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工具栏

大势?各类原材料价格涨幅明显,新车恐将迎来涨价潮?

涨价、涨价、涨价,自2021年来,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国内外各种原材料、芯片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涨价潮。那么,对于依赖这些产业的的传统汽车制造业来说,会造成多大影响?后期汽车零售价会不会出现涨幅?

原材料价格暴涨,几家欢喜几家愁

进入2021年,由于不少国家进行了“货币超发”俗称“放水”的操作,在全球产业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大宗商品顺势迎来了一波涨价热潮。各种与造车息息相关的材料,如铁矿石、螺纹钢、玻璃等大宗商品均迎来涨价热潮。就在前两天,铁矿石超过了1300元每吨,螺纹钢突破6000元每吨,玻璃突破2600元每吨。没错,这些原材料的投资商笑得合不拢嘴,但对依托于这些大宗商品的汽车产业,则迎来了一段难以言喻的“阵痛期”。

一般来说,一台车的原材料成本占汽车制造成本的10%左右。从表面上看,原材料的涨幅似乎对整车价格无关痛痒,但对于车企来说,由于每年车辆生产数量众多,若将每台车涨幅的成本叠加计算,其结果也让人难以忍受。而后续对车辆的价格进行调整后,又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后果同样难以估量。

另外,对于当下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此次大宗商品的涨价潮,也有可能对部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产业造成不小的伤害。就拿铜材料来说,由于结构上的不同,新能源车型上在铜材料的使用上,约等于传统燃油车的3.5倍,这对于特斯拉这种专注于纯电领域或者像大众这种积极向新能源倾斜的车企,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当然, 用于制造动力电池的锂、钴、镍金属材料也没能幸免。在此之际,甚至有车企打算研发不需要这些金属的动力电池,以对抗成本上涨的压力。

缺“芯”是个大问题,短时难以恢复供应

一般来说,车用芯片的排产周期较长。一开始,大部分车企并没有想到,汽车销量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恢复。而在减少订单后,缺“芯”变成了车企们的普遍问题。尽管出现这种情况后,广大车企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追加了订单,但也于事无补。在利润更大的PC芯片以及手机智能芯片面前,芯片制造商们是很难拒绝这种诱惑的,而低制程的车用芯片生产延后也成为了必然。

从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车的理解便是—四个轮子、车壳、内饰、座椅,而当智能驾驶风潮来袭,一切都变了。车辆似乎变得更听话,也更智能,甚至能够解放驾驶员的双腿,进行半自动乃至全自动驾驶。当然,要完成这些功能,必须依托性能强大的智能芯片,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车企们对智能芯片的愈发严重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在目前看来是不可逆的。

写在最后

从目前来看,国内汽车的零售价格涨幅现象并不明显,因为从B端的涨价延续至C端,存在着一定的延后性。且国内的汽车产业体量较大,各家车企的竞争激烈,为了销量,国内的车企们也不敢贸然涨价。但在未来阶段,“车辆涨价”这件事几乎是板上钉钉。所以,对于当下的消费者,若对某款车心动,下单便是,别等之后涨价了,叫苦不迭。枫行视界:若尘

标签: 新车 涨价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收藏

收藏成功 !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

猜你想看

+加载更多

活动推荐

广告
  • 奖 
  • 抢 
  • 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