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你有多在乎车内的异味?且看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

大家在购买新车的时候,坐进车内时,总会感慨,啊,这是新车的味道,其实这些气味是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的,那么这次我参加的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分享会,根据研究数据破解气味管控技术难题,助力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需求的日益增长,车内异味影响着身体健康,优化车辆制造材料,消除异味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对改善车内气味的诉求,深度分析车内气味行业现状,引导企业开发气味更加舒适的汽车产品,联合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工作,通过气味调研和市售车型气味解析这两个层面,按年度开展气味研究报告。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致辞


汽车作为消费品的重要性,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汽车的立足点将更加偏重使用和消费导向,促进汽车服务,推动汽车消费转型升级。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市场,如今汽车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融合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汽车质量缺陷和召回事件的时有发生,引发了各界对汽车质量的广泛关注。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15次,涉及缺陷车辆430.85万辆。

 

随着全社会卫生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需求的日益增长,汽车的健康环保性能已成为消费者选车、用车、购车的重要考量。据中汽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内环境要求更加苛刻,同等条件下更偏好车内气味等级刺激性小且易消散的车型,因此汽车产品的绿色环保性能,越来越成为汽车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冬昶致辞


进入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环境保持稳中向上的态势,中国汽车市场也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据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1-6月我国汽车市场实现终端销售1322.6万台,同比2020年增长31.3%。

 

伴随着我国汽车企业的强势回暖,汽车企业更应当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汽车座舱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活动空间,车内空气质量成为衡量汽车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用户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汽车内饰材料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容易造成车内异味产生,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车内异味的投诉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相关汽车品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深入研究车内气味问题,提升汽车行业管控水平,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委托和支持下,中汽数据依据多年气味研究技术积累,联合相关研究机构,按照年度开展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的各项研究工作。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外聘专家刘雪峰分享研究成果

2021年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的研究背景从市场层面分析,包括车内健康涵盖空气质量(车内异味和VOCs)、颗粒物过滤(PM)、静音(噪音)、无害材质(禁限用物质)、防辐射(电磁辐射)、抗菌抑菌(微生物)、防过敏(致敏原)等领域,其中车内异味是消费者对于车型健康品质的第一印象。

从技术层面看,由于车内气味问题的复杂性,汽车企业在气味管控方面仍存在技术难题,难以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截止2021年6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高达27728宗,其中,2021年上半年有1600多位车主实名投诉,对相关汽车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021年1-6月车内异味投诉量TOP10企业集团中,上汽集团投诉量排在第一位,其中,上汽大众占比36%,上汽通用占比18%。值得注意的是,进口车Jeep宝马也进入投诉榜单,分列第6、8位。

研究报告2021年上半年完成10款车型气味数据采集工作,包括自主品牌3款,合资品牌3款,外资品牌1款,轿车3款,SUV7款。分别针对高风险气味物质指标和气味综合分析指标进行具体分析。

 

气味物质解析结构——高风险气味物质,物质种类:常温条件下主要是芳香烃类、醛类、酯类、醇类等物质;高温条件下增加了烯烃类、胺类、酮类物质。排名较高的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高温条件下车内散发的气味物质浓度明显升高。

 

根据气味物质解析结果——高风险的气味物质,在常温条件下,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5个的车型占比32%,低于5个的车型占比68%;高温条件下,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4个的车型占比36%,低于14个的车型占比64%。

 

气味类型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皮革味、发泡味、溶剂味和刺激味;某些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

 

中汽数据选择了10款典型车型进行研究分享,根据筛选的车型分析,在常温条件下,高风险物质数量优于均值的有7款车(名爵EZS思域荣威RX5 MAX帕萨特伊兰特宝马X3、Modle Y),在高温条件下,高风险物质数量和气味客观强度优于均值的有5款车(Modle Y、)。

气味愉悦度优于均值的只有1款车是Modle Y,这款车的部分气味物质在高温时低于常温,该车型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配置,当车内温度达到一定的警戒线时,车辆会自动启动换气功能,使得在高温状态下,获取到的车内重点气味物质数值较低,使得在高温条件下,气味客观强度、臭气浓度、气味愉悦度与常温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在这三项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了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和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这些第三方协会、数据和研究机构联合制定的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用车环境。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