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华晨中华被宝马收购,又可惜了一个好品牌

又一个自主品牌倒下了!在8月份的最后一天,华晨中华爆雷,不过这次跟众泰力帆猎豹等品牌的破产不同,华晨是被宝马以16.33亿元的价格收入了囊中。不过,不要轻易地以为进入了外资大企的麾下,就能实现腾飞。

事实可能截然相反,要的并不是这个品牌或者借助它来打入低端市场。真正收购的是所属工厂与资质,也就是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此次收购耗费的金额其实并不高,毕竟光是品牌相关的土地、房屋、机械设备等就价值12.33亿元,而且还能拥有华晨制造的全部股权,后者具备整车生产资质,拥有独立开发、设计、制造、改装、销售等能力,而多支付的这4亿元大概就是为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以及资质买单。

说到汽车这个品牌,其实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网友可能并不陌生。虽然近些年在市场上鲜少听到这个名字的相关消息,为中国品牌贡献的销量也是微乎其微。但不可否定,它在过去也曾创造过辉煌。

汽车成立于2000年,算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一批自主品牌车企,也推出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车型,比如骏捷/FRV、尊驰等,特别是在改装车市场也拥有很高的人气,而则将价格突破到了20万级以上,放在当时的国产品牌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领先大部分自主品牌被当成国产希望的品牌,在自主品牌发展最快的这十几年却一直在走退坡路。

华晨集团在2003年左右攀上这棵大树之后,基本放弃了自主研发路线,将所有利润来源寄托在这家合资公司身上。可以发现,过去15年华晨集团基本都是靠着华晨在输血,2015-2020年间,集团的利润分别达到了34.9亿、36.8亿、43.7亿、58.2亿以及67.6亿元,但是如果剔除掉华晨贡献的部分,整个集团的利润只能是负数。


华晨看似走上了一条赚钱的快车道,但最终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无力。在这一品牌上,产品更新越来越慢,即便后来凭借着的老技术推出了V系列车型,搭载淘汰掉的发动机,以及在设计上面都几乎是山寨车型而来,比如格栅的样式其实双肾变形后的样子。

一开始推出的V3可能凭借着“小宝马”这一名头获得了相对不错的销量,高时也能达到万辆以上,但在一段时间后品控上的短板渐渐被暴露了出来,犹记得当时2015款和2016款V3在三方网站上的投诉上并不少,以至于再后来推出的V6、V7车型,基本没有什么消费者买单了,V7当时在市场上单月销量最高的一个月份也只有2千来台。集团自身的不重视,导致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被淘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据悉这个品牌商标并无兴趣,但如今相关的制造工厂被卖,后续它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这个曾经走在自主车企最前列的品牌,落得今天的下场也不禁让人惋惜。另外,2022年,华晨与之间还将交割股权,届时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5%,华晨未来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小,即便双方之间的合作会延续到2040年,但在之后呢?或许终有一天华晨这个名字都会消失。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