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一个车标贵3万值吗?亚洲狮和星瑞怎么选?

亚洲狮是最近紧凑级车型中,最绕不开的一款车,作为一款基于卡罗拉进行加长的特供车,理论上优化了最大的短板——空间,再搭配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更显情怀的动力总成,好像让大家回到当初的美好日子一样。加上处处都往高级别靠拢的设计风格,也让这款售价直逼18万的顶配车型,在价格上更合常理一些。

而要给找个对手也不难,在紧凑级车型中进行降维打击,没有谁比吉利星瑞更有发言权,承载着沃尔沃的CMA平台,搭载T4动力的2.0T发动机,最贵的车型也就15万的样子,如果说顶配车型上是“没有花钱的不是”,那么这款或许就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最佳例子。

至于是更加老练,还是攻势更强,下面就来看看两款车型的表现如何。

在外观上似乎有意弱化的影子,与的入门家用车风格给区分开来。按照官方的说法,其整体的设计上有意降低整个视觉重心,让其看上去更加大气运动。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向前倾斜的设计让其有种冲出去的架势,而更低的悬架高度以及顶配版的大尺寸轮圈,让其有更为运动的观感。

作为一款加长版车型,车身侧面则是相对难处理的地方,在侧面并没有太多的显示出加长车的特点,从A柱到C柱的过度十分自然,并没有显示出不协调的感觉。

而车尾却是整个设计中最为败北的地方,相比起车头的用心,车尾过于照搬的设计则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虽然想通过使用类似亚洲龙风格的饰条来淡化的感觉,但当你跟在它后面的时候,它还是无时无刻不提醒你这是一款“加长了的”。

内饰方面也是和差不多的配方,不过得益于用料上的提升,内饰氛围并不会显得太廉价,不仅用双色设计提升了视觉冲击力,翻毛皮材质的植入也在主观感受上营造出了一定的高档感;中控台的覆盖材料几乎都使用了软性材料填充,表面采用真皮包裹,使得中控部分的触感十分舒适,液晶仪表盘也在这款顶配车型上得到应用,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中央部分看上去向90年代电视机风格的大屏幕还是有些与这个时代的主流做法格格不入.

的处理则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觉,与那种尽可能降低视觉重心的做法不同,则并没有在外形上展示自己运动性,如果挡住上半部分,较高的底盘甚至可能会让人以为是哪款SUV。不过抛开这点而言,的外观设计还是展现出不错的成熟度,吉利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还是很好的体现在上,前脸看上去比较耐看。

车身侧面和尾部的设计也体现出了整体的设计功力,修长的车身侧面线条营造出一种不亚于B级车的视觉效果,而事实上的车身尺寸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也属于“大车”行列,车身长度达到了4785mm,与一般的紧凑型轿车相比具有不小的优势。而车尾的设计个人认为是全车最出彩的地方,整个尾部的融入感很强,尾箱盖末端用略微上翘的方式进行收尾,也让的后方视觉看起来不显得沉闷。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那对假排气,虽然乍眼看上去甚至有点凶悍,但内部实心的材质还是让其暴露身份。如果能够做成真正的双出排气,或许还能让整体的动感效果更上一层楼。

内饰上无疑是整个的亮点,相比起那种“诺基亚时代”的仪表盘界面,的仪表盘在整体设计上无疑更加时尚。同样的感觉在中控屏幕上也是如此,在界面设计上也要明显优于的“老年机”风格,在操控灵敏度上也更胜一筹。不过车内配色风格则有点“重口味”,蓝白风格的座椅视觉冲击力不弱,但日常维护需要更加上心;如果未来的车主会考虑在折旧时卖个好价钱,还是为这套座椅加装个椅套为妙。

在驾驶两款车之前,两者的动力表现可能在键盘中已能分出胜负。的2.0T发动机在动力参数上自然是更具优势,其190匹的最大马力与300牛·米的最大扭矩,均领先于的171匹马力与205牛·米,看起来没有出场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两者在变速箱上也采用不同的配方,是采用这个级别中常用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带行星齿轮组的CVT无级变速箱,也是丰田TNGA架构下比较具有技术代表性的变速箱结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这套无级变速箱拥有不输AT的传动能力。

