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最后被打脸!自命不凡的特斯拉让国产车雪上加霜?

从4月份开始的河南女车主车展维权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再到温州男车主120km/h的撞车事故互相扯皮,外加大大小小号称“刹车失灵”和“突然加速”等“失控”的投诉,有关特斯拉Model 3的热门新闻一件接一件。



如今备受关注的两大维权事件,河南女车主不愿验车,事情无结果,进入“全体吃瓜”状态。




温州男车主前些日子已经收到温州汽车工程学会对事故车检测的报告,通过提取车内黑匣子(EDR)数据进行分析,温州男车主事发时确实未踩刹车,反将油门当刹车使用,这与温州男车主一口咬定“不存在误操作”一事形成悖论。



至此,其中一场闹剧基本可以定调,另一场闹剧如果河南女车主不同意提取车辆EDR数据,那注定只是以默剧收场。


那这波劳神伤民的“特斯拉刹车失灵”大舆论事件,除了被赚了一波又一波的大流量之外,还能图啥?




图时间管理大师的电动马达臀,还是图吴签的自命不凣?显然都不搭嘎吧?


何况此前有位Model X车主因为“无理维权”不小心“自曝”前排维权车主联合地方媒体炒作,让这几场维权大瓜看醉了众生。


除了国内一些不落名的“维权事件”外,国外近期有关“雨点大雷声也大”的事件也发生过,例如美国当地6月10日,Model S Plaid在弗里蒙特工厂正式对用户开启交付。


但是,就是这么一台搭载了三台电机,最大功率高达1020匹,零百加速仅需2.1秒的Model S Plaid,居然在不到一个月内就出现了“自燃事故”。


根据车主反馈,这台Model S Plaid是首批250辆交付的新车之一。



不管是新车交付,还是自燃事故,国内早已开启预定的同款Model S Plaid也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向国内用户交付。


但在7月16日,Model S plaid 官方涨价了6万,最新售价105.999万,长续航版则涨价了3万,连同Model X 长续航版也跟着涨价了3万,来到87.999万。



百万级的Model S Plaid或许离我们甚远,但此前Model Y临门“大降价”已经让人振臂高呼了一次。


不管是Model 3的维权事件,还是海外Model S Plaid的自燃事故,我们暂且都放在一边,把焦点先聚焦在Model Y的身上。


来看看这台暂时还无负面新闻缠绕的“新车”,通过“大降价”,到底伤害了谁?

 



国产版Model Y上市之初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33.99万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售价36.99万,这个价格相对现在仅25.09万起的Model 3确实贵出不少。


但从Model Y首批国产版交付量来看,从1月份的1641台爬升至6月份的11513台,革新了传统豪华品牌同价位SUV维持多年的格局,而Model 3也曾是这一幕的破局者。



上市之后也避免不了“降价”的大动作,7月8日发布了Model Y的降价信息,不对!严格来讲是新款车型上市,价格下探。


所以Model Y后轮驱动标准续航版上市时定价27.6万,结合3月份Model Y就曾涨价过8000元,最后Model Y后轮驱动标准续航版比全轮驱动长续航版足足便宜了7.19万。



至此,标准续航后轮驱动版27.6万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4.79万高性能全轮驱动版37.79万


从3字头迈入2字头,7万块的价格下探,让标准续航版Model Y开售第一天就狂斩1万多台订单,即便到了第二天也有5000多台。


2天单一车型的订单量超过蔚来2个月全系车型的交付量之和,势头有多猛已经不用过多描述。



便宜,永远是真理,尤其在品牌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位置时,Model Y和Model 3一样,都重新定义了这个级别车型的高度。


有价+有量的双重狙击下,其实最受伤的还是辛苦维持缓慢增长的、理想和比亚迪等国产车,同时也对合资车产生了冲击。


蔚来能干得过特斯拉吗?我们仅从狭义的单一车型来看,目前不能!




能够与Model Y对抗的车型有ES6EC6两款,我们以6月份的数据来看,ES6交付了3755台,EC6交付了2830台,总计6585台。


Model Y的11513台少了4928台,而6585台的交付成绩已经是ES6和EC6两台车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可别忘了,Model Y现在有了标准续航版的助攻,一旦产能全部跟上,那么将会把ES6和EC6甩得更远,两者的差距可视程度非常清晰,何况这还是一台车单挑两台车依旧遥遥领先的局面。



我们以蔚来ES6为例,70kWh运动版官方指导价35.8万,在不做任何付费选装的情况下,整车补贴后售价34.648万,比Model Y标准续航版足足贵出7.048万,如果是EC6同配置车型,也要比Model Y标准续航版多了7.76万。


曾在3月涨价之后的Model Y最低要价35.59万,几乎跟蔚来ES6和EC6处于同一定价水准,如今Model Y祭出磷酸铁锂+后驱单电机的入门组合,直接将售价干掉7万,这对消费者来讲真的“香出屏幕”。



这绝非是盲目吹捧的立场,对于花钱的用户来讲,在品牌高度加成的前提下,一台更便宜的竞品诱惑力太高了。


尤其纯电续航只少了69km,零百加速时间只少了0.6秒的情况下,用这7万的成本来替换,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也是Model Y标准续航版在开售仅2天就拿下超1.5万个订单的重要原因。



