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蔚来为什么不降价?

如果没弄错的话,蔚来创始人李斌第一次表示“坚决不降价”,是在2020年12月中旬一次年会上,这说明今年元旦“突袭”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并不是李斌如此表态的诱因。

高端化这条路,早就不打算回头了。随着福特Mustang Mach-E极氪001等车型的上市,蔚来不降价的承诺能否兑现,或许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蔚来为什么不降价?

按照高层的表述,不降价的策略是为了保障现有客户的利益,其它车企都在努力讨好新客户,则更照顾已有客户的利益。像那样大幅降价,会极大程度损伤品牌和车主现有车型的保值率。

对于一向走服务营销的,这种说法是可信的,但是选择不降价策略的原因,绝对不止于“照顾老客户”这一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和的极简设计不同,产品走的是豪华品牌的高端路线,内饰的用料、做工、车身材料、悬架类型(空气悬架)等等,都是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的硬成本。综合的生产、制造成本,就比同级别的产品要高不少。

其次是服务和营销,的店面普遍设在城市的核心商业区,整体规格都比当下BBA等豪华品牌还要高不少,而投入到用户体验提升的一系列服务上的成本,例如换电站的建设、一键加电服务车、以及日常各个环节的推广、营销费用,都远高于,也高于理想、小鹏等其它新造车势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已经展现出其它品牌难以媲美的成本控制力,而动辄销量突破2万辆的规模,也会给带来远超其它对手的成本分摊优势。任何想同拼性价比的企业,在原本的品牌光环下,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胜算极低。

所以必须坚定高端定位,通过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避开的核心竞争力,开辟自己的市场。

也就是说,不愿因降价而损伤客户利益,这句话不管是否真心,在的压力下,客观环境也确实不允许去和硬碰硬。

蔚来不降价,可能吗?

从字面意义讲,不降价当然是可能的。目前的主销价位,基本在35-50万元的区间,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虽然很高,不过这个价位的市场容量也很大。BBA各自的中型SUV和行政级轿车,基本每个月的销量都能保持1万辆以上。

的核心客户,和同价位的BBA车型有很高的重合度,在电动汽车依然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只要吸引力足够,不愁找不到客户。

况且,现在可以说已经站稳了40万上下的区间,主观意愿上不想降,当然没问题。不过,汽车保持不降价,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尤其是目前还远未成熟的电动汽车。

而要聊清楚这一点,就需要弄明白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差异。

燃油车降价为什么非常普遍?

燃油车时代厂商的玩法是,在给一款新车定价时,综合自身产品力和对标竞品的价格,制定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指导价,这是厂商主观层面做的产品定位。

而在客观层面,消费者却不一定认可厂商给的指导价,于是为了促进销量,厂商都会允许4S店给客户一定的优惠和折扣,通常是厂商根据行情给出一个价格底线,然后由4S店灵活操作。最终的价格,就是消费者能买到的真实成交价。

于是,表面上不同品牌的同级车型,价格都非常接近,例如同为B级轿车的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和别克君威,主销指导价都在17-25万元的区间,却基本只有几千的优惠,稍微多一点,而终端优惠普遍在3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指导价是厂商制定的,终端价是由市场决定的,销量和优惠力度,综合反映了一款车在市场上受关注和认可的程度。只要一款车销量不好,给厂商的业绩、库存带来压力,终端降价就势在必行。

此外,燃油车普遍有一个5年左右的换代周期,期间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年度改款,当一款车的产品周期即将结束,一般都会放出比较大的终端优惠力度,但指导价保持不变。而当全新换代完成后,指导价与上一代基本保持一致,但终端优惠都会大幅缩减,然后在下一个产品周期中,根据市场的表现逐渐进行调整。

这是传统车企的玩法,到了电动车时代,、理想、小鹏这类新造车势力的形态就完全不同了。

新造车势力的降价动力,为什么比较小?

