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涨价、减配、延迟交付 汽车“缺芯”能说与你无关吗?

近日,关于汽车“缺芯”的报道层出不穷。从去年12月初汽车行业芯片短缺问题开始凸显以来,全球范围内多家汽车企业因此减配、减产,甚至停产。市场研究机构英国埃信华迈公司曾预测,全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额将减少600亿美元。

图片来自Qualcomm中国

从最近的一个月来看,“缺芯”情况似乎愈演愈烈。仿佛一夜之间,主要汽车厂商已经因芯片短缺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

据公开报道显示,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福特以及通用等多家汽车公司曾先后宣布停产或减产计划。

5月20日,汽车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对于汽车行业造成的持续影响,公司将于6月份暂停或者削减8家北美工厂的生产。此前,由于关键芯片的供应持续减少,已经关闭了多家工厂并多次减产。

全球车企遭遇“芯荒”,国内汽车企业自然也未能幸免。

蔚来汽车之后,北京汽车、长城汽车、上汽等国内车企陆续因芯片短缺影响了生产计划,而延迟交付新车。

图片来自越野官网

5月19日,越野曾发布公告称,由于芯片供应不足影响生产,导致越野部分车型订单延缓交付。越野方面承诺将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协调芯片抓紧生产,提高交付速度,并作出延迟交付赠送绞盘、保养等承诺。

汽车缺芯,主要缺的是什么芯呢?

当前,所有汽车芯片均较为紧缺,其中MCU(微控制单元)缺货最为严重。而MCU又广泛应用于ADAS、车身、底盘、信息娱乐、动力系统中。

图片来源Strategy Analytics,中信证券研究部

传统汽车平均每辆需要70颗以上的MCU芯片,智能汽车的MCU数目有望超过300颗。

此次汽车芯片缺货最严重的就是应用在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系统中的MCU,从而导致车载电脑的两大模块ESP和ECU无法生产。

车企怎么就突然就缺芯了呢?

本轮芯片紧缺覆盖了上下游、涉及众多行业,规模非常大。因而汽车芯片也受到重大影响。台积电、联电影响英飞凌、恩智浦,继而影响博世、大陆,继而影响全球。

缺芯,表面看是疫情及突发事件干扰造成的。疫情大流行期间,企业员工、学生在家办公学习,使得PC、平板等电子设备销量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对电子产品需求激增,消费电子等挤占了汽车芯片产能。另一方面国外晶圆大厂陆续停产,供应急剧减少导致晶圆资源调配不足,加上疫情影响,8英寸晶圆交付期长达4个月。还有就是汽车厂商对需求反弹估计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也是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聆英咨询

实际上,从深层原因来看,是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汽车MCU行业的门槛高,却没有话语权,七成左右MCU产能被外包给台积电。汽车MCU芯片集中度很高,却只占台积电约3%的产能,量价均不高,因而产能紧张时,汽车芯片产能得不到保障。不过,5月21日,台积电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今年将重新分配产能,2021年MCU的产量将比2020年的水平高60%,比2019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高30%。 

缺芯的状况什么时候能缓解? 

4月30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报电话会议上,董事长李斌指出,“江淮工厂暂停五个工作日的生产,对4月份的生产和交付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今年二季度的主要挑战仍然是全球芯片短缺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此外,在小鹏汽车一季度业绩会上,何小鹏表示,二季度是芯片最有挑战的季度,在三季度可能得到缓解,最迟可能到明年一季度。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提到,芯片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销情况,并且会影响整个第二季度车市表现。放眼未来,他预测芯片短缺问题或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缓解。

5月1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57,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认为,目前经销商库存可以满足一个半月的市场需求,但芯片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如果芯片短缺在二季度得到缓解,将不会传导到终端销售。