当真正驾驶时,账面上的劣势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得益于齿轮直接传动,其1挡的反应相当的直接,并没有CVT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路况下更加得心应手,尤其是应对一些不礼貌的“加塞”时,启动的反应速度相比起传统的CVT车型更有效率。而在更高“挡位”巡航的时候,这副模拟10速的CVT则回归原本本色,在温柔驾驶的情况下并没有存在感,踏实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过当有大动力请求的时候,这套2.0L+CVT的动力总成则没有预想中的顺滑感,无论是否处于运动模式,的油门都处于一个很亢奋的状态,这也和很多丰田自然吸气车型类似。只需要略微对油门施加压力,变速箱都会像“打鸡血”一样迅速降挡,让发动机转速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而变速箱的整个换挡过程也比较粗暴,甚至有时候会带来明显的顿挫。而与此同时发动机那并不好听的声音便会涌入车内,对车内舒适性造成影响。

客观来说的加速能力并不算出色,绝大多数时候保持温柔的驾驶方式更适合这套动力总成的调校特性,在整体的动力输出保持线性的前提下,能够尽可能地保障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感。

如果在驾驶层面要获得更多的快感,则需要将发动机维持在3000~4000转的高转速区间,这时的发动机噪音会显得比较明显。但此时发动机的出力特性保持着顺畅和高效,油门对于速度的升降控制得很直接,对于热爱驾驶的人士而言,例如我本人,则会对这种直接的驾驶感受感到欣喜,虽然没有涡轮增压车型那般的爆发力,但顺畅的出力感受和更愿意往上爬升的转速,无疑提高了整个主观驾驶乐趣。

驾驶乐趣的另外一个表现在于的转向手感,首先尺寸恰到好处的方向盘有比较服帖的握感,甚至是可以“把玩”的类型。的转向系统拥有类似运动车的特质,尽管已经是电子助力,但还是能够让人找到往年液压转向的手感,甚至找到上一代丰田车操控性不差的感觉,对于驾驶员转向指令的执行十分坚决。方向盘会忠实执行每一个角度的转向输入,车身也会给出实打实的反应,转向后的回中力度很合适,这种“听话”的特质让其拥有不错的主观驾驶感受。

而当你加快节奏的驾驶,其动态表现依旧让人满意,快节奏的重心转移车身依旧具有十分不错的循迹性,不过整个过程中依旧十分依赖轮胎的表现,一旦超出了轮胎的极限,则以转向不足提醒你它依旧是一辆家用买菜车。

然而要突破轮胎抓地力也绝非易事,这辆顶配车型标配米其林PS4轮胎,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掩盖了悬架的不足,在车身大幅度的侧倾下,依旧能牢牢的抓住路面。轮胎的优势自然体现在刹车上,刹车脚感渐进有力,整个刹车过程并没有所谓的“无效行程”,每一丝的刹车动作都能反映到减速效果上,主观客观上都有不错的刹车表现。

当然以运动车的标准去要求,似乎有点不公平,以家用车的标准来评价,那么这18万的价格会更加的不值得。一直都在向靠拢,但的行驶质感,却并没有学会。悬架对于路面的处理方式十分单一,在悬架不需要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对于路面的处理十分的得体,确实有几分的感觉。不过一旦遭遇一些大幅度颠簸,悬架的处理十分生硬,悬架总会有一些多余的弹跳,无法很快的稳住车身。

而最致命的还是隔音,以往只能在本田上得到的体验,在上却能轻松找到。试驾的当天恰逢大雨,经过积水路面的时候,甚至有种没有把门关严的错觉,在经过一些砂石路面时,轮胎卷起砂石毫不留情的击打底盘,而米其林PS4轮胎的噪音也会毫无保留的传入车厢内,这点倒是十分的“运动”。

对比起在动力上的体验则完全不同。与那种随心所欲的起步节奏不同,则拥有双离合变速箱的大部分特点,在起步阶段需要等待变速箱的结合,然后才能顺畅的加速。在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在频繁起步时需要更谨慎的控制油门踏板,不过熟悉了车辆的脾性后,还是能够比较顺畅的行驶。

