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C-NCAP汽车安全星级评价的背后,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

  • 作者: 汽湃
  • 2021-05-20 17:34
  • 757







在全球范围内,颇具权威和公信力的新车“判官”并不少,这其中以NCAP体系为代表的新车评价规程颇受全球消费者的关注。由于NCAP试验结果会直接对消费者公开,因此会影响到车辆的品牌形象,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所以NCAP项目能够起到推动汽车厂商主动改进车辆设计、提高汽车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愈发重视,每一批次的NCAP星级评价都颇受消费者关心,然而大多数人往往只会去关注一款车取得了几颗星或总分,而这只是消费了解车辆安全的快捷方式而已,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一款车的优势和劣势,只看星级或总分显然是不够的。







就拿国内权威的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来说,星级或总分也只能表明一款车型在测试后的综合表现,并不能透过其来表明这款车在每一个方面都表现优异或者不足。这就好比一名学生的总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这并不能意味着他在所有学科上都相当优秀。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一款新车的优劣势,我们就需要了解星级或总分背后的秘密。




其实,除了专注于新车安全的C-NCAP之外,CCRT测评同样是愈发受到关注,该规程相较于C-NCAP的着重点不同,从其全称中国汽车消费者满意度研究与评价规程来看,其评测的内容就涵盖了驾驶性能、舒适性、安全性能、经济性、造型与品质、故障率等六大方面,可以说是一套综合性的汽车测评体系。







C-NCAP和CCRT都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专门管理机构汽车测评管理中心负责运营的测评项目,就如上述所言,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那么,针对两种评价规程,其中星级和总分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




C-NCAP测评包含哪些?




目前,C-NCAP采用的是2018版本,而该版本之下则涵盖了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以及主动安全三大评价试验部分。进一步讲,该测评中将对新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以及车外行人安全进行测评。




那么,针对这三大评价部分,每一部分又涵盖了哪些测试项目呢?




乘员保护




该部分包含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和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简称“鞭打试验”)。该部分主要就是考虑车辆的设计及被动安全。







不难发现,四大测试项目实际上是在模拟现实状态下的几种车辆碰撞事故,通过碰撞后车内假人身上的传感器数据来确定各个部位的受伤情况,以此来评价车辆在每个项目上的安全性,进而计算出相应的得分。




可以说,乘员保护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NCAP体系的重点项目。而这也是汽车安全关注的最初形态。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开始将视线从车内安全拓展到了车外安全,而这便是以下要讲到的行人安全。




行人保护




不可否认,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交通也变得异常复杂。汽车作为行走在马路上的交通工具,其有着相当大的质量与动能,而行人相较于汽车显然是弱势群体,因此行人安全也愈发受到重视。







为此,C-NCAP将行人保护作为其中测评的部分,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步伐,更是将汽车安全的范围拓展到了车外的行人,也足以表明C-NCAP对于生命的重视。这个部分的测评,考量地无疑是车辆在碰到行人之后对行人重要部分的伤害情况,进而衡量车辆对于行人保护效果的高低。




毫无疑问,对于行人来说,由于汽车引擎盖的位置往往偏低,行人腿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同时,在行人被撞击之后倒地的瞬间,对于头部的伤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C-NCAP针对行人保护测评,主要模拟车辆对行人腿部和头部的伤害。




主动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技术来规避风险成为了汽车安全的另一大方向。虽然目前不是所有车辆都搭载了丰富的辅助驾驶功能,但常规的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以及ESC等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测评则被纳入了其中。







而针对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C-NCAP则是通过车辆在不同时速行驶之下,在面对前方静止、慢行和制动的模拟车辆目标物及行人目标物时,能否自动进行制动及预警,来考量测试车辆AEB紧急制动系统的效果。




针对以上三大测评部分的诸多具体项目,C-NCAP会得出测试车辆的综合得分率,最终进行星级评价。知道了星级评价的因果之后,我们就能够知道星级评价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了,也进一步能够让我们看懂C-NCAP的得分率及车辆的优劣势。




就拿C-NCAP今年测评的3款测试车辆举例,北京X7,奔腾T99传祺GS4,均获五星评价,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仅从评价是无法获取到三款车型各自的优劣势的。但通过以上对C-NACP规程的深入解读,我们就能够对三款车型各自优劣势做出判断。







