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吉利与雷诺的合作能带来什么?谁更需要谁?

提及法系车,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标致雪铁龙DS而会忘记雷诺,随着东风雷诺的解散,似乎距离国人越来越远。而近日吉利控股的官微正式发布了关于合作的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控股集团已经与雷诺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在中国和韩国开展合作。其中,在中国市场双方将基于控股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在韩国市场,双方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

由于是合作备忘录,合作的具体细节尚未出炉。据以往面对此类合作的信息披露来看,双方的合作可能已经有了更进一步和明确的方向。不过最后提到:双方将继续探讨双方深入合作的可能性。在中国的几进几出是为何呢?的合作能带来什么?谁更需要谁?

雷诺在中国窘境

改革开放后,大批进口轿车涌入中国市场,其中就包括前置前驱结构的18。1993年,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合同,组建三江汽车有限公司,航天三江占55%,占45%。三江生产过塔菲克(Trafic)系列轻型客车和第三代Espace。2000年8月,航天三江宣布退出轻型车整车生产,三江就此暂停。2000年8月至2013年12月,三江的重组多次搁浅。十余年时间,旗下车型在中国市场一直以进口形式进行销售。2013年12月2日,东风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并于2014年1月26日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2016年3月18日,首款国产SUV科雷嘉上市。2017年12月,华晨与共同组建了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2019年7月入股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20年4月,宣布转让股份,但并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在华发展重心将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

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极度依赖欧洲市场的品牌,2020年集团全球销量近300万辆。在欧洲本土,其总销量超过144万辆,占了总量的近50%。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品牌以接近12万辆的成绩取得了领先地位,较2019年增幅超过101%。旗下最畅销的电动车为雷诺ZOE,年销量超过10万辆。定位都市代步小车,这类车型在欧洲一向是最受欢迎的车种之一,而390km的续航也基本能满足面积不大的欧洲城市内通勤。但若放诸中国市场,这款地位低端、基本没有什么智能化配置(相对新势力而言)、续航里程不足500km的小车,可以说是完全不能迎合国内消费者的苛刻要求。目前在售的燃油车型,大多与旧款日产车同享平台和技术,已十分陈旧。而Clio梅甘娜近年也没有进口。总的来说,旗下的车型无论从定位、设计还是产品力都是主要面向欧洲,基本不适应中国市场。

目前--三菱联盟因为戈恩事件的影响,全球最大的联盟出现裂缝。再加上2020年集团出现高达91.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90亿元)的亏损,这对急需提升旗下新车的智能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来说非常不利。而借助的技术、平台,将极大便利了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和韩国市场的新车,这也将大大降低竞争成本,这对来说也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雷诺为什么会找上吉利作为合作伙伴?

从声明的本质上来看,的合作像极了比亚迪丰田的合作。通俗地说,就是贴牌代工。客观地说,是技术输出型代工。与基于比亚迪技术平台生产品牌电动车一样,生产的是的混合动力车型。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将节能平台的技术和产品导入韩国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本土市场的销量达到190.6万辆,其中雷诺三星在韩国本土的年销量不足10万辆。而目前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5万辆,并且实现了返销欧洲,1-7月总发运量超过5000辆。

如果沃尔沃联合研发的全球化模块架构CMA能够成功导入,借此有望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树立自己的产品力优势,推动汽车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展。在收购沃尔沃路特斯宝腾、与戴姆勒合作等等,早已经与海外老牌车厂累积下丰富的经验绝大部分的合作都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非常符合李书福对“合纵连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解。而且对来说,将会是一位很卓越的合作伙伴,这也是当前最为看重的。

吉利雷诺,谁需要谁?

在今年7月20日星越L的上市发布会上,宣布其GHS2.0 智混系统,实现了43.32%的全球最高热效率、40%节油率、以及全动力域OTA,在动力、油耗、智能上都实现了全球领先,同时也将实现“中国动力”供应全球。从--三菱联盟成立以来的历史看,以小型电动车技术见长,联盟中A级车以上电动车型主要以为主,混合动力技术则以为主。事实上,从未正视过的混动技术。

就公告内容来看,此次合作重点是基于的混动技术平台。双方将以雷诺三星工厂为基础,生产品牌节能汽车,为品牌进入韩国市场提供机会,其实也是工厂的反向代工。的合作,就相当于,在中国委托代工品牌汽车;而在韩国则由代工品牌汽车。

据了解,2020年营业收入下滑了21.7%至435亿欧元,净亏损达到80.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0亿元,是汽车有史以来最大年度亏损,这是促使在中国寻求合作的主因之一。选择了为主的混动节能技术,却不是其拥有优势的电动车项目,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而从外媒报道信息来看,是“请求的帮助”。

双方合作早有铺垫!

这次的合作官宣骤看之下好像有点突然,但其实双方的合作关系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开始。控股集团旗下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汽车集团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与子品牌Alpine联合进行电动跑车的研发。双方将结合各自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探索联合服务咨询体系的开发。此外,借助Alpine的汽车赛事平台,双方也在研究整合从一级方程式赛事到电动方程式赛以及耐力赛的计划。

2021年4月,汽车集团以第一个亚洲会员的身份,正式成为IATF国际汽车工作组第10家汽车集团成员,并拥有董事表决权,将与其它9大国际汽车集团以及欧美各国汽车协会,共同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制定,推动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也是这一组织的会员单位。

雷诺面对中国市场的策略

1月14日,集团正式发布了“Renaulution”全新战略规划,针对集团接下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企业战略方向、平台调整、产品规划布局、各品牌发展规划等几大方面。该计划共分三个阶段并同时启动:1、复兴阶段(Resurrection):从现在至2023年,主要专注利润率和现金流;2、创新阶段(Renovation):至2025年,持续更新产品阵容,以提升品牌盈利能力;3、变革阶段(Revolution):2025年之后,的商业模式将转向科技、能源和移动出行领域,使集团成为全新的出行价值链的领跑者。

至于涉及中国业务方面,“Renaulution”战略规划就指出,未来会主攻电动车和轻型商用车,重塑在中国的商业模式,利用在中国的资产,同时借助中国产业生态系统,为中国以及全球市场开发新的移动解决方案。那么未来会否与组建新的合资企业来开发新车呢?

2020年4月,宣布与东风汽车分道扬镳,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的燃油乘用车市场。但在中国还有三家合资企业,分别是易捷特(主攻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新能源(主攻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和华晨(主攻轻型商用车领域)。只不过,这三家合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以及消费者口碑都相当弱。

而此次与的合作,他们声称要“双方将建立一种创新型合作伙伴的关系”,或许成为的技术、平台以及车型供应商;设计风格和logo则仍属于。另外,在欧洲本土原有的车型可能暂时不受平台影响,日后欧洲的和中国的可能拥有两套体系,简单来讲就是特供车。

未来的想象

集团计划到2025年推出24款产品,至少包括10款纯电动车。针对中国市场,诺集团表示目前的战略重点是电动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将开发本土品牌车型。目前已经在东欧、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区域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覆盖,拥有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点近400个,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进入到欧洲、日韩、美洲等汽车发达国家。而汽车作为全球知名品牌,至少在欧洲这个汽车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底蕴,合作顺利之后必定能够帮助在欧洲以及更多的全球市场发力。

导入技术和平台,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对欧洲汽车品牌的反向输出,表明中国汽车企业已经从简单产品贸易,走向“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对来说,这场合作不仅让获得了拥有123年历史汽车品牌的认可,还带来了品牌溢价能力和知名度上的提升。而此次与的合作,也可以看到双方将建立一种创新型合作伙伴的关系。

标签: 雷诺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