当在需要加速的情况下,的表现则从容很多,在1400转就能获得300牛·米的最大扭矩,让其并不需要通过频繁降档就能获得不错的加速度。不过一旦需要更强的动力表现时,变速箱的反应则有些犹豫,往往在踩下油门踏板后,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反应时间,变速箱才完成降档,而在此之后又会有十分粗暴的加速表现。

这种变速箱导致的“迟滞”可以通过运动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由于整体的标定逻辑,车辆并不会百分百执行你的油门指令,导致整个出力过程并非十分随心所欲。最有效的方式则是提前快速但并不深度的控制油门踏板,让车辆更早的进行加速准备,幸好换挡平顺性在大部分时间都得到保证。

相比起加速上的优势,在主观驾驶层面上无法像一样调动你的情绪,方向盘在低速状态下十分轻盈,但整个回馈的感觉十分虚无,也就是俗话说的电子味浓郁,当车辆动起来的时候,转向系统的反应并不敏捷,方向盘给到驾驶者的信息也并不充足。而另一个让人不快的地方在于回中力矩的处理上,缺乏有效的回中力矩让的转向手感显得不太能够让人满意。

不过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的运动性,虽然看似拥有越野车的车身高度,但的操控表现却丝毫不含糊。其悬架调教类似欧洲车的风格,充满韧性的同时又能提供不错的支撑力度。在处理一些高难度的连续弯道中,悬架能很好的拉住车身,虽然依旧有不小的侧倾,但悬架后段是对轮胎有实打实的支持,车尾的动态也更加敏捷。

在轮胎配置上也毫不含糊,固特异Eagle F1同样拥有不错的干湿地抓地力,而悬架则能更好的发挥轮胎的极限。在刹车表现上,如果说的刹车脚感已经足够优秀,那么则是同级别导师级的存在。其刹车踏板的反馈细腻程度更高,同给予的刹车脚感也更加殷实。

回归日常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提供不错的乘坐质感。其悬架在处理细碎震动的能力上媲美,但对于大幅度的颠簸能力的处理则更具功力。在路况良好的路面行驶时,会显得有些颠簸,但整体的处理则更加符合所谓的高级感,在紧凑级别车型中,这样的优势尤为明显。

在总结之前,把空间和配置表现单独说一下。在绝对的空间表现上,在尺寸上更大的无疑拥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座椅填充材质稍硬,在尺寸上的优势都能很好的体现在实际的空间表现上。至于配置方面,这款顶配车型的配置丰富程度,已经能和一些豪华品牌相比,无论是Bose音响,还是全面的安全系统,都让这笔钱显得物超所值。

原本应该作为最大卖点的实际空间表现,并没有提升太多。轴距的增加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纵向空间上的不足,对于整体的乘坐体验有了很好的优化。然而在横向空间表现,以及被诟病的头部空间上,的优化并不明显,空间上的提升,反倒没有动力系统与操控性上的差异那么明显。至于这款顶配车型的配置,可以说是该有的都有,但结合将近18万元的售价,这样的配置则没有明显的优势。

两款车型在产品力上都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他们的目标,在换装了动力总成和加长后,提供了和完全不同的驾驶体验。虽然是主打家用市场,但其主观的驾驶体验十分值得称道,哪怕每天驾驶都并不会感到乏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供不错的驾驶乐趣,这点十分难得。但在车型定位上,则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正如官方并没将其定位A+级一样,它的空间表现也确实没有达到一个大家期望的高水平。更加像是换了烹饪方法的,打着买菜车的旗号提供运动车的主观驾驶感受,同时改善了之前空间表现上的短板。

则无疑是降维打击的最佳代表,在利用更高级别平台后,其实际的表现也确实达到了更高级别车型的标准。虽然受限于成本,在一些表现上无法和同样采用这个平台的豪华品牌车型相比,在调教上也有优化的空间,在品牌附加值上也依旧是不能逃避的点,但依旧让你觉得这笔钱花得无比值得。是更注重主观体验的产品,而则是功能性优先的例子。但从今天的这两个配置的车型来说,胜利的天平更倾向于依旧拥有TNGA车型的优点,而实际的驾驶感受也让那些喜欢传统车型的人士向往,若这次派出受众面更广的中配车型,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但就这次的两款试驾车而言,很难就主观的驾驶感受说服自己,选择性价比不高的顶配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