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了解这些配置的优势和劣势,才能买车不后悔!

我开过低端的卡罗拉,也开过顶配的特斯拉Model3,在与它们相处的时间里,两辆车上的一些配置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有些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些却属于必不可少的,只有详细的了解这些配置的优势和劣势,才能买车不后悔!

山顶看星星的全景天窗

在买车前,我是不打算要全景大天窗的,但买车时,看上的那款车全系都是大天窗,再加上旁边的销售也一直在劝,说大天窗不仅光线好,通风好,还可以和心爱的她一起去山上看星星。于是脑子一热就定了下来。

结果就是到现在,天窗打开的次数屈指可数,至于星星倒是看了不少,只是看的人少了一个,看星星的地点也不是在山顶上,而是在小区的地上停车场里。

全景天窗一向都是车友关注和争论的话题,爱它的人认为全景天窗真香,光线好、通风好、高端大气上档次还能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通道;不喜欢它的人呢,则认为天窗就是个鸡肋,一年开不了几次还容易坏,修起来又贵,冬天冷夏天热还影响车子的安全性。

我就是属于不喜欢天窗的那一类,尤其是全景天窗,最不喜欢不能打开的大天窗,所以天窗在我心里就是最鸡肋的设计,必须将其排在第一位。

自适应巡航

我属于那种天生缺乏安全感的人,不喜欢把一家老小的生命交给一套固定的电脑程序,高速上的路况是千变万化的,程序再复杂,也不能考虑到所有的路况,没有遇上只能证明概率小,运气好,而不是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强大到可以代替人脑的程度了,如果这也能称为人工智能的话。

我不喜欢自适应巡航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开了自适应巡航后特别容易犯困,它又不能让我完全放心地睡一觉,困了还是得去服务区休息一会,所以对我来说这也是一项非常鸡肋的配置。

不过既然这个配置几乎成了现在车子的标配,就说明它在市场上是有一定认可度的。我二舅就特别喜欢自适应巡航,有次和二舅一次走高速回老家,路上开车的二舅说,”你说现在的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不发明一种车子可以保持固定速度的技术呢?这高速上踩油门踩的我脚都有点酸了。“

我听了之后一愣,二舅的这辆车是前年刚买的汉兰达,不应该没有定速吧,我歪了下身子一看,不但有定速,还有自适应巡航呢。我伸出手仔细设置了一下,然后跟二舅说,”二舅,你把脚挪开试试!“

"啥意思?”

"你挪开试试!"

二舅见我不想逗他,就慢慢的挪开了右脚,几分钟之后,“沃……kao,沃……kao,还能这样开车。”我坐在旁边憋着没敢大声笑出来,之后隔一段时间,二舅就会电话过来询问怎么打开ACC。

由此可见,ACC在某些人眼里是鸡肋,在另一部分眼里却是非常有用的设计,也是属于有争议的一项。

自动泊车

如果说天窗和ACC有争议的话,自动泊车系统就是彻彻底底的鸡肋了。自动泊车功能出来有些年头了,在前几年的时候,自动泊车刚刚投放市场,纯粹就是一个摆设。这两年经过技术升级后,自动泊车功能可以说已经升级到LV2了,已经能够识别“一”字形和“T"字形车位了,在场地宽阔的情况下也可以享受一把全自动的乐趣了,美中不足的,就是在车子通过自动泊车停好之后,自己可能还得手动做下微调。

厂家这种不断研发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的精神,我是非常敬佩的,高科技公司的全球副总裁陶琳说得对,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从缺陷到完美的过程,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

研发新技术没错,但用户既付了钱,又当了小白鼠,心里不舒服也是难免的。

座椅记忆功能

开车越久,听到见到的事故越多,也就越不敢将车子借出去,而家里也我一个人能开车,座椅记忆功能对我来说就真的可有可无了,只有当我偶尔放倒座椅,躺在上面休息一会的时候才能用到这个功能。即便如此,当我发现躺在副驾驶更舒服、活动空间更大的时候,座椅记忆功能就彻底的没用了。