如今/EC6和Model Y在竞争关系上开始出现分层,它们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同台对手。


换句话说,优先花费27万考虑Model Y的用户,可能之前考虑过BaaS服务,这可以为自己砍掉前期7万的预算,并顺理成章把把“够不到”/EC6产生的纠结化解掉,直接视Model Y为选购目标。



但是预算充足,愿意花费35万考虑的用户,被Model Y抢走的客户也为数不多,未来Model Y标准续航版将跟Model 3一样成为单一车系需求量最大的车款。


这部分用户对两个品牌的选择会非常鲜明,但Model Y更实惠的价格已经开始收割更多潜在的用户。


尽管车型平均售价做到了43.47万,比BBA和都要高,可这也意味着收割更高端的用户体量远没有中端用户体量来得大,这点Model S和Model X在Model 3出来之后已经做了示范。




30万级的理想ONE是当之无愧的“新星”,当然,用“新星”来形容有点臭不要脸,毕竟改款车型都出来溜达了,也算是新势力里的半个经验“老人”。


但这点细节放在今年理想汽车的整个表现来看,“新星”的身份代入并不矛盾。6月份销量破纪录,首次突破7000台达到7713台,同比增长了320.6%,环比增长了78.4%。


1-6月份,总交付量达到30154台,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0654台,这个成绩对来讲是具有历史意义。


透露,6月份新增订单量超过1万台,如果产能与交付进度允许,已经能够“实现”月交付量超1万台。


这对于一台33.8万的中高端新能源车来讲非常难得,晚起步的现在已经逼近单月全系的交付量了(8083台)。


但是,这对理想ONE来讲还不够!



的降价让面临着跟/EC6一样的问题,对手的门槛更低,势必会让原本的对立格局产生单边翘板现象,尽管在接下来几个月才能确定谁比谁具备更高的潜力和更稳的市场表现。


但“犯规式”的第一性原理对所有车企来讲都是定时炸弹,狂砍7万多的售价,让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



尽管的用户和用户有着本质上的用车差异需求,但不排除在改款涨价1万后,6.2万的价格差让部分用户在取舍之间有了偏向选择,不能说毫无影响,但也无法高举“保稳”的姿态。


如果说还能凭借一款车型一个配置一个价格,以及无续航里程焦虑的增程身份猎取定向需求的用户,那么像岚图Free、大众ID.6等同为30万级的中高端新能源车才开始陷入尴尬的局面。



为了冲击高端市场,东风集团的岚图Free双路线推进,一款岚图Free给了纯电和增程式两种版本选择。


但这个价位里,纯电有,增程有理想,他们已经成为细分市场里的头部三强,论话题效应、品牌关注度,高端定位认可度等,岚图的风头并不出彩。


尽管岚图Free的外形设计很精彩,沉降式中控屏很有创意......但这个级别的用户同样注重品牌影响力和口碑。


岚图显然是新秀,而且还是未经过市场验证的新秀,尽管背后有集团背书,但也抵挡不住最后吃蛋糕的人才刚开始尝味。


 

同理,ID.6纵然是第二款国产的ID.产品,且中大型纯电SUV的身份更取悦大家庭用户,但不到24万的起售价只与中型燃油SUV途观L相当,更不敢直接看齐自家的途昂

 

即便ID.6系列最高续航里程已经达到588km,也有开迈斯充电网做售后充电保障,全系标配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


但也不足以让ID.6成为一款颠覆性的纯电产品,尤其传统燃油车企已经被迫改变旧世界的生存法则,甚至成为新世界新规则的追随者,而不是引领者。

 


一向在产品和价格战略上玩得溜的,这次也免不了重塑纯电产品的矩阵,暂且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自我认知,甚至是孤注一掷

 

更别提依然油改电的EQA,EQB等奔驰电气化产品;依旧桀骜不驯的奥迪e-tron、捷豹I -PACE等品牌开局之作;就算是宝马iX3,都免不了受到的冲击,“只敢”吆喝39.99万开卖。

 



所以,Model Y最大的对手是所有新势力和传统品牌的竞品车型,标准续航后轮驱动版的上市,伤害的是所有暂时在“舒适区”自我陶醉的车型。


别看它的舒适性很一般、配置也不算出色,但遵从品牌一贯的高性能、高操控性、高续航和FSD的行业风向标,这足以让用户认定的产品属性。


何况购买的用户,很大一部分只是需要一台“”,而不是在意空间多大、乘坐多舒适、配置多高、用料多良心、品牌背书是否比BBA靠谱等。



从这点去理解,我们很容易能明白一点,不管是Model 3还是Model Y,能月销1万多至2万多台并非偶然。


不仅仅是消费者追着跑,车企们也都向发起冲击,拥有领头羊头衔的它被消费者所追捧,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何况价格便宜只是原因之一,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直营充电网络,V2和V3超充桩的快速补能,也是很多车主考虑这个品牌的一大因素。


所以Model Y在30万级这个市场中,正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在电动车高端化的趋势下,Model Y对所有对手虎视眈眈,也是其他对手虎视眈眈的目标。



 

说到这个份上了,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理想等新势力,谁能与Model Y平起平坐,或者实现赶超?如果手握30万,只考虑购买新能源SUV,你会把Model Y当作第一选择吗?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