如果进行粗略地解读,X7在行人保护的腿型测试中的结果突出,表明了该车对于行人腿部保护做的较为出色。而在AEB测试中均表现优秀,表明了两款车型能够一定程度上自动规避追尾风险,减少车辆及成员的伤害。另外,也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俗,表明了其碰撞被动安全性不错。










目前,C-NCAP每一款经过测试的车辆,都能够查看到其成绩单(测试结果),而成绩单中将依据三大评测部分体现每一细分项的得分率或者得分。更为直观形象的是,C-NCAP还会针对某些特定项目,比如完全正面碰撞试验、鞭打测试等都还提供假人示意图,并通过不同部位的颜色来表明每一个部位伤害情况,可谓是形象易懂。




所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重点部位、重点方面进行相应的查看,进而可以了解到测试车辆在关注点上是否具有优势,能够作为消费者选车买车的参考。




CCRT依旧看点不少






相比于C-NACP考量汽车安全不同,CCRT则可视作是一套综合性能参考测评项目,其涵盖的内容不局限于安全,涵盖了驾驶性能、舒适性、故障率、造型及品质、经济性等共计六大方面,可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非常具有整车综合性能的参考意义。







只不过,CCRT并非是每个项目都是进行测试而来,而是将实车客观测试与消费者调研相结合的一种测评方式。CCRT给出的评价结果以总分形式展现,并且给出了六大方面的示意图,形象生动的给出了测试车辆六大方面的优劣势以及同价格区间同类车型平均得分率,消费者能对测试车辆的综合性能有直观的判断。







当然,相较于C-NCAP的评测,CCRT则较为复杂,因此消费者仅能够通过CCRT评价结果的得分以及示意图来进行查看,至于CCRT测试中的诸多细分小项则并未体现,但秉承着客观公众的评测理念,消费者依旧能够通过CCRT评价大体了解到测评车型在综合性能方面的优劣势。




不断进化,C-NCAP为汽车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百年的汽车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对于速度的不断追求,汽车安全愈发受到关注。其实,C-NCAP与全球NCAP体系、国际汽联等都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让汽车、赛车更为安全。在它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安全的汽车、赛车也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1978年,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并组织建立了最早的NCAP体系。2006年,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问世,先后经历了5次版本升级,累计完成近500款车型的千余次碰撞试验。




15年中,中汽中心在充分借鉴国际NCAP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面向国际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安全测评体系,其测试场景不断完善,主动安全测试的权重逐步加大,并从仅考虑车内乘员保护扩展到兼顾外部行人。







作为发展最快,也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汽车单一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在C-NCAP的不断进化之下,对提升汽车安全性能和相关技术应用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ESC配置率从2012年版规程的65.8%上升到如今的 94.5%;在2018版规程的逐步引导下,配备AEB功能的测试车型达到57款,总体配置率为78.0%。而这,也只是C-NCAP推动作用下汽车安全整体进步的冰山一角。




而随着智能化的到来,汽车也逐渐步入了智能化的全新时代。对于与时俱进、不断进化的C-NCAP来说,也将针对这一趋势推出并实施C-NCAP 2021版,该版本将涵盖更为丰富的主动安全内容。







具体来说,2021版测试的项目包括: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包括AEB车对车、AEB车对行人、AEB车对二轮车),车辆偏离预警系统LDW,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盲区检测系统BSD(车对车,车对二轮车),汽车安全辅助系统SAS(限速识别)等。




而更令人期待的是,原来的偏置碰撞试验将被车车对碰的试验形式(MPDB)所代替,这样一来,碰撞测试就更加贴近实际碰撞状况,也能够让消费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两款碰撞测试车型的安全性能。







不仅如此,针对新能源汽车,新版规程针对消费者关注的新能源车辆电池安全,还增加了侧面柱碰撞,而这样的测试将对车身结构的要求更为严苛。可以看到,随着C-NCAP标准的不断提升,必然将促使更多的车企对新车安全性能进行更多的提升。




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C-NCAP也将跟随科技的步伐,在智能安全驾驶辅助方面带来更多的标准并及时升级测评体系。




写在最后







面对日益严峻的交通路况,跟随着“新四化”进程的发展,C-NCAP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提升测评标准,持续为推动国内汽车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一句金句,更是任何一个交通参与者时刻需要在脑海中浮现的警示语。C-NCAP作为国内权威且具有公信力的新车评价规程,秉承着对生命的敬畏,及推动汽车安全进步的目的,也将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极具参考价值的新车测评体系。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