD效果不错,很有新鲜感,但说要将自己打造成“软件强国”这一点上,感觉有些跑偏,国内车企,不论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更多是搭建平台,或者异业合作,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灵魂”在自己手中,骨骼肌肉可以合作伙伴来添。上汽有很好的的本土化经验,不妨多和国内科技企业合作,一起来把智能化这事做起来。

现阶段国内购买电动车的私人用户大致分两块,一块买高端电动车的,是不差钱的,追寻的是新鲜感,要的感受科技带来的不同;另一块则是在限购政策下,为了更方便实惠的拿到牌照而选择电动车,更多是购买中低端车型,可靠性、安全性、驾驶感受、制造工艺等品质要素就会相对更重要,这也给ID系列留出了机会,欧洲销冠车型ID.3即将国产,售价会进一步拉低的同时,还会保有以上几个优势,如果主销车型价格能控制在15万左右,也许其表现会比ID.4和ID.6要好。

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布局才刚刚开始,水土不服的地方还很多,欧洲市场和国内市场相差很大,何况国内市场不论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自主品牌车企都更懂国内消费者,何况在电动车领域,的在燃油车上积攒的品牌力能发挥的地方不多,在电动车领域,还是个小学生,要做的努力还很多。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