和传统车企不同的是,、理想、小鹏等厂商发布的指导价,基本就是终端能买到的价格。这些品牌的销售,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车企厂商批发、4S店销售的模式,而是改为了苹果、华为、小米等直营方式。

推动传统厂商降价的根本原因,就是供需关系,产能、产量大于市场需求,就依靠降价来缓解,而当下很多主流传统车企的产能,都是过剩的,所以终端大幅降价,也非常普遍。

、小鹏、理想这样的新造车势力,产量规模远不及传统厂商,所以就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压力,是否降价,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以及竞争对手的压力。

情况比较特殊,终端需求非常大,但它的销量目标也很高,而且最终目标是取代燃油车,于是在无需降价就能达到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依然采取非常激进的降价策略。不管是在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中,目前都是独一份儿的异类。

但是,和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尤其是新造车势力的电动汽车,还多了一项刺激降价的新要素——快速升级和迭代。

目前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像数码产品

燃油车发展已过百年,各方面技术虽然也与时俱进,但技术升级的节奏已经很稳定,即便是5年左右的产品换代,综合产品力上也不会出现质的飞跃。除了设计有更新外,动力性能、油耗、舒适度等等,都只是稳定的完善和优化。

而电动汽车还处于快速发展、弥补短板的时期,电池能量密度每年都能看到显著的提升,而电池成本却在不断下降,仅在三年前,电动汽车NEDC续航能达到500公里就已经算是一线水平,到了2021年,各车企的长续航电动车,都已经逼近700公里。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快充性能,也在迅速提升。

除此之外,新造车势力的电动汽车,普遍都将智能化当作主要卖点,主要功能表现在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辅助上,而这两个领域,也恰恰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每隔一年半载,我们都能看到新功能的出现、和现有功能的进化。

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摩尔定律,决定了以芯片、处理器为主要竞争力的数码产品,每隔一年都能迎来性能的巨大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拍照、游戏、剪辑视频等操作体验的明显提升。

智能数码产品的换代周期普遍只有一年,全新产品买到手,很快就会过时,这种情况下,老一代产品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降价销售只能影响生产成本和品牌高度,于是手机和电脑厂商每年都会推出换代产品,老款则处理完库存后就将停售。

这种模式并不止局限于手机和电脑,像大疆的无人机、云台、运动相机等产品,因为品类更新,换代时的升级幅度甚至不亚于智能手机。

续航、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智能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竞争力,目前都处于尚不成熟的快速成长阶段。虽然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可以通过OTA升级来不断更新,但是新车基于硬件提升而实现的功能升级,例如蔚来ET7的车机芯片、处理器以及激光雷达等配置,老产品基本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NIO Day上ET7的性能参数发布之后,很多人当场下单,也是被更强大的续航、性能、高科技配置所吸引,表面看是件好事,对于客户来说,也多了一层担忧:面对各方面都全面升级的ET7,当下已然在售的ES6、ES8等车型,会不会很快就落伍呢?

看懂ET7:蔚来其实已经降价了

综合以上论述,字面意义的不降价,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电动汽车快速完善的背景下,坚持不降价,又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好在,字面意义的不降价背后,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仔细看懂ET7会发现其实已经在变相降价了。

ET7发布了三个版本,价格区间为44.8-52.6万元,ES8为46.8-62.4万元,两款车同为中大型级别,只是ET7是轿车、ES8是SUV,而通常情况下,相同级别的轿车,价位会比SUV要低两成左右。

不过考虑到ET7用上了更先进的电控系统、主动悬架以及激光雷达,且整体的科技感、豪华感都有提升,所以从目前的时间点来看,ET7和ES8基本是可以按照相同级别的产品来看待。

这样看来,ET7的起售价和ES8接近,两者看似也属于同一个定价标准。但是和现有车型不同的是,之前很多需要加钱选装的配置,在ET7上实现了标配。

就以表格中两个版本为例,ET7和ES8都采用了100kWh的电池,ET7在价格低2万的基础上,多了十几项涵盖自动驾驶、舒适、高科技类的功能配置,其中绝大部分,ES8都需要加钱选装。

如果想达到接近ET7标配水平的话,ES8最少需要加装6000元的高级环绕音响系统、6500元的增强显示功能、7500元的舒适套装以及1.5万元的NIO Pilot精选包、成本总计达到了3.5万元。

即便如此,ES8也全系都不具备电吸门、后排座椅通风/按摩等功能配置。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ET7的性价比已经超过了目前的ES8,未来值得关注的是,ES6、EC6和ES8等现有车型,是否也会像ET7一样把很多功能配置实现标配,如果是,那么起售价格不上调的话,基本就和降价无异了。

而如果现有车型并不跟进ET7的标配体系,那么相同的价格,客户就能买到续航、性能、配置都明显优于现有车型的ET7,那么ES6、EC6和ES8的销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暂且不谈,在ET7的面前,这些车型的竞争力和性价比已经下降,如果没有自己兜底的话,二手车的残值也自然会受到波及。

不降价的,实际上就是在对抗市场规律,出发点或许是好的,它能否坚持住,未来的一年里,我们拭目以待吧。


标签: 蔚来 降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