真皮座椅

从小到大,周围的人好像对真皮物件都情有独钟,即便是过了几十年,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地深入人心了,真皮=品质,真皮=有面子,东西真要和真皮挂钩,哪怕是一件钥匙套,价格也能翻上个三五倍。

我体验过真的真皮,也体验过假的真皮,还体验过绒布座椅,说实话,对真皮座椅的好感并不多。特别是在夏天,真皮座椅的透气性与织物的相比,还是要差上不少,在户外晒了一天的车子,人坐到那真皮座椅上,那感觉真的是不要太爽。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车子买回来之后,我们都习惯配个座套,既然横竖都要加座套了,是不是真皮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与织物的相比,真皮的优点也不少,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真皮座椅方便打理,例如当我们在车子喝饮料时,不小心洒在车子里,或者小宝宝尿在车里等,如果是座椅是织物的话,液体会很快的渗透进去,清洗是非常困难的,有些难洗的污渍还会留下印迹。

而真皮材质则不同,轻轻一擦就焕然一新。

大显示屏+触控

现在的造车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不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净花心思整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儿,屏幕越来越大,按键越来越少,恨不得车去掉车上所有的物理按键,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它的车子是一台高科技汽车。

触屏按键就真的那么好用吗?也许80后的我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吧,不管怎么说,我是非常不喜欢也不习惯这些触控的。

去年9月份和朋友开车去北京,他开的是一辆路虎揽胜星脉,途中我开了4个小时,对触控真的是感触颇深。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去的车辆少了很多,但长深高速上也并不是一马平川,需要保持很高的专注度才行。

而朋友的这台揽胜,因为是触控操作,当我想加热座椅的时候,需要先低头去看屏幕,在上面点一下座椅调出菜单,才能通过旋钮来调节座椅加热功能。

这样的设计能给驾驶者带来什么帮助吗?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增加了驾驶者操控车辆的难度,也增加了出事故的风险。

个人认为,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才是消费者需求的科技感,而不是说弄个炫酷的大屏,搭配上纯触控的操作。

买车必须有的配置

说完了鸡肋配置,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汽车上必须有的配置。我四叔修了几十年车,他说汽车上那些花哨的配置可有可无,但只有安全配置装多少都不嫌多,越多越好。

开车时间久了,听说了很多事故,也多次亲临过事故现场,慢慢的,胆子越来越小,车速越来越慢,每次驾车只有一个准则,那便是安全到家,因为家中有父母妻儿在等着我。

1、安全带和ABS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现在市面上缺少这两项配置的车子也是非常少见的。

2、安全气囊越多越好,安全气囊也基本是所有汽车的标配,但很多低端车型上只有4个气囊,只有中高端车型上才会配有侧边气囊。美国有机构测试,在发生事故时,侧边气囊能减少车内乘客11%的致死率,如果再加上头部气帘的话,甚至能减少45%的致死率,可见气囊真的越多越安全。最关键的是,像安全气囊这类安全配置,自己是没办法加装的,这是最要命的一点。因为安全气囊不单单是一个气囊而已,它还有配套的感知检测器、判断系统、充气系统等,是一整套的系统。所以即便买了4气囊的车子后悔了,想自己找个地方装上侧边气囊也是不行的,即使装上了,也有可能破坏原车气囊的相关系统,造成更大的危险。

3、ESP也是必须要有的,ESP全称为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能有效地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在欧美等国,ESP属于强制性的配置,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支持。但有些低端车型,车企为了控制成本,是没有配备ESP的,像吉利缤瑞起亚奕跑等的最低配就没有ESP。

写在最后:

车企在追求技术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走一些弯路,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其应当给予理解。但总有一些无良车企,将消费者视作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出事之后只会推卸责任,毫无悔改的诚意,对于这类车企,个人觉得应当予以抵制,毕竟车子关系着一家人的生命安全。

标签: 买车 配置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