如今,二季度已经时间过半,芯片短缺的报道却还在不断跃然纸上,传导到终端销售似乎在所难免。

“芯荒”继续发酵,“缺芯”将不再与你无关,涨价、减配、延期交付等“挽救措施”已经随之而来。

5 月24日,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均上调500美元,最新售价分别为39990美元和48990美元,交付周期从此前的6-8周调整为4-12周。此外,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同样上调500美元,最新售价为51990美元,交付周期由此前的6-8周也调整为4-12周。这已是北美近两月来第五次对旗下车型进行涨价。

图片来自北美官网

对于本次涨价,方面暂未公布原因,但业内分析本轮价格调整或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本次北美调价后,国内车型是否会同步上涨,目前官方还未公布。不过,此前5月7日官网对标准续航升级版、长续航版和长续航版价格上涨500美元后,中国官网于次日也对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上调了1000元人民币。

当然,在国内像这种“明目张胆”涨价的行为并不多见,更多的企业可能会悄悄地减少优惠的力度。

除了涨价以外,迫于芯片短缺、生产受阻,也有一些车企选择通过减少配置的方式降低对车用芯片的依赖,以此来挽救销量。据央视财经报道,占到韩国国内市场占有率七到八成的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目前只剩下两至六周的芯片库存。迫于汽车芯片断供、生产面临中断压力,部分车企将推出减少配置、降低售价的简化版车型,以维持生产。

此外,在芯片供货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也将优先把芯片装配在豪华车、高端车上,从而提升单车的利润。那么,相应地,低端的车型则会面临着价格的变化或交车时间的变化。 

与“芯荒”相对应的是,汽车智能电动化水平不断提升,行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

根据英飞凌数据,2020-2030十年间,自动驾驶从L2提升到L4/5,半导体的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5倍。从轻混到纯电,单车半导体价值可增加50%。

如此看来,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趋势下,想要缓解汽车芯片的短缺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不少车企和芯片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一方面半导体供应商正在加强与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的合作。如英伟达与奥迪合作建立无人驾驶AI技术平台,通过AI神经网络规划无人驾驶路线。

另一方面,车载芯片供应商与车企紧密沟通,及时了解车企的产能变化需求,通过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抗风险计划,强化缺货的推演和预备能力。比如,对于汽车芯片厂商的严密控制已有十年,本次危机中影响不大。

再有,部分车企正在采用多供应商策略,加大布局。2月22日,上汽集团下属企业上汽乘用车宣布已于日前与智能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对标FSD的下一代智驾域控制器和系统方案。这是近期继长城汽车后,又一家公开宣布入局汽车芯片领域的整车企业。 

受芯片短缺影响车价将步入上涨趋势

毫无疑问,部分车辆的涨价、减配和延迟交付已经成为车价步入上涨趋势的先兆。不过,涨价似乎并不可怕,毕竟都是明牌,涨多少大家都心里有数。比较可怕的是降幅的收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相涨价”则对消费者来说伤害极大,而且还是暗伤,表面上优惠还是不小,但实际上要多付出好多钱。减配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喜忧掺半,如果减配同时做到减价,也未必就是坏事,去掉一些冗余的配置未尝不可。但如果只是减配而不减价那就是公开耍流氓。此外,受芯片短缺影响,一些进口车的交付时间已经开始延迟,尽管车型相对比较小众,但对车市整体价格上涨趋势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数据来源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从2021年4月份部分车企产销量数据来看(节选自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很多车企4月份的销量大于4月份的产量。一方面说明车企去库存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缺芯”影响,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致。网上公开报道显示,一汽-2021年二季度生产计划在4月份因ESP芯片短缺减产2万辆的基础上,目前额外因10种芯片类资源影响29款车型的生产。今年二季度-原计划生产约61万辆汽车,因芯片短缺,预计二季度只能生产40万辆汽车,减产比例达到30%。可见,车辆供需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趋势性的变化。

产销量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市场车辆库存的变化趋势,从而推导出车辆价格的变化趋势。因此,对于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来说,“缺芯”的影响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如果急于购买新车或置换新车不妨早些提上日程,如果还不是太着急购车换车则可以等到明年一季度再看看。

编辑:阿东

标签: 交付 涨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相关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