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辉昂和威然,谁是上汽大众最失败的车?

  • 作者: 车辙
  • 2021-07-28 13:16
  • 1731

“随着最后一辆辉腾驶下德累斯顿透明工厂的生产线,大众品牌的旗舰轿车步入了历史……”

这是五年前,上汽大众推出辉昂的时候,各家媒体都烘托得大差不差的背景。出于不同的原因和角度,有的人说就是的接班人,把的形象一下子就拉上去了;有的人则更严谨,认为冷冰冰的终究无法与艺术品般的相提并论,只是名字稍微有点像罢了。

诚意换失意?

无论舆论风向如何,当年素有“上汽大众的奥迪A6”之称的可是真的有点“料”,因为上汽大众把当时那一代奥迪A6L(C7)的东西搬到了身上,比如EA8373.0L机械增压发动机、带托森机械式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空气悬架等。

只是大家现在已经无法在配置表上看到这一套东西了。

2021款的辉昂已经取消了六缸四驱的版本,全车系也精简到了只剩三款380 TSI配置的车型,真是好不单薄,完全没有了五年前的那种气势,唯独剩下MLB纵置平台这么一个光环,然而却也是老的了(新的纵置奥迪都是MLB Evo平台)。

这当然是因为在上市之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反响,2016年10月上市之后,足足等了一年才在2017年10月等来了突破2000辆的月销量,随后又马上在2017年11月突破了3000辆。

但这并不意味着终于要迈入上升通道了。

因为紧接着的2017年12月,就比上月多卖出了200辆而已,而月销3200多辆的成绩单,就是职业生涯的巅峰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卖得比当时的皇冠还少(蔑视脸)。大多数时候月销量都是在几百辆或是一千多辆徘徊,可以说是非常“稳定”。

其实我们不认为在产品力的表现上有什么问题,毕竟硬件基础和规格摆在那,配置上还带着诸多诚意,比如从中配就开始配备的电吸门,这无论是在五年前还是现在,在豪华品牌的同级别车型上都是想都不用想的。高配车型甚至还有夜视系统,后排座椅还能调节角度……

导致在市场上默默无闻的,或许还是品牌力的问题。

上汽大众给制定了一个介于奥迪A4L和A6L之间的价位,综合的产品力、配置水平来看,相当于定位比A6L低半级,不算过分。

但这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当车价达到30万以上的时候,消费者购买的就不仅仅是产品力或是配置带来的便利和享受了,形象很重要,而形象之中,品牌LOGO又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花十几万或是二十几万买一辆大众,或许还是挺体面的,但是花三四十万买大众,即便你怎么吹它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吹不响的。

况且这个价位区间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所以“加钱上A6L”会是更主流的选择。

这时候你会说了,同样是上汽大众,同样是30万以上的价格,怎么途昂就卖得还不错呢?主要有三个不同:

首先,是个大七座SUV;其次,的“大”是同级别没有对手的,优势非常突出(当然了,在弱项方面也非常弱);还有一点,的主流车型(2.0T)价格都在35万以内,而最开始的起售价就是34.9万,中配已经步入40万以上的区间了。

所以,的失败,是上汽大众对市场误判的结果,不是车不好,是市场不需要这款车,这正好与是相反的,车本身确实一般般,但市场需要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如果说是上汽大众向高端化迈进的第一步棋子,那么威然应该算第二步了(就不配拥有姓名吗?是的)。讲真,从车辙君个人的角度来看,是给我留下过不错印象的车,而威然嘛,偶尔在路上见到,竟然第一时间都想不起它的名字,只知道这是上汽大众推出的一款很奇怪的MPV——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

关于奇怪的地方,我们之前有一篇文章已经介绍得比较透彻了,这一次主要还是讲讲它在市场上的表现。

的销量走势似乎比略好一丝,去年5月份上市之后,很快就突破了3000的月销量,但与差不多的境遇是,职业生涯巅峰目前定格在去年9月的3827辆。而今年的前五个月里,总共卖出去的数量还没有去年9月的一个月多,也没有别克GL8一个星期卖的多。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上汽大众推出就是为了打上汽通用的,但从在路面上出现的频率就能看出来,自然没打赢,并且是以大比分落后。实际上,GL8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牢固的群众基础,只要是商务接待用车,基本上就是GL8的表演时间,而且是新老款GL8一起表演,新的叫ES陆尊,老的叫陆上公务舱,涵盖23万~50万的MPV市场,就问你服不服。

俗话说的好,世界上有两种别克,一种叫GL8,另一种是其他。虽然这句话不严谨,但也反映出了GL8在别克家族中的地位。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目前在售的别克品牌车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竟然就是GL8了。

大众作为在中国市场品牌力还不错的品牌,看起来的确有能力在商务接待类MPV的市场将挑落。

但恕我直言,大众着实没有在这款产品上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处处可见的SUV魔改痕迹在实际体验的诸多细节上都露了馅,大得没有必要的尺寸却没能带来空间上的优势,更别提行驶过程中的安稳程度不及对手。

要知道,商务接待常常要面对客户贵宾,容不得各种细节的怠慢。如果是家用,那就更是敬而远之了——试问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有多么的低才会沦落到要开这么一辆极难停车的巨无霸?

说个题外话,去年车辙君参加某个大众品牌的活动时,看到接送相关领导的车辆也是,而不是大众,实在是耐人寻味。

上汽大众与高端化“八字不合”?

在一汽-大众有奥迪的背景下,我们能够理解上汽大众为什么要推出像这两款更高定位的车型,高端车型利润高嘛,眼巴巴地看着一汽-大众通过奥迪品牌在中高端市场赚个盆满钵满,当然是难受的。

不过高端化是个大难题,尽管大众一直以来都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有着不低的地位,但也远没有达到能与BBA这种豪华品牌相提并论的水平。

事实上,从的例子来看,大众的品牌号召力倒是低于我们的想象,大概也低于上汽大众自己的预期。

毕竟论及高端车或者说豪华车,除了BBA这三个相对主流的德系豪华品牌之外,他们周边还有一大溜的“第二阵营豪华品牌”,拿大众来跟他们任意一个来比拼品牌力,或者说是品牌溢价能力,大众应该都是比不过的。

其实不只是大众,其他非豪华品牌大概也是如此,不也是一步步地从对手是A6L降格至A4L,却也完全没有回天之力,然后“化蝶”并附在其他一汽丰田的车型上了吗?

所以,上汽大众拿出了另一个解题思路:我要产奥迪!

那么谁是上汽大众最失败的车?

一方面是产品力失败的,一方面是产品力不错却不被市场需要的,失败的方式不同,要说清楚哪一个更失败还真不容易,总之对于上汽大众来说,这两款车的市场销量都是未达到预期的,都不成功。

当然了,目前才上市一年多,我们现在盖棺定论说它是失败的似乎为时尚早——其实也不早,这车就是很奇怪,既要出头,又要妥协。

那么谁更失败呢?反正不是高尔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