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新车快评#星越L预售以来的营销如何让消费者态度发生变化

各位星越L的盲订用户等久了吧?从4月底的盲订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订的车还没有到。这个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要是跟市面上正常销售的车型相比,这个时间确实有点长;要是跟比亚迪的DM-i车型4~5个月的提车时间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按照目前这个态势,提车时间赶上比亚迪的DM-i车型应该问题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段时间确定了7月20号正式上市,然后官方也给出承诺,7月5号正式启动交付行动,这个提前批次的交付只针对盲订用户。按道理来说,从7月5号开始,应该陆续就有人收到车辆了。今天7月8号了,请问有人提车了吗?关心这辆车或者盲订这辆车的人,在各种平台论坛里看到有人发提车贴了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很多盲订的用户五号之后发现没有提到车,开始打电话询问4S店车辆的情况。然而不管什么地区,好像很多人得到的答复大致都是一样的,问就是车已经在路上,大板车已经上路好几天了。据有很多人反映,很多当地的经销商已经有车辆到了,但就是不交车,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



7月5号后没有按承诺交车就算了,吉利给出了一个补偿政策。就是7月1号之前全款盲订的用户,如果车辆延迟交付的话,经销商每天会赔用户50块。很多人一看这个政策,觉得车辆延迟交付倒也还好,至少还有补偿。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这同样是个文字游戏。为什么?首先赔你这个50块钱的前提就是你要全款预定,车辆到店签合同了才算交付的开始,签完合同之后没有交付才算延迟赔付。但现实情况是,没有多少4S店敢签这个合同,因为赔偿消费者的是经销商,不是厂家。所以说到底这个延迟赔付50块钱也是个噱头。



为什么上段会说同样是文字游戏呢?因为不止这个50块钱的赔付政策,其他的政策活动也是如此。首先来说说名号最响的文字游戏,多退少不补政策。对于预售价的车辆来说,下订单的用户在车辆正式价格出来之后,如果正式价格比预售价要高的话,预定用户不需要补差价;正式价格比预售价低,多的钱会退给用户。




仔细想想就会,纵观汽车圈所有车型,也没有几辆车的正式价格会比预售价还要高。正常的正式价格都会比预售价要低,按照吉利的习惯应该低三五千左右。所以这个政策只会出现多退,绝对不可能出现少不补的情况。多退也就是正式价格比预售价低几千块,把多的钱退给你,就相当于提前预定的用户还没有优惠,比其他厂家几千块抵几万的政策还鸡贼,换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名头,没让大家察觉出来。



接下来就是不试不比不卖的政策,相信很多人也听过这个政策,之前的星瑞上市之前也是这样。难道这辆车真的是不跟其他车比较吗?真的不卖吗?怎么可能呢!这么说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引你去4S店试驾,体验吗?网上看参数,看车评都是虚的,只要你到店了,别管最后成没成交,至少可能性更大。而且现在厂家对经销商的试驾率有非常严格的考核。



7月20号正式上市之后,7月1号之前盲订的用户8月底之前才能提车,7月1号之后盲订的用户只能等到9月后。很多人说这是因为车机芯片产能的问题,因为搭载的是最新的骁龙8155的车机芯片,所以供货不足很正常。隔壁刚上市不久的摩卡也是8155的芯片,为什么这辆车能够正常交车呢?对吧!



骁龙8155是最新一代的车机芯片,这个芯片无论从算法,性能,功耗等各方面相比之前的产品都有不少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这个芯片支持5G网络。在早期的官方宣传中也说这辆车支持5G网络,然而现在变成了4G。还有之前很多人去4S店问这辆车有没有内置行车记录仪,之前说的是全系搭载内置行车记录仪,而现在似乎只有顶配才有。



从上海车展的第一批盲订再到5月初的第二批盲订,很多人觉得这车的产品力各方面都不错,怕没有盲订的名额。所以厂家后续也在线下开启了盲订卡,也就是去当地的4S店拿盲订卡去获取盲订名额。很多人也是怕盲订名额没有了,赶紧去4S店问。神奇的是,不少用户到店去问的时候销售几乎都说,哎,剩最后两张了,要订就赶紧了,所以很多人就赶紧下订了。结果这两天有人去店里问,还有盲订卡。之前不是说最后两张了吗?怎么现在还有呢?说白了,这就是销售套路嘛。



前段时间吉利官方也公布了成绩,预售超两万+的订单。但很多人似乎并不看好这个销量,第一就是后续的产能问题,第二就是盲订的数量里面还会涉及到退订的用户。



当初吉利的ICON预售的时候,官方同样也是发布了成绩,预售近3万的订单。可是后来这车上市之后的表现并不算太好。其实这辆车的销量不好主要还是因为三缸,因为这辆车的定位过低,售价也不高,所以不好用2.0T的发动机。目前吉利很多车型用的都是所谓的沃尔沃技术的发动机,都是打着沃尔沃的名头。



所以吉利现在非常缺一款小排量的,加92号汽油的四缸发动机。自家老的1.4T,1.8T的发动机油耗高,动力差。其他国产厂商近两年都发布了自己的最新发动机,所以吉利自研一款自己的发动机才是王道,打着沃尔沃的名头并不是长久之计。



还有很多人吐槽用CMA平台,也不是真正的沃尔沃发动机。其实这辆车无论从动力,内饰,用料,配置等各方面来看,都是很不错的。之所以被说价格贵,就是因为定位问题。官方给这辆车的定位是紧凑级SUV,而实际的尺寸已经达到了标标准准的中型SUV的大小,所以如果当初官方给这辆车的定位就是中型SUV的话,也不会惹来现在这么多的争议,毕竟这辆车各方面的配置,用料都对得起这个价格。



但很多人说如果用的是沃尔沃SPA的平台,标准的沃尔沃T5发动机那我就买了。我们退一万步说,就算用上了SPA平台和T5的发动机,不会买的人他还是不会买。这个跟用什么平台,什么发动机没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车标,如果把吉利的车标换成沃尔沃,那就有人买单了,也不管你什么平台,什么发动机,毕竟这套动力总成也不差。北汽的BJ90不就是换壳的奔驰GLS吗?便宜那么多也没见有多少人买,不就是因为车标的原因嘛。




正式上市之后,这辆车的交付过程希望不要再出什么差错,如果后续再出来什么政策延迟交车的话,那可能很多消费者就忍不了了。这款车的产品力确实很棒,很多人也想支持国产。但支持国产也得有个理由,不断的消耗消费者的耐心,打着自主的旗号收割爱国的百姓并不是一个大企业的所作所为。如果你是的盲订用户,目前你是否已经提到车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