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纯电动汽车自燃魔咒重启,莫非真的拿它没辙?

回首2021前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6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从这项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不过,自天气逐渐变热以后,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消息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蔚来EC6比亚迪汉EV的起火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使得消费者曾经敏感的神经变得再度紧张。



前不久,一辆在某地发生碰撞事故后自燃,事故导致机动车司机当场死亡。就在自燃事故前几天,国内某媒体在一次双车对撞测试中,汉EV也发生了自燃。虽然目前两起事件都还未公布最新的调查结果,但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案例依然不断出现。人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新能源汽车为何那么容易自燃?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有安全保障吗?


01

考试都拿五星,实测就露馅?


新能源汽车被爆自燃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此前的新能源汽车事故很少有致死情况出现。而碰撞起火事故性质之所以严重,就在于其造成了人员伤亡。当这件事发生之后,蔚来汽车技术人员也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检查,并且在警方调查结果没发布之前,就特意强调其电池包完好无损。然而,正是官方这样的回应,也引起了网友对其安全性的热议与质疑。



据了解,汽车旗下的一款中型纯电SUV,该车在2021年中保研首批碰撞测试中,还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从碰撞结果可看到,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项目中获得优秀(G)评价,这个成绩在测评过的新能源汽车中算得上是最好的了。



一款获得五星安全评价的新能源车型,在现实碰撞中都会出现自燃,那成绩不及的车型表现会更不堪吗?从现场的视频及照片来看,此次起火的整个车身前半部分燃烧剧烈,而且其车身前半部分已经基本被烧毁,可见当时的火势有多猛。



其实无论是还是汉EV,它们在安全碰撞测试中都获得过好成绩。在实验室碰撞测试表现很好的它们,怎么到了实际道路上就如此“不堪一击”?众所周知,现在的碰撞测试就如“应试教育”,车企针对已经公布出来的碰撞测试项目做针对性加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各个碰撞机构所谓的碰撞成绩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只能起到一个简单的参考作用。

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电池和高压电路,在很多事故里其实和燃油汽车有不同的高风险场景,在新能源汽车专用评级标准尚未出台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评价的含金量确实不高,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不应该迷信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过度宣传。


02

纯电动汽车自燃都是动力电池惹的祸?


相信对新能源汽车有所关注的朋友都清楚,新能源车型和燃油车型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车内有一块很大的动力电池。电池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一旦保护措施失效或者电芯材料发生异变,就会出现“热失控”现象,从而发生链式反应,直至车辆焚毁。



从之前特斯拉爆炸的视频大家也了解到,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反应是非常激烈的,整个过程不过短短数秒即可达让电池的反应速度到峰值,因而无法为乘员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虽然汽车声称电池包基本完好,但并不能平息网友的质疑:“如此猛烈的火势,如果不是电池起火,难道是自带‘炸弹’吗?”当然,起火原因是否来自电池,均为网友们推测,最终结果还有待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认定。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公布了上半年的汽车召回数据。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召回存在缺陷的新能源车辆128.38万辆,其中因动力电池存在失控风险而召回的事件占了一半。比如奇瑞艾瑞泽5e电池包系统存在电池热失控隐患、保时捷Taycan内嵌在控制器中的软件会出问题而召回。

总的来说,纯电动汽车的自燃因素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动力电池引发。最近一系列纯电动汽车召回事故也表明,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此前也因电池模组问题召回过部分车型,如今汽车在电池安全上真能百分百保障车主的人身安全吗?这些“未解之谜”,我们还是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调查后,再进一步讨论。


03

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魔咒,该如何破?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1-5月国内共发生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34起,较去年同期增长73%。虽然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有增无减,但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起火问题,政府和车企都没少出力。



各大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一直在竭尽全力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水平,纷纷推出“永不起火”动力电池方案。像的刀片电池通过针刺实验不起火,广汽埃安弹匣电池刷新三元锂安全新高度,长城汽车带来了“不怕火”的大禹电池等。不过,由于这些“永不起火”电池都近期才推出,轱辘哥对这些电池的实际表现持谨慎态度……当然,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



政策方面,相关部门也不断推出保障措施,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继去年5月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汽车三包”政策进行修改,在新款“三包责任”相关条款中增加了关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故障“包修、包换、包退”的相关规定。



另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在公布的具体细则中,也有大家最关心的自燃部分,除了投保人车辆本身的赔付以外,为了应对电动车在停车场、充电桩自燃时“波及”到周边车辆或房屋的情况,在意见稿中也专门为新能源汽车设置了专属附加险——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买了这个保险以后,大家也不用担心停在旁边的超豪华品牌。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节能减排也没错,但频频发生的自燃事件也给相关从业者敲了一个警钟。毕竟车辆自燃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也会闹得人心惶惶。所以,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车企们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高度重视产品和产业安全,才能让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健康的发展下去。


纯电动汽车自燃是新能源行业发展中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但我们也大可不必谈之色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纯电动汽车也跟燃油车一样安全。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必有过多的忧虑,如果你决定要购买一款纯电动汽车,可以选择那些电池安全口碑好的车型。此外,我们自己良好的用车习惯也可以降低自燃的概率,首先定期保养不能忽视,其次充电时间不要过长,另外注意安全驾驶避免碰撞。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