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EV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试驾了秦PLUS EV

最近比亚迪秦PLUS EV全国巡回品鉴会终于来到了广州站,买买君本人心念念想试驾已久的车型—— EV终得到圆梦。


虽然买买君本人一直想试的是DM-i的版本,事实上我个人认为EV版本存在的意义不大,毕竟DM-i它已经带有一定的纯电车特性,并且没有续航焦虑,EV版本是可有可无的,直到一天的体验下来后...似乎明白它存在的意义。



由于此次试驾活动相当之紧凑,因此本文的篇幅也会随之而变得紧凑一些(其实就是懒...),外观、内饰、动力这些东西已经有很多媒体老师讲过多遍了,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那么本文主要谈谈个人实际的驾驶/乘坐感受,以及根据同车的媒体老师口中所描述的感受,从而延伸出一个思考。



前半段是同行的媒体老师先开,那么则先从乘坐的体验开始吧。开始前有个小插曲,分车的时候是盲选的,毕竟买买君本人很少出席活动,认识的同行也并不多,很怕遇上同车没话题聊的状况。



结果...好家伙,墨菲定律还是YYDS偏偏抽到了全场唯一一台三位女生的车...更可怕的是其中的一位女生是小朋友,内向的买买君已经在脑补其尴尬的气氛。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路途不到一半打破“僵局”的竟是坐在我身旁的小女孩...



她指了指后排的座椅加热标识,并问道“叔叔,这是座椅通风吗?”对于突然起来的问候我有点招架不住,我瞄了一眼,看到亮着蓝色的灯,回答道“是吧”。然而她突然来了句,“不对鸭,带座椅通风为什么座椅没出风孔呢”?是哦,好像不太对劲,我在仔细瞄了一眼图标,好家伙,这是座椅加热的标识...是的,一个奇葩的灯光设定,打破了车厢内尴尬的气氛。



是的还没完,身边的这位小女孩是个十足的话痨,还反问了我一波,“叔叔你觉得后排座椅舒服吗”?吓得我立马调整好GY躺,端正坐姿后感受了一番,并回答道“座椅的厚实程度还行,带有一定的支撑性,坐垫有点稍短并且靠背也有点偏直了,稍微再倾斜那么一点就好了”。她点了头说,“对鸭,没我家的宝马坐得舒服”。我...Emm



经由一翻问候,气氛再度僵持...此时的我默默地静下来感受了一番,在遇到一些行驶比较缓慢的跟车路段,时不时感受到车子稍微有些许窜动,但要刻意地去感受,体感不算不太明显,这时的我初步判断是老师的脚控制电门频次有点急。



而在过一些桥面的接驳位以及碾压过一些减速带的时候,买买君着实有被惊艳到! EV可以感知这车的底盘相当的紧凑,滤震处理也比较的直接爽快,竟然能够在一台国产电动车找到了欧洲底盘的质感,对此我感到相当满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我是坐在后排的哦!


但也不是说它十分完美,在过一些细碎的路面以及过一些连续的减速带时,就存在一些多余的小跳动,不太贴服路面,但考虑到在这个价位能做到这样的水准已经是相当难得了。因此,我能给 EV的底盘表现打出7.5分的好评,后排的舒适程度我也只能给7分吧,个人还会喜欢软踏踏的沙发>.<



来到午饭时间,恰好有一个小的互动环节,随机抽取两位“幸运儿”来评价一下PLUS EV这款车以及来开过来时的驾驶感受。是的,又是那么巧抽到了我...同车的女媒体老师来分享驾驶感受。



她表示该车的颜值很符合她的胃口,尤其是那Dragon Face 3.0的设计语言,看起来就像缩小版的汉,两侧的小鱼鳍设计颇有几分玛莎的韵味,开起来就很平顺并且非常之安静,动力也很直接开起来就很轻松愉悦。



而来到男性媒体老师这边则比较注重去感受它的动力响应性以及操控性,并为此也打出了很高的评价。



通过二者的描述不难看出,女性消费者第一眼更看中的是颜值,其次是乘坐的舒适性;而作为男性消费者则首先关注的是动力,其次则是操控性。而 EV则恰恰把二者的关注点很好地融合在一切,在两者之间取得的平衡,这是相当之了不起的表现了。



回程的路段的则是由我来驾驶,而在驾驶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此前的几个问题,1.窜动 2.与插混的区别。


当然,买买君本人也是很识相的,毕竟车上有小孩试车还是得相对安全(温柔)一点,激烈驾驶是不可能的了,但调戏电门还是可以的。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在一般模式下电门的响应性已经能够很好地跟随驾驶者的意图,动力真的可以做到随踩随到,有意思。



直到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手贱切换了ECO模式,Emm...前1/3很“空”有点像小排自吸车需要拉点转速动力才上来的感觉,不建议这么折磨自己。而在Sport模式下,它的动力输出就很离谱了,点一下电门动力来的非常迅猛,爽是挺爽的,但仅局限于驾驶员,乘员就恨不得把驾驶员按在地上摩擦...爽了一阵子之后,还是决定切回一般模式,生怕后排的小女孩来一句问候“giegie,您礼貌吗”?



而那窜动的问题似乎也得到解释, EV在低动能回收时,它的反制动力并不明显(甚至无感),而在高动能回收时确实感知会比较明显,但并不存在说有太过于强烈的拉扯感,和特斯拉相比简直不要太友好,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那么此前,另外一位老师驾驶时产生的些许窜动的问题似乎也说得明白了,一但脚部做出些许收油的动作,动能回收就会介入,而这时候有一定的制动效果介入,自然会产生有些许的窜动。



那么回归到最初的问题,EV版本是可有可无吗?答,不是!至少EV版本它的静谧性以及恐怖的加速性能是插混版本目前暂时是无法做到的,当然倘若你的日常使用场景是需要经常跑长途,则比较推荐插混版本,毕竟加油还是简单粗暴啊。



一天的试驾体验下来,它所处的高度,不能说全面超越传统合资品牌吧,至少它在众多车型当中,已经是一名比较出色的选手了,更何况它的售价还能做到如此亲民,实属难得。



当然以上的一切均为个人真实的驾驶感受,仅供参考。车还真的要试过之后,才知道现在的国产车到底好在哪里,哪些地方打动自己。

标签: 试驾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