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奇骏:全面超越老款,日系认真起来还真有点不适应

这辆新款奇骏与老款相比有何差别,是进步还是退步了?今天我们就把这辆车拆开,从前后防撞梁开始,一起聊聊。

蒙皮

大面积铝合金

的蒙皮用料真的是焕然一新,前引擎盖、前两侧翼子板、四个车门,都是铝合金材质,比老款的全钢蒙皮强太多了。用料水平堪比豪华车,在这个级别中非常少见。当然,后尾箱门和老款一样,依旧是塑料材质。

前防撞梁

双层辊压钢板

拆掉前保险杠,前防撞梁上只有一根塑料缓冲装置,并没有行人保护泡沫,但老款却有非常完整的保护泡沫。

这辆新款与老款一样,前防撞梁都是双层辊压钢板,不过新的钢板厚度达到了1.63毫米,比老款的0.91毫米强了不少。显然新车在前防撞梁部分的用料有了升级。

这辆车在防撞梁下方安装了主动式进气格栅,能帮助动力系统更快的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对CVT冷保护有一定缓解作用。虽然只安装了一半,上半截缺失,但总比老款什么都没有强。

防撞梁下方加装了防止行人卷入的副防撞梁,这也是老款车型没有的。副防撞梁的吸能盒相当厚实,还带有溃缩打孔,而且前面还有一个成本高的保护泡沫,而主防撞梁上却只有一个便宜的塑料壳,实在令人费解。

这辆带有自适应巡航,所以车头装有ACC毫米波雷达,但这颗雷达并没有像其他国际大牌那样安装在车标后方,而是装在了结实金属支架上,由于缺少必要的缓冲,因此在低速碰撞中,这颗雷达的损伤几率较高。

为了应对25%偏置碰撞测试,这辆车在前防撞梁两侧增加了诱导加强件,这在老款上是没有的。

其次,在吸能盒后方,左右两侧的纵梁上还各有一个三角支撑块,同样也是为了应对25%偏置碰撞测试的。难怪近些年新款的日产车在碰撞测试中,都表现不俗,原来是背后下了不少“功夫”。

前吸能盒结构非常新颖,整体呈扇形结构,独立可拆解,带有溃缩褶皱。这样的设计很大可能性是为了让吸能盒更宽,正好可以覆盖到25%碰撞测试的位置,提高测试成绩。

后防撞梁

双层辊压钢板

这辆新款的后防撞梁与老款一样,都是双层辊压钢板结构,厚度为1.25毫米,比老款厚一点,老款只有1.11毫米。

后吸能盒也是可拆卸结构,带有溃缩打孔,固定螺栓齐全。

后防撞梁要更凸出于后尾门,能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

碰撞测试

目前新款在北美地区叫做“Rogue”,欧洲和其它地区都没有对进行更新换代。所以新车只在美国IIHS进行过碰撞测试,结果成绩相当不错,堪称完美,得到了“安全之选+”的称号。从防撞梁的拆解就能看出,这辆车针对碰撞测试没少下“功夫”,深入骨髓的优化,所以好成绩也是预料之中。不过,这是美国版本车型,国产版的碰撞成绩如何,还需要公平公正的碰撞测试。

总结

这还是我认识的日产吗?

这辆新款在防撞梁部分,比老款竟然有很大进步,这在颇爱“换壳”的日系车当中尤为难得。大部分车身蒙皮都变成了豪华车才用的铝合金材质,不过尾门还是塑料的,希望后排座椅能有钢板吧。前后防撞梁部分,尽管还是双层辊压钢板,但钢板厚度都要比老款强不少,而且还增加了副防撞梁、主动式进气格栅,这都是老款所不具备的。

此外,为了应对碰撞测试,这辆车几乎做到了极致,不仅对前防撞梁两侧进行了加强,还增加了诱导以及扇形吸能盒。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款车在北美的碰撞测试中拿到了几乎满分。

面对这辆新,就像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突然间却刻苦起来,有种陌生的感觉,这还是印象中的吗?居然舍得用铝合金了。关于这辆车的底盘如何,是否也有“惊喜”呢?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21日产奇骏防撞梁评分

标签: 奇骏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