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原理相似的本田混动和比亚迪混动谁更强?对比下就知道了

作为日系两大混动系统之一,如今的本田IMMD混动,已经有稳稳超过丰田混动的趋势,燃油经济性更好,行驶体验明显要更优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套混动系统有很多厂商尝试过,原理并不复杂,但是为什么能做出的车企却不多呢?


其实,早在本田的IMMD之前,就有国内车企采用了类似的混动结构,比亚迪的F3 DM早在2008年就量产上市了,但是反响平平。F3DM低碳版搭载1.0L排量发动机,最高功率50KW;另外同时配备两个电机,主电机的功率50KW,副电机功率25KW,这使得F3DM的总功率最高达到了125KW,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10.5秒,纯电行驶里程是60千米。F3 DM的工作原理和本田的IMMD类似,既可以发动机单独驱动车辆,也可以发动机作为发电机发电,驱动电机行驶。

但是为什么,比亚迪最早的这套DM混动没有一炮而红,反而让本田的IMMD混动后来居上呢?最关键的还是在发动机技术,这也是困扰自主汽车品牌几十年的顽疾。

比亚迪采用的这款1.0L三缸发动机,本身动力输出就不强,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零百加速也要10秒出头,在馈电的情况下,加速能力是比较弱的,而最关键的是热效率,这款发动机的热效率数据虽然没有公布,但是从这款车的实际表现就能看出来,这款发动机的热效率不高,因此从油耗和动力两个维度,这款车都没有达到预期,因此销量惨淡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而本田的IMMD混动和比亚迪的DM-i混动,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就是因为它们都做对了这几点:

1、换上了一台高效率的发动机

它们都使用了热效率更高的阿特金森循环,本田的IMMD混动使用的2.0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1%,而比亚迪的DM-i混动使用的骁云1.5L发动机,热效率更是达到了43%。高效率发动机让两套混动系统的油耗大幅降低。


2、采用了性能更强能耗更低的电机

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的IMMD混动,都换上了一套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交流异步电机能耗更低,而且两套系统的电机功率非常接近, DM-i混动是132千瓦,316牛米,IMMD混动是135千瓦,315牛米。这样的电机组成兼顾了动力性和经济性。

3、采用了充放电性能更强的电池

无论是比亚迪的DM-I混动还是本田的IMMD混动,它对于电池的利用率都比较高,而本田用了一套充放电性能非常强的锂电池,拥有5万次循环寿命和瞬间60c、持续50c的放电倍率。比亚迪采用的是自家的刀片电池,充电功率是普通混动电池的2倍,内阻更低,可综合提升30%的制动能量回收率。

但是,从设计理念和实际效果来说,比亚迪的DM-i混动和本田的IMMD混动还是有些差异的:

1、比亚迪的DM-i混动属于插电混动,而本田的IMMD混动属于油电混动,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纯电行驶,如果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比亚迪的DM-i混动的使用成本要低得多。

2、比亚迪的DM-i混动使用的发动机热效率更高,在馈电的情况下,媒体实测的油耗更低。

3、比亚迪的DM-i混动组合形式更多样,适配性更强,根据驱动电机功率的不同,EHS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EHS132、EHS145和EHS160。其中EHS132和EHS145搭配1.5L自吸发动机,应用于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分别是160kW(218马力)和173kW(235马力);EHS160搭配1.5Ti发动机,应用于唐DM-i,系统最大功率是254kW(345马力)。

所以说,比亚迪的DM-i混动堪称是十年磨一剑,当初比亚迪在研发DM混动的时候,理念就已经非常超前了,但是无奈比亚迪空有超前的理念,但是受限于技术条件没办法将方案付诸现实,但是如今,发动机终于不再是困扰比亚迪的绊脚石,比亚迪终于能够研发出热效率43%的发动机,比亚迪的DM-i混动也终于成型了,从各方面的表现来说,它的表现并不逊色于本田的IMMD混动,这一次我们应该为比亚迪鼓掌。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