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从小鹏G3到G3i,紧凑级燃油车的堡垒能被攻破吗?

纯电动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难不难?


难,也不难。


蔚来ES8,中大型纯电SUV, 5月销量1412辆;沃尔沃XC90,中大型SUV,5月销量1342辆,电动车销量反超燃油车。


特斯拉Model Y,中型纯电SUV,5月销量12728辆;宝马X3,中型SUV,5月销量14611辆。电动车销量接近燃油车。


威马EX5,紧凑纯电SUV,5月销量2375辆;丰田RAV4,紧凑SUV,5月销量18865辆,电动车销量只有燃油车八分之一。

以上三组数据,正好反映了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的发展格局。在2020年初国产Model 3的带领之下,中级车以上的市场逐渐出现了纯电动汽车赶超传统燃油车的迹象,而在50万元价格段,更是以一己之力超越了同级别一线豪华产品。


这种繁荣景象一度让人们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消费者十分乐意放下对纯电动汽车的成见,去了解、去拥抱纯电动汽车。根据我们在佛山的观察,消费者对蔚来、理想这类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与喜爱,完全不是出自于牌照、限行的考虑。


但是,在用户群体更为庞大的紧凑车市场却是另一种局面。5月仅有一款紧凑级电动车跻身销量前十, 广汽AION S销量4905辆,只有紧凑燃油轿车销量TOP 日产轩逸的12%,而这已经是B端采购为贡献销量之后的成绩。

可以想象,那些销量前十之外的紧凑纯电动汽车,是如何被同级别燃油车远远抛离。


为什么高端纯电动车对同级别豪华车的超越,无法在紧凑级车市场得到复制?口嫌体直的消费者早早就总结了购买建议——越级。


纯电动汽车的越级体现在哪里?

首先是动力,平均售价在50万元以上,双电机四驱拥有百公里加速4.9秒的快感,接近性能车的水平;而同级别的进口最高配置也只能跑出百公里6.7秒。


其次是空间,同样的中级车定位,即便是不追求空间的后驱也能在更紧致的造型里布置更宽敞的轴距,宝马3系只有长轴版本才能与之相比。

账面数据之外,还有蔚来、特斯拉这种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配置上的拉满,以及纯电平台布局先天的驾控质感优势。再者,造车新势力主张OTA、科技配置常用常新,让这些习惯了传统造车思维的传统豪华品牌措手不及。


至于早期常常被诟病的续航问题,在预算充足、拥有自家车位的豪华车用户看来都是小case。笔者的一位朋友最早买了蔚来ES6三四天就要充电一次,但是有自己的充电桩,电费与家里另一台奥迪Q5的油费相比,不值一提。


既然电动车的优势如此容易呈现,那紧凑级市场的纯电SUV能不能也用越级优势打败燃油对手?


我们不妨以小鹏G3为例具体展开。

在没有推出低价的磷酸铁锂版本之前,小鹏G3的售价是14.98-19.68万元,一种动力、两种续航。


先看电动车最容易秀肌肉的动力。小鹏G3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8.6秒,相当于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本田XR-V 1.5T的水平。只不过,XR-V的1.5T动力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只有220N·m,百公里加速8.9秒,主要输在低转速区间的动力响应。最终呈现出来,小鹏G3会有更好的起步加速快感,但谈不上越级体验。


再看家用紧凑车最看重的空间。小鹏G3的定位是紧凑SUV,车身长度4450mm,轴距2625mm,但是很显然它的空间利用并没有体现出纯电车的优势,车身长度比本田XR-V多了122mm,轴距却只超过XR-V 15mm。

一个可能是,小鹏G3的来历并非纯电平台,而是诞生于一个传统燃油车架构,于是这种局限让小鹏G3也无法提供应有的电动车越级空间,更谈不上打动15-20万元预算的紧凑车用户。然而,小鹏G3坚持用运动座椅打造个性定位,以致于座舱内部的观感就更不宽敞了。


而由于小鹏G3不成熟的研发背景,导致我们在驾驶这款车的时候无法获得纯电动汽车应有的低重心和底盘质感。最大的感受是,小鹏G3有加速的轻快,却也有底盘的“轻薄”、转向的“轻盈”,这两个评价并不正面,很容易让消费者感受到小鹏G3的廉价感,从而将其定义为自主品牌,而非高级的造车新势力。最终在越级体验并不明显的前提下,败给同价位合资车型。


至于小鹏G3强调的科技感,除了电动车最常见的无按钮启动、停车,在智能互联与信息娱乐方面,早期的小鹏G3只能与荣威等自主品牌的智能车机相提并论,远没有如今小鹏P7给人的高智能。

如果小鹏是先有P7、再有G3,可能局面会完全不一样。以6月销量4730辆的成绩来说,小鹏P7已经建立了20万元以上偏高端的智能性能电动车形象,但如此一来,它与G3的关系就更远了,两者的定位割裂无益于小鹏的品牌。


因此,小鹏G3的升级车型G3i尤为重要。有了小鹏P7的经验,我们更好奇,G3i能不能在紧凑级电动车市场里给出一个越级的样板。


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小鹏G3i会采用与P7、P5一致的前脸造型,包括贯穿式大灯、灯组分体设计,与现款相比高级感提升不少,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与同品牌其他车型保持了相同的造型风格,有助于认知度的提升。

至于双拼色内饰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加入,主要作用就是扭转目前小鹏G3偏廉价的、网约车的形象,让它符合一款智能电动车应有的时尚感。但除此之外,内饰部分的大尺寸竖屏、空调出风口设计乃至方向盘样式都没有作很大改变。


另一方面,由于G3i依旧是基于现有小鹏G3的升级,车身架构与动力性能很难有大的拓展,预计在造型精致度提升之后,小鹏G3i只是强化了智能电动车的形象。

小鹏G3i将会在一周后上市,至今我们尚不了解它在电池容量方面的更新,结合目前两种续航的分布来看,小鹏G3有可能保留长续航的三元锂版本、标准续航的三元锂版本,用更合理的价格划分来与同价位燃油车竞争。


事实上,我们从小鹏G3也能看出纯电动汽车在紧凑级市场有多难打动用户。


如果没有越级体验,它很难通过更低使用成本来说服消费者——毕竟15-20万元预算也能买到很不错的合资紧凑SUV,如果选择自主品牌,将获得尺寸更大、动力更好的体验。目前动力电池占整车的成本比例仍然高居不下,定位限制了定价的紧凑纯电动汽车,恐怕很难做到中级车以上的“放肆”,唯一值得期待的是,紧凑纯电动汽车发展下去,与同价位燃油车相比不是体验降级。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纯电动汽车低用车成本的前提是拥有一个私家车位与充电桩。这对于很多紧凑车预算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大门槛。


图 | 来